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宝第二天去日托班,表现得要比爽妈好很多,说也奇怪,这两天大宝不在家,还真有些不适应,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与上周末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
话说,周日一天仿佛是爽妈家里的情绪爆发日,大宝恬恬情绪爆发大哭不下十次,爸爸被大宝各种叛逆行为刺激厉言警告,发火制止不下五次,爽妈恫吓威逼“再不……,我打你屁股啦”也在数次以上。
终于临近傍晚,大宝因为在开启的床板上打滑梯被爸爸孤立,因为总把手放嘴里被爽妈打手,也因此,大宝的情绪爆发到极点,趴在爽妈的怀里放声大哭。
(2)
抱着她哭得发抖的弱小身体,看着她鼻涕眼泪合成的小脸,听着她一声声断断续续,泣不成声的道歉“妈妈对不起,妈妈你别生气了,我以后不扣嘴了”。
我的心像刀扎一样疼,后悔的恨不得也打自己几巴掌,我在做什么呀,她才只有两岁半,我们怎么可以对她这样粗暴,而且是持续一天的轮番轰炸。
就刚刚几天前,二孩妈妈们还在群里埋怨自己对大宝越来越没有耐心,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经常和大宝发脾气,对大宝吼叫,甚至打上几下。
当时还提醒自己,千万不能这样,结果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想想,哪些孩子的行为值得我们发脾气解决,哪些根本就是我们爸爸妈妈在宣泄自己的情绪,我们根本就没有加以区分。
(3)
把白菜撕碎要去喂小兔子,把妹妹摆弄的玩具抢来自己玩,把衣服脱光光满屋子乱蹦跳舞,吃饭时把饭从嘴里吐出来,吃饭时到处溜达看书玩耍,再打开的床板上打滑梯,把小汽车和球球从床板斜坡上滑下,用手扣自己的嘴巴……
对于这些行为,我们没有区别待之,无论是已经触及原则问题的吃饭规矩,还是无伤大雅的孩童行为,我们通通以发脾气对之,真是失败到了极点。
几乎每个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平时总是提醒自己要心平气和,和颜悦色的对孩子说话,可是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出格行为,勾火话语时,总是忍不住会和孩子发脾气。
但发完脾气以后看着孩子可怜兮兮的样子又会后悔万千,自责愧疚不已。
(4)
身边也经常有妈妈感慨,孩子两岁前简直就是小天使一样,乖巧听话,可爱疼人,但是到了两岁以后,就好想变了一个人,总是和你对着干,你说东她做西,你不让做的事情,他总会身先士卒,总之处处不合你的心意。
一个宝贝的妈妈尚且如此,当妈妈旁边还有一个丫丫可爱的二宝时,二孩妈妈的心更容易对大宝焦躁,一来劳累所致,妈妈的心比较烦躁,二来妈妈更容易对比,以致对大宝更气,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结果是大宝哭,二宝闹,妈妈自责无人道,所有人心理都不会好过,关键是问题也没有解决,孩子慑于妈妈的权威和武力,暂时妥协了而已。
(5)
我们来看看一位爸爸总结的父母发脾气的理由:
孩子不可理喻,真得好好治治他。
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磨磨蹭蹭的。
总是一错再错,说多少次了,也记不住。
说话不听,发脾气才听。
我是为了孩子好,打是亲,骂是爱。
……
再来看看吼了一通之后的结果:
孩子变得非常温顺、听话,乖乖地听自己指挥,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孩子被吓傻了一样地站在那,小小的眼睛全是惊恐,慢慢变得胆小懦弱不自信。
大哭起来,倔强的很,偏偏跟你对着干,甚至学你的样子发脾气,踢打家里的宠物或者砸掉心爱的东西。
可怜兮兮的请求原谅,并保证以后不会再……但通常过事就忘。
我想以上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要得到的,而且我也一直认为妈妈也是凡人,七情六欲,五谷杂粮,平凡的不能再平凡。
(6)
所以总是会有情绪的,而且也是不可避免会发脾气的。就像我在《宝妈,别抑郁了》那篇文章里说到的一样,宝妈不要苛责自己,做个真实的自己。
但做真实的自己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放纵自己的情绪,随心所欲的和家里的弱势群体孩子发脾气,把孩子当做发泄情绪的对象。
人的情绪其实是生命的天气,有时万里晴空,有时阴云密布,但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愤怒,发脾气其实只是其中的一种。
而且,往往有时候我们发脾气和眼前的人和物并没有直接关系,举个例子,大家都有过找不到东西的时候,心情好的时候,你会以轻松的心态面对,“不找的时候就出来了”,你会这样安慰自己。
但如果心情比较烦躁的时候,你会和旁边的人埋怨,“放哪去了,用完了不放回原处,天天乱扔”。
(7)
孩子也是这样,他们有时候看起来绝对的无理取闹,但也许她并不是因为眼前的事情才有情绪,而是因为在其他的情形情绪没有发泄出来而已。
比如她困了,很多情况下她不会直接告诉你她困了,而是纠结睡衣穿得不对,枕头放的不好,奶奶冲得不够等等。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被孩子的情绪牵着鼻子走,我们也会陷入情绪的漩涡,和孩子纠缠下去。
其实此刻我们只需要抱抱孩子,然后共情的道破她的情绪“宝贝,你困了吧,来躺下,妈妈给你讲彩虹鱼的故事。”
当孩子听到这些,都会趴在你的肩头,投入你的怀抱,要么大哭一会,然后躺下,要么和你立刻乖乖躺下,再也不会关心什么睡衣,枕头,被子的事情。
所以,在和孩子发脾气之前,我们多一秒钟想一下,孩子真的犯了那么大的错吗?真的值得我们发这么大的脾气吗?
(8)
也许有时候,不是孩子让你生气,而是孩子做得事情启动了你自己内在的负情绪软件,让你自己一直以来积累起来的负面情绪爆发。
但作为成年人,我们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是成年人的标志和担当。
当我们脱口而出“我还不信,我就管不了你了”并动起手来的时候,我们是让孩子在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这个时候,我们自己便已是巨婴,没有承担自己的情绪。
这时,我们需要做的是清理自己内心的负情绪软件,当我们把从小到大积蓄的负情绪逐渐清理干净的时候,我们再看孩子同样的行为,就不会那么小题大做了。
因此,内心平静的面对孩子的哭闹,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不开心了,但是这样做是不行的,你可以哭,妈妈会在旁边陪着你”,妈妈稳定平静的状态就可以平复孩子的情绪,并让孩子把哭闹的原因告诉你。
(9)
温柔的坚持界限和原则,对于触及原则和界限的行为,不妥协,不退缩,稳定平静的抚平孩子的情绪,与孩子共情,引导孩子说出心理的感觉和情绪爆发的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王道。
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面对我们认为无理取闹,桀骜不驯,调皮捣蛋,目无章法的孩子的时候,多一分温柔平静,少一分横眉冷对,温柔而坚定的教育才是守护孩子成长的摇篮。
爽妈,宝爸正在不断成长的旅途中,欢迎大家一起上车,咱们这就走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