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轱辘体·烦恼即菩提

作者: 冉冉crr | 来源:发表于2023-08-01 00:0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烦恼即菩提,何其入道迟。
    熏风千里草,古月九龙姿。
    白石留泉洁,红尘作伴怡。
    可循因果在,得句便忘机。


    浮生皆是幻,烦恼即菩提
    日日千花落,年年百草滋。
    因何怜故去,却始得新随。
    梅雨非天泪,禅修顿悟时。


    竹韵入窗帷,松涛尽日吹。
    圆融凝智慧,烦恼即菩提
    雨过尘心洗,风来惰性推。
    有情天地小,一念著兰芝。


    龙分云冉冉,鱼跃水漓漓。
    树老禅心定,思深俗虑移。
    蹉跎生悔恨,烦恼即菩提
    静坐孤灯下,狂填几阕词。


    解语青莲偈,分身碧落诗。
    一真藏玉色,万法透慈悲。
    慧眼何其察,心田自在犁。
    此情堪转化,烦恼即菩提


    Ps:①烦恼即菩提,佛教术语,意思是在烦恼的历练中可以次第成就菩提果。

    此句出自《六祖坛经》里面,六祖惠能将这句话做了衍伸: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这两者是在一念中的觉悟与迷惑之间,“烦恼”和“菩提”可以互相转换,其相辅相成。换言之,觉悟了,烦恼就没了;迷惑了,烦恼就有了。

    轱辘体,杂体诗名。律诗为八句五韵,作此体者须作五言或七言律诗五首诗,将第一首起韵的第一句云微“轴句”,分别置于其他四首押韵的四个位置中,在第二首为第二句,在第三首为第四句,第四首为第六句,第五首为末句。次序流转,就好比车轱辘一般。

    ③“得句便忘机”初稿是为“忘饥”,废寝忘食之意,但转念一想,如果改为“忘机”的话,其中的涵意是不是更深也更切题?忘机:道家语,意为消除机巧之心。指淡泊清净,忘却世俗烦庸,与世无争。出自《庄子·外篇·天地》。

    但是此“机”不在平水韵的四支,而是在五微韵部。那就借用邻韵吧,谓之“孤雁入群”。格律诗在不可因律害意的情况下,首句和尾句可以借用相邻的韵取而代之。

    比如鲁迅先生的这首无题诗:

    惯于长夜过春时【时:四支】 押韵
    挈妇将雏鬓有丝【丝:四支】 押韵
    梦里依稀慈母泪
    城头变幻大王旗【旗:四支】 押韵
    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诗:四支】 押韵
    吟罢低眉无写处
    月光如水照缁衣【衣:五微】

    诗的末句同样借用了五微韵部的“衣”字,我想也是因为不想因律害意吧。而本人就是为了一个禅道不得不绕了一个圈。这也是韵部细分后产生的一个小小烦恼,于是将它用别格来化解,更进一步验证了“烦恼即菩提”之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律轱辘体·烦恼即菩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yu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