作为一个老师,真的能对班级中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吗?平心而论,我从没做到过。
每天收作业,总是那么几个人不交,每次晨检,总是那么几个人迟到,每次有同学告状,总是那么几个人的名字回荡在耳边,这个时候,无论再伟大的教师,也得承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
产假期间,得知我们班转来两个新同学,对他们全然没有了解,一个学期的生活,班上原本的孩子们都成了两位同学的旧相知,而我对他们来说,反而成了“新事物”,为了了解他们,我只好翻出上学期的成绩册,好家伙,其中一个整学期都稳居车尾,我叹了口气,走进了班里。
上课时,我特意观察着这位对于我而言的新同学,也许是因为想在新老师面前留下个好印象吧,这位小猴子同学第一天的学习异常认真,读书声音洪亮,写字认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要不是我之前看过成绩册,我绝不会相信他的成绩吊在车尾。不管他能坚持多久,这样的状态还是让我非常欣喜,我在语文课上大力地表扬了他,同学们看我的目光都很诧异,仿佛在说:“老师,你上当了,他是装的!”
第二天,我在班级里引入了“习课堂Q币”,同学们听完都很兴奋,卯足了劲认真学习,小猴子也不例外,我看了很高兴,读书给他盖一个章,写字给他盖一个章,一节课下来,他凭实力拿到了六个章,合影时,他自豪地站在第一排。
一周后的投稿日,小猴子的作文被初选了,这好像是他头一次被初选,我却没见他自豪的笑容,想必我猜中了吧,小猴子的作文,是抄来的。我把小猴子叫到办公室,请他读一读他的作文,短短几百字,他读得满头大汗。我笑了笑,说:“小猴子,我和你一样,觉得这篇作文写的非常好。”小猴子心虚得低下了头,我问他为什么抄作文,他说他写不出来,但是又很想上一次周报。那一刻我明白了,小猴子认为自己在我眼里应该是一个“好学生”,好学生的作文怎么可能连初选都不过呢!我与小猴子约定,给他开一次后门,只要他好好从上一周的素材里认真挑一篇来写,我便让他上一次周报。
作文见报后,小猴子非常开心,他仿佛终于实现了一个美好的愿望,整个人都自信了起来,他上课越来越认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也变高了。小猴子以后的成绩会不会好起来,我还不敢妄下定论,但至少他此刻的精气神,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那样的积极,那样的充满希望。
小猴子的事情给了我启示,人一旦给自己定了“人设”,便会去做一些符合人设的事。我开始关注那些任务单完不成的孩子、那些违反班规的孩子,那些以前让我头疼的孩子。管老师在习课堂讲座里说,“越是后进生,越要无条件给他盖章,想法设法奖励他。”我从上课开始,站在他们身旁的时间更多了些,只要我走到他面前他是在读书的,我毫不犹豫盖章,只要他在那一秒是认真的,我就无条件的夸奖他,鼓励他。
因为人有偏见,便有了盲点,那些被老师贴上“后进生”标签的孩子们,很难再咸鱼翻身,因为他无论做什么努力,老师都很容易认为那是“昙花一现”,与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扯下标签,去相信此时此刻我们眼睛里看到的他们呢,过去只是过去,新的一天周而复始,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向上的可能,把这份相信大声告诉他。
“你可以重新开始的,只要开始,就不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