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fc251028b6327482.jpg)
可能在博尔赫斯不同门类和类型的写作当中,其实有一种东西是在后头垫底的。因为真正给博尔赫斯垫底的是essay,随笔。但是我们“随笔”的翻法有个问题,比如鲁迅的杂文也叫随笔——在西方,你要说你是essayist即做随笔的,它有个基本概念。什么叫随笔?是专门有一套写法叫随笔,不是说随便写下来的东西叫随笔,随便发个感慨叫随笔。
如果在欧洲,你是写随笔的,你一定得有一套写法,这套写法有一个基本的思维方式:好的essay都不是直线式的,都是螺旋性的思维方式。好的essay里面,我们知道法国的蒙田或者英国的培根,他们的随笔已经是国际上对essay一个基本范式。他会在行文中,比如整个行文方向往东走,但是在某一个转折点上忽然朝西拐。
西方真正写所谓随笔的人,他的思维一定不是直线的,他一定是旋转的,一定是想告诉你东边的真理,但是先给你往西边引,这是写essay的一个基本的东西。博尔赫斯的小说,我自己觉得是带有这种essay的特点。
当然他有的小说不像是essay,但是我觉得给博尔赫斯思维方式打底色的就是essay。essay这种东西需要调动一个人的智慧,它跟中国的那种抒情散文完全不是一回事,写essay好的人一定是“爱智者”,博尔赫斯就是一个“爱智者”,在这点上他跟essay的工作非常吻合。所以我自己觉得他的小说又是虚构的essay,这个东西至少对博尔赫斯的启发会非常大。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927a7bda69239ed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0dc849ecfcc6675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1a41d34ca5dc9d7a.jpg)
essay一般来讲不可能是一本书,篇幅可以有点长,但也不会长到哪儿去,它不会变成一个长篇小说。博尔赫斯自己的写作恰恰没有长篇小说,你可以说他后来因为失明,写不了长篇。另外一个,跟博尔赫斯自己作为“爱智者”这个气质也有关系。
博尔赫斯认为长篇小说里面一定是塞了很多东西,塞了很多非小说性质的东西。对于博尔赫斯来讲长篇小说不是艺术,只有短篇小说是艺术,所以他只写短篇。博尔赫斯的书翻译成英文在美国上市的时候,大概第一本卖得不好,那些人说这个人短篇小说写得这么好,咱们等着读他的长篇小说。但实际上博尔赫斯不写长篇,他不耐烦写。
“有些作家需要写作材料。博尔赫斯是瞎子,他不可能有这种能力,所以他更适合成为一个寓言作家,不是那种非要描述一个外在世界,而是描述一个带有寓意的世界。博尔赫斯是一个对于引文特别敏感的人,他可以随口引述很多别人说过的话,这就强化了他跟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他不得不从他的文学记忆里面获得滋养。”
当然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跟博尔赫斯的失明有关系。他大概在四十岁左右的时候逐渐失明,四十岁还能看见,他自己在书里说“夏日的黄昏徐徐降临”,说他的失明像夏日的黄昏慢慢来到,慢慢变成黑夜。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80e0f895e707cb4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