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戴氏春秋
鲁春秋之一:卿制及军制 —— 5.16 卫人驱逐国君及齐国公开

鲁春秋之一:卿制及军制 —— 5.16 卫人驱逐国君及齐国公开

作者: 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 来源:发表于2024-06-24 23:11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由于晋国未能完全制服秦、楚,且在战略上与吴国出现裂痕,因此齐灵公认为公开与晋国决裂条件已经比较成熟,恰好在这一年(前559)陆续发生了一系列事件促成齐灵公做出决断。

“蒲、戚实出献公”(前559)

就在晋国全力组织诸侯联军伐秦的同时,卫国发生了孙、宁两大卿族驱逐卫献公的事件。此事件的起因看似偶然:

……卫献公戒孙文子、宁惠子食……日旰不召,而射鸿于囿。二子从之,不释皮冠而与之言。二子怒……孙蒯入使。公……使大师歌《巧言》之卒章。蒯惧,告文子。文子曰:“君忌我矣,弗先,必死。”并帑于戚而入……(左传.襄公十四年)

也即卫侯与孙、宁两家控制重镇戚、蒲的国卿不断出现恶言恶语,最终导致孙林父(文子)公开攻杀献公诸兄弟,献公被迫与兄弟子展、子鲜等流亡。

深层次原因则与卫国卿制有关,当年卫国六卿格局为:

卫献公流亡时卫国六卿格局

注意此格局自从卫献公即位起(前576)就基本确定了,全部由世袭大族把持,而献公自己的群兄弟子展、子鲜、子蟜、子伯、子皮、子行却没能入卿。而随着卫国不断参与历次争霸战争,诸卿不断积累功勋,封地逐渐扩大,使得卫国政局有世袭化的趋势。因此卫侯希望以“碰瓷”的方式主动挑衅,并找机会削弱世卿们,不过由于缺乏经验而没能掌控局势,反而导致多名公子被杀,自己也流亡齐国。

齐灵公随即抓住机会,安置卫献公于郲,一般咸以为就是刚被其征服的莱国都城。卫献公于是暂时成为齐国属下的封君,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流亡生活,成为齐国日后干涉卫国的重要抓手。

献公流亡后的卫国诸卿随即拥立卫献公的堂弟公孙剽为君,即卫殇公。此看似将其捧高,实则将六卿之中唯一的近支公族排除在诸卿之外:

……卫人立公孙剽,孙林父、宁殖相之,以听命于诸侯……(左传.襄公十四年)

之后卫国六卿中除了姞姓的世袭大宗伯孔氏保持中立地位以外,全部继续为远支公族掌控。对此晋国由于即将陷入齐、秦、楚等敌对方的夹击之中,不得不睁一眼闭一眼,暂时承认卫殇公政权的合法性:

……晋侯问卫故于中行献子,对曰:“不如因而定之。卫有君矣,伐之,未可以得志而勤诸侯……(左传.襄公十四年)

“戚之会”齐人始叛

卫国的政局变化绝非偶然现象,事实上这一模式在晋、鲁、宋、郑、宋等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上演。齐灵公看到了一个系统性的机会,也即理论上这类矛盾即将在中原诸侯中普遍爆发,而晋国霸业将可能因此而动摇。

几乎就在同时,周灵王出于削弱晋国的目的而扶持齐国,给与其一定程度上的道义支持,要求其发挥历史上齐太公、桓公维护周室的作用:

……股肱周室,师保万民,世胙大师,以表东海。王室之不坏,繄伯舅是赖……(左传.襄公十四年)

受到鼓舞的齐国则利用这年末晋国的一次小失误来公开碰瓷,宣誓叛晋:

 ……冬,会于戚,谋定卫也……范宣子假羽毛于齐而弗归,齐人始贰……(左传.襄公十四年)

发现诸侯间出现裂痕的晋国推动“戚之会”,目的在于通过稳定卫国局面以向诸侯发布“安民告示”,表达盟主愿意暂时维持各国诸卿掌权现状的意愿。

不过在会上出现了范宣子借用齐国一些仪仗用具没有及时归还的偶然事件,齐人抓住这个并不严重的矛盾作为理由而拒绝继续参会,纯属小题大做,以至于《经》文根本没有记载齐人参会的内容:

 ……冬,季孙宿会晋士匄、宋华阅、卫孙林父、郑公孙虿、莒人、邾人于戚……(春秋.襄公十四年)

相关文章

  • 鲁昭公

    春秋时,诸侯国君失守社稷,国家在改旗易帜之日起就变更君主,从没有虚位以待的。只有鲁昭公被季孙意如驱逐,逃往齐国,后...

  • 闲话《史记》:鲁庄公对哀姜怀有什么样的情感

    一、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鲁庄公: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本文主人公之一。 哀姜:齐国(应该是地位相当的高层)女子,鲁庄公...

  • 修己安人‖求仁得仁又何怨(《安石留白随笔》2020-08-10)

    春秋时, 卫灵公把儿子蒯聩驱逐出卫国。后来,卫灵公死了,国人就立蒯聩的儿子辄当了国君, 称卫出公。 蒯聩逃亡在晋国...

  • 爆笑鬼谷 | 因妻子与上司有染,崔杼怒杀国君

    春秋时,齐国的大臣崔杼很有政治手腕儿,弱冠之年就受到了齐惠公的信任,同时,也因为国君宠信崔杼,引起了齐国上卿高氏和...

  • 成语故事:有恃无恐

    [时间]公元前634年,鲁僖公26年 [地点]齐鲁边境 [人物]齐孝公,齐国君主 鲁僖公,鲁国君主 展...

  • 中国通史 第十二集 春秋五霸二 宋襄公

    中国通史第十二集 春秋五霸二 宋襄公 春秋时期宋国第20位国君。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

  • 中华上下五千年 - 鲁桓公醉中丧命

    鲁国第十五任国君鲁桓公,名轨,他即位时已经年长但还没有娶妻,命人到齐国去提亲。齐国国君齐僖公次女名文姜,生得国色天...

  • “背锅侠”彭生背后的政治黑暗

    故事发生在周朝的鲁国国君鲁桓公和当时的齐国国君齐襄公身上(这也不是周朝第一次发生这样的国君之间的情杀事件了) 鲁桓...

  • 丁家

    相传:周武王灭了商国以后,大封诸侯,他重要的封国之一为齐国,开国君主是吕尚。吕尚死了以后,他的儿子丁公吕及接替他...

  • 春秋 | 弑君

      春秋乱序,从弑君开始。   卫国,是周代最早的封国之一,姬姓。齐国,是姜太公之后,姜姓。卫庄公的正妻是齐国的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春秋之一:卿制及军制 —— 5.16 卫人驱逐国君及齐国公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vg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