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不用吃饭可以活,我们还会工作吗?
问:假如人不吃饭可以活,我们还会工作吗?
峰:肯定会,因你还得赚钱买别的东西。
问:那若衣食无忧,啥也不缺,你还会去工作吗?
答:不一定工作,但一定得找点事做,否则你会感觉很空虚无聊。
即便你想要啥,就有啥,你啥都不缺,你还会苦恼。
因为你还需要归属感,认同感,尊重感,爱与被爱,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做事后或帮助别人后的愉悦欣快满足感。
你还会希望长生不老或死后能去天堂或极乐世界,有个好的归宿。
当你啥都不缺无忧时,你就会考虑以下三个哲学和宗教共同面临的终极问题:
1.我从哪儿来?
2.我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有何意义?
3.我要到哪儿去?/人最终去了哪儿?/会有灵魂转世?/或天堂地狱吗?
因为人最主要的是“安心”~安顿那颗在红尘中躁动不安的心。
君不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九五之尊的:
秦始皇几次三番地派徐福卢生侯生去海外寻求长生不老之药?
生为净饭国王子的乔达摩.悉加多(以后的释迦牟尼佛)为何不做国王,却要去菩提树下悟道?
君不见?
古今中外许多有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最后都去从宗教中寻求答案和精神寄托了?
爱因斯坦最后信了上帝,韩愈,李叔同最后皈依了佛门?……
因为人就是在不断的虚无中,在不停地琢磨人生的意义。
在不断地欲望满足~失落~又满足~又失落中重复人生。
其实都想获得最终的心灵安顿和灵魂的永久。
那我们该咋做?
尽量做自己喜欢且能谋生的事,做能给你带来“心流”,悦心的事。
活在当下,珍惜身边的人,做好手边的事,永远没错,虽有点老生常谈!
有空时多约约老友,知己聊聊。
一个人时常看看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类的书或多在网上交些三观相近的朋友或多参加些此类讲座和聚会。
假如人不用吃饭可以活,我们还会工作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