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阅读的分类,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目的、作者类型等等很多层面来分类。而本篇我想分享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阅读分类概念。
《越读者》一书中,作者郝明义根据人们的日常饮食分类:*主食 *美食 *熟果 *甜点,将阅读比喻为思想饮食,也将阅读的类型分成了四类: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3220/4629e01c63765ab0.jpg)
1.主食阅读,又称为“生存需求的阅读”。
有些阅读是为了寻求人生在职业、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一些现实问题地直接解决之道。这一类很像是让我们有饱足感的主食。
2.美食阅读,又称为“思想需求的阅读”。
有些阅读不针对人生现实问题提出直接的解决方法,却可能帮助我们从间接却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这些问题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种阅读可以帮助我们体会生命深处的共鸣,思想深处的结晶,很像是饮食分类里的“美食”。
3.蔬果阅读,又称为“工具需求的阅读”。
有些阅读是为我们提供一个可查询的工具,帮助我们查证阅读过程中不了解的字义、语义、典故与出处等,就好像饮食里的蔬菜、水果。
4.甜食阅读,又称为“休闲需求的阅读”。
有些阅读没有目的,不为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也不为了寻找思想的结晶,更不是为了查证或参考,这类阅读的目的就为了娱乐、消遣,是一种休闲活动,就像饮食里的甜食或零食,追求的就是口感。
总结:
1.主食阅读——生存需求阅读,为了解决现实问题;
2.美食阅读——思想需求阅读,为了寻求共鸣,找到思想的结晶;
3.蔬果阅读——工具需求阅读,为了查证或参考;
4.甜食阅读——休闲需求阅读,为了娱乐、消遣、休闲。
饮食分类因人而异
阅读饮食里,主食、美食、蔬果、甜食的分类,因人而异,各有各的分类标准。对你是主食的,对我可能是美食;对我是美食的,对他又可能是甜食。
只是要记得:不管你如何定义自己的四种饮食分类,不要忘记两件事:
一、总要有主食、美食、蔬果、甜食的分类。
二、饮食的重要,贵在均衡。无论你个人如何区分四类饮食,区分之后,总要维持均衡的吸收。
林语堂所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是人人所必须阅读的,只有在某时某地,某个环境或某个年龄中一个人所必读的书。”
阅读需要跨越的七道阶梯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3220/5956c0980fd51eea.jpg)
第一道:你关心、思考的,是如何让自己更美好
因此,你会寻找健康、美丽、求学、考试、企管与工作、职业工作能力需求、理财、休闲、旅游、励志这些主题来阅读。
第二道:你开始关心、思考如何让自己与所爱的人,共同更美好
因此,你会寻找爱情、婚姻、亲子、心理、居家、烹饪这些主题来阅读。
第三道:你开始学习欣赏一切抽象的美好
因此,你会寻找哲学、宗教、艺术、绘画、音乐、建筑、等主题来阅读。
第四道:你开始学习欣赏社会制度之美好
开始对政治、社会、法律、经济、伦理这些题目感兴趣,开始思考社会的运作体制,了解社会的硬件与软体规划,小至思考一个组织如何遵行制度规章运作之美。
第五道:你开始学习欣赏与自己相异之行为的美好
懂得欣赏社会制度的美好之后,才能开始懂得欣赏政治、宗教、意识形态与自己不同的人的行为之美。
第六道:你开始学习体会多元知识激荡之美好
你不只在自己始终擅长、钻研的知识领域之外,至少能再深入钻研另一个知识领域,并且可以体会到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相互激荡、相互滋生的美好。
知识,在你面前交织成一片绵密无比的光网。光网上每一条线的每一个光点,都逐渐相互沟通。你可以随意从任何一个角度提起知识光网,任意挥舞,自由自在。
第七道:你学习体会宇宙的智慧之美
蕴含于,也超脱于一切阅读、学习、知识之美之外的宇宙智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无始无终的智慧。
知道《越读者》书名为什么是“越读”不是“阅读”吗?越的意思就是越界,作者旨在推广越界阅读,做到营养均衡。
之所以想分享《越读者》的四类阅读分类,就是想建议大家要广泛阅读,不要只阅读自己喜欢的类型,成为越读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3220/35a0836d1ed12741.jpg)
思考:
你的阅读营养均衡吗?
本篇总结:
* 阅读的分类
下篇主题∶
* 阅读一本小说的方法
拓展阅读:
* 《越读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2523220/0b659ea7979be8f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