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带孩子去博物馆看绘画作品(一)”中我们讨论了第一阶段是让孩子们自由的随意的去欣赏绘画作品。
那么第二阶段呢?即:当某幅绘画作品吸引孩子们的目光时,我们要说讲点什么吗?还是继续让孩子自由随意的欣赏?
站在一幅喜欢的绘画作品前,我们看什么?看构图、看色彩、看光影、看笔触。
我们以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佣人》为例。
该画作描绘了17世纪荷兰市民的日常生活。一个简朴的厨房,一位健壮的正在倒牛奶的女仆。构图简单,人物轮廓较为清晰,色彩厚重,质感强烈。此时可以根据构图、色彩、光影、笔触,引导孩子仔细欣赏这幅名作;让孩子用眼睛一点点发现这幅画的美。
维米尔大胆且铺张地运用了黄、蓝、绿、白、红等浓烈的色彩,使画面富有力感而又质朴无华。
维梅尔以高超的技巧描绘出各种材质纹理,例如那粗糙、碎裂的面包,让我们看到的面包就像刚刚烘烤出来的一样。用什么样的技法才能如此表现?维米尔先把面包的黄色颜料涂得很厚,然后又在颜料上涂上一层调色油,让它们的光泽渗透到凹凸不平的缝隙里,最后又利用他拿手的高光手法,在面包上点出一些白色和黄色的小圆点。于是就把那种逼真的迷人光泽描绘出来了。
维梅尔还成功地将阳光在物体上舞动的效果表现得活灵活现。他使用了近似印象派点描法的细碎笔触和色点,描绘阳光照亮的区域,尤其高光区域极其真实。等等……
再来看柯罗的《蒙特枫丹的回忆》
照片摄于卢浮宫(网上有些关于该油画的图片调过色)柯罗是法国杰出的风景画家。这幅《蒙特芳丹的回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画家根据他年轻时在法国北部蒙特芳丹地区遊历时的回忆描绘了这幅恬淡唯美的乡间风景。
这幅画的画幅并不大,尽管它的名气很大,在卢浮宫里画前驻足之人较少。可以安静的仔细的欣赏它。在宁静的森林湖畔,一位女子和两个女孩正在惬意地採摘。身着红裙的女子抬头扬臂的动作极具动感,使宁静的早晨的画面富于生机。画面整体是朦胧的灰绿色调,表现了若隐若现的晨光,也营造出湖面雾气般的空气透视效果。站在画前心中惊叹如此真实又朦胧的笔触表现技法。整体画面像极了回忆中模糊的印象,也恍若梦中场景一般。
艺术对社会最基本的功能是美化生活及审美教育。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成功的作品都有一个突出的风格和特征。先感受艺术作品的直观形象,此时暂不必强调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哲理。让孩子们学会多角度的观察,知道一幅优秀的作品倾注了画家多少心血及必生的努力。学过画的孩子更能理解成功从来没有捷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