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毛泽东《实践论》
昨天做周总结的时候,忽然有个灵光一闪,觉得有个管理工具的思维模型,很适用于做100天行动的周检查总结。
那就是:PDCA循环
什么是PDCA循环?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的,后由戴明采纳普及,又称戴明环。
PDCA循环其实是管理工具,主要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但其思维模型,不仅可以用于工作中,亦可用于生活中。

PDCA循环四步骤:
计划(Plan)→执行(Do)→
检查(Check)→调整(Action)
一件事情要先做计划(P),计划好了去实施(D),实施过程中进行检查(C),检查执行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分析影响的因素、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然后再把检查的结果进行改进、实施、改善(A)。
其中(C)检查步骤,需要深入分析,系统思考,可用5W2H方法,刨根问底,鱼骨式追问的方式得到解决方案。
以上四步,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把没有改善的问题又放到下一个循环里面去,就形成一个又一个的PDCA循环。

PDCA循环特点:
1、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

2、不断积累总结、不断提高

3、上升型螺旋结构

PDCA 看起来是一个环,但实际上是层层嵌套的“大环套小环”的结构,能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
所有 PDCA 不仅包含自身上一层面的 PDCA,同时也包含着把自身细化的下一个层面的 PDCA。
如何用PDCA思维模型,做100天行动周总结?
举例:跑步
Plan(回顾目标):确认目标计划
每天晨跑1小时
Do (评估结果):核实完成情况
第一周7天,5天完成,2天未完成;
达成率71%
Check(分析结果):找出失败原因
1)下雨(环境影响)
2)没起得来(意志力不强)
Action(修正计划):改进调整行动
1)如果下雨改室内
2)如果早晨起不来晨跑改夜跑
PDCA循环,不是只停留在一个循环,它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或者习惯就前进一步,水平就进步一步。同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每通过一次PDCA循环,都要进行总结,提出新目标,再进行第二次PDCA循环。
有趣的PDCA案例:樱木花道的成长
(公众号:秋叶PPT)

作业:
用PDCA做第一周执行情况的回顾与总结;
用问答的方式列出每个步骤的问题和方案;
给自己列出几点总结、几个待处理的问题;
调整修正自己的100天行动计划。
本篇总结:
* 用PDCA做总结
* 修正100天行动计划
下篇主题:专注的力量
拓展阅读:
*阅读并分享3条相关主题文章
*《高效PDCA工作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