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岛主必赞
从爆鱼到鲍鱼(中)

从爆鱼到鲍鱼(中)

作者: 风清不扬81 | 来源:发表于2024-07-04 05:01 被阅读0次

【原创非首发,首发《齐鲁晚报》,文责自负】【450万权重白金会员+20年传统媒体写手,欢迎点击加入本人旗下简书会员:风清不扬81,长期欢迎哦】

真正的海鲜鲍鱼,古称鳆鱼。《汉书》记载王莽“军师外破,大臣内畔,左右亡所信,莽忧懑不能食,亶饮酒,啖鳆鱼”。好家伙,消愁解闷得靠鲍鱼下酒,过得这么奢侈,到底是特权阶级啊,哪象小老百姓只晓得“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当然也希望王莽没有痛风的毛病,否则鲍鱼下酒痛风常有,嘌呤高得很呢。

但嘌呤再高,也挡不住饕餮之徒。曹植写过一篇《求祭先王表》,文中提到“先王喜食鳆鱼,前已表徐州臧霸送鳆鱼二百”,可知曹操对鲍鱼的嗜好。而曹丕为了拉拢孙权,曾派人南下送礼,除骏马、裘衣之类以外还有“鳆鱼千枚”。考虑到曹丕的身份与目的,可知鲍鱼应属彼时拿得出手的高档货色,而且曹丕多半继承了他爹的口味。

著名美食家苏东坡写过《鳆鱼行》:“膳夫善治荐华堂,坐令雕俎生辉光。肉芝石耳不足数,醋芼鱼皮真倚墙。”肉芝石耳、醋芼鱼皮究竟是啥先不提,关键是苏东坡嘴里,鲍鱼美味更胜一筹,值得专门留下两百多字的诗句。而南宋楼钥曾谆谆告诫“莫嗜鳆鱼如老曹”,同时似乎话里有话地表扬苏东坡“晚节更清苦”。楼钥生活在南宋与金对峙时期,朝廷早已入不敷出,他一腔忧心确实容不下奢侈鲍鱼。

鲍鱼原本叫鳆鱼,可为何姓了鲍?江湖传说是因为春秋时期鲍叔牙爱吃,这只能付诸呵呵一笑。比较靠谱的说法,应是口音问题。唐人颜师古注《汉书》时,说鳆字“音雹”。清人金植《巾箱说》也提到,“鳆,音薄,入声。北方读入为平,故呼鳆鱼为庖鱼;而今南方亦相率呼为庖,则南方而北音矣。”若真如此,则正与爆鱼、鲍鱼之误类似。

虽然名字有鱼,其实鲍鱼非鱼。它是一种海生贝类,属软体动物,跟田螺沾亲带故,但捕获之难远超田螺及一般海产。乾隆年间《诸城县志》则说,“鳆鱼附石崖,善没者入水取之,非若他鱼可举网得也”。古代没有潜水设备,显见难度之大。

因为难得,所以价高。自古而今直到二十多年前,鲍鱼都是珍贵食材。小时候我若挑食,父母就说“难道你想吃人参鲍鱼么,那是皇帝才有的吃”。现在想来还真是,王莽下酒若靠花生米,岂不浪费了称帝十六年的美好光阴。《南史》提到南北朝时期的江南,鲍鱼“一枚直数千钱”,岂是小老百姓盘中餐?直到民国时期梁实秋出游时,仍以主家的厨子为他单独做碗鲍鱼面而津津乐道——若非价高,何至于此。

相关文章

  • 鲍鱼非“鱼”

    也许说出来会让大家笑话,托朋友的福,今晚还是第一次吃鲍鱼,有点少见多怪了。 同学在同一个小区里买了房子,前段时间刚...

  • 南日鲍

    南日鲍 数行南日随人去,一段风烟鲍鱼生。鲍鱼古称“腹鱼”,又有“镜面鱼、九孔螺、明目鱼”等别名,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

  • 做鲍鱼

    今天我跟我爸爸一起做鲍鱼,不用说大家肯定都知道,这道鲍鱼寓意着年年有鱼(余)。 爸爸也不会做鲍鱼,...

  • 周末饮食

    周六饮食:做红烧肉时学着简友的做法,里头有卤蛋、鲍鱼、鸡爪,鸡爪提前捞出来,鲍鱼后放,太久会老。酸菜鱼,自己切的鱼...

  • 吃鲍鱼之前,我们来了解鲍鱼的那些事,挺有意思的

    草草啖盐说蜜 ——说天地美食,谈家乡风味 一、鲍鱼的别称与历史渊源 鲍鱼不是鱼,鲍鱼有两个别名很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

  • 老滩头爆鱼

    店里对面有一家爆鱼店,不是鲍鱼,很简陋的一家小店,我就发现总有很多人在门口等候,街两面的各种生意好像都很冷清,就这...

  • 鲍鱼百科,鲍鱼的营养价值和制作方法

    鲍鱼(Abalone),古称鳆,又名『镜面鱼,九孔螺,明目鱼,将军帽』。名为鱼,实则不是鱼。它是属于腹足纲,鲍科的...

  • 2022-02-25,周五

    早餐:白粥,煎鱼 午餐:白米饭,鲍鱼排骨汤,鱼 晚餐:炒饭,鲍鱼排骨汤 水果:西红柿、菠萝 早上起来,感觉还是冷冷...

  • 《四叶草的约定》

    从第11页到第154页 好词:回来、沙发、快走、扑倒、年纪、肚子、埋怨、饭菜、香味、糖醋鱼、爆虾、外面、赶紧、出来...

  • 鲍鱼味道鲜美,药用价值高,但是有这么几类人最好别碰!

    鲍鱼 【别名】鳆鱼、镜面鱼、九孔螺、明目鱼。 【性味】性平,味甘、咸。 【功效】滋阴清热、益精明目。 【主治】治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爆鱼到鲍鱼(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pp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