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在一起,或者说不在一起,爱情婚姻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可能一千个经历过恋爱或者已经结婚的人都有不一样的看法。猛然想想,突然间有一种感觉,我们好像正处在一个爱情观畸形的时代。古人常讲,贫贱夫妻百事哀,说的是婚姻或者爱情应该有物质的基础。
可是每天见著各种媒体,不断吸引人眼球的现象是明星离婚,至少近几年来,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不否认娱乐圈也有至死不渝,不过好像仅存在于特例。按理说他们动不动就是上亿元感动世界的婚礼,动不动就在世界各地留下旅行的足迹,浪漫得让普通人高攀不起,但最终他们连普通人的爱情也收获不到,为什么呢?有人说价值观不统一,有人说出轨,小三打败了爱情,有人说为了炒作在一起,反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远古时代,拥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曾主宰这个世界,男性成了配角,因为人口决定着获取食物,生存下来的能力,人们将那样的时代称之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网上都说,生活在泸沽湖的摩挲人,至今保持着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生活方式,引起了不少人不停的追逐这个大山深处的僻静之地。当然哪里的美丽景色值得一去,不过没有文化内涵,我想她不会如此神秘。也许我们一起在泸沽湖待的时间不长,不敢妄下他们是不是母系氏族的定语。不过就感觉而言,他们至少不是我们曾经学习的母系社会。
从远古时代走来,由于生产工具的不断更新,生产力有了很大的突破,女性在力量上个男性的差距显现出来,曾经让她们成为社会主宰的生育,成了她们在生产上制退器,怀胎十月到孩子长大,女性很难在体力占据绝对主角的社会创造价值。男性从男性氏族公社公社到封建社会一直都占据着社会绝对的主导地位,即使在今天中国觉大部分的农村,这样的思想任然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再后来有厉害的人,比如马克思这样去阐述爱情,他认为爱情是两个相互独立,又紧密结合的整体,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特点。男女平等的今天,这样的理解被觉大部分人认同,大家都认同了这样的打开方式。
可是越来越多的人在打开这样的爱情后发现,美好的爱情,一旦打开就变得索然无味,一旦孩子长大,完成了爱情有的社会属性,那曾经激情的自然属性慢慢的不值一提。两个人维系爱情的变成了责任,更多是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
我对以上发现的理论没有否定的权利,我只是在爱你的路上,我只想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来保鲜我们的爱情,我们两爱情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无论何时何地充满仪式感的生活,这种仪式感不是秀恩爱,撒狗粮,而是获得我们内心激动的源泉。其次应该是相互鼓励,你的一个眼神,成为我的动力,这种动力不仅仅是为了你,更是为了自己能好好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