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曾经的那座城欢乐的诗
我问自己,为何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依旧读着诗

我问自己,为何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依旧读着诗

作者: 催眠一只猫头鹰 | 来源:发表于2017-03-13 18:02 被阅读780次

01

为何要提这个话题,源于近日抵韩风波中我在微博看到的一则留言。

一个网友这样批判那些售卖韩货的商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我分享给朋友,收获一堆:好有文化哦之类的回答,脸上都是看到了奇葩事物的表情,还纷纷转发。

我不禁深思:作为一个几千年的文明之国,为何现在普通人说一两句诗句,都会引起身边的人惊叹?


一江一扁舟

说实话,就连我,都许久未碰过诗词了。我小学背诵唐诗三百首,中学看宋词元曲,大学读红楼,而到了毕业之后,看过的诗书,用手指都能数的过来。

面试时招聘方会看你的工作经验,看你的学历,看你的衣着打扮,问了无数个问题,但都不会问你读过多少诗词歌赋。

古时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是科举的重心,若想进入仕途,文人必须要懂得引经据典。多少人一赋成名,即使在仕途不顺,也可以凭此安身立命,不然也不会有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了。

而时至今日,诗词早已不是应试教育的中心,顶多在语文考卷中有几个填空题而已。大部分人,在经历过高考之后,几乎不再主动碰触诗词,更别说再创作了。诗词没有了使人安身立命的使命,退居一隅,成为了小众的东西。

一切的一切都在言说:现在,真的是一个诗词无用的时代了

02

前一段时间,因为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武亦姝走红了,引起众多的媒体焦点对上诗词这个冷落了许久的文学形式。一波又一波的人重新吟诵诗词,还有许多人,借此大肆宣传着国学课程,开班授课,教人如何写诗。

有人说这是在透支诗词这个热点,果然,这才过了多久,大众对于诗词的兴趣已然消散。

那么,到了今天,在诗词不能快速带给我们名和利的年代,我们为何还要读诗?

我人生第一次觉得诗词美,是在小学。

春雨细细绵绵,在柳枝敲打着窗户的下午,老师念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我看着窗外,不用老师解释,就莫名的懂了这句诗的意思。那细细的垂柳,在春雨中显得愈发的绿。当时心里就暗自佩服写这诗的人,把柳树形容的真美。如果是我,大约就是,看,那里有一颗好茂密的柳树。

03

我曾和朋友谈论,为何现代人不爱写诗了

朋友没有直接回答,给我讲了他的故事。

庭院深深深几许

他的童年在老家农村,离村子几里地外,有一条河。他们一到夏天就结伴去河里洗澡,去的路上,有一排年岁久远的梨树。春天时,远远望去,一片片洁白的梨花随风飞在空气里,落在肩膀上。

说到这里,他深思了许久,缓缓道:我儿时的春天,是可以用一夜梨花白来形容的。我还穿着棉袄,看着河面解冻,野鸭子在河里游泳,不用老师讲,我都懂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缘由。

而现在,梨树砍了,盖了厂房。河里排了许多厂里违规放出的污水,早已没有了野鸭子,浑浊不堪,稍微走进,臭气熏天。

这个世道,早已和徐霞客游记里的景色不一样了。诗意都没了,拿什么写诗呢

我莫名的伤感,却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04

这个世界前行的脚步太快了,快的不给人留下一点点美好的念想。

可当我听见武亦姝吟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时,许久未起波澜的心骤然翻涌起浪花。

她写的好美。

也许诗从未远离过我们的生活,只是我们走的太快了,心中堆积着太多其他的东西,把它遗忘在角落里,不能轻易发现。

写诗的人,心中怀着对这个世界的欣赏,带着这份欣赏,眼中的世界,都仿佛自带滤镜。

春天有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夏夜享受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秋日看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冬季感慨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白。

越来越多的人提倡慢生活,慢下心,放缓脚步,认真看看周围的风景,你会发现,原来每天坐地铁一小时的路上,有这么多美好的风景。

05

生而为人,和鸟兽的区别,不只是智商的高低,情感的丰贫,还在于我们对于万事万物,有着敬畏,怀有欣赏之心。

没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在某个加班熬夜的夜晚,看看窗台的灯,也可以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勉励;

看不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色,也可以在小憩时走到阳台往往远处,发一发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这样的感慨,调侃一下雾霾也是可以的。

一花一叶是春秋

没有灵感,不应归怨于生活的疲累,寻不到诗意,也不该归罪于环境的恶劣。

其实诗意就在我们周围,可能是转角那课盛开的桂树,亦或是街头闪烁的灯牌,它在等着你去发现。

写诗读诗,可能带不给你我金钱的回馈,给不了我们名声大振的机会,但我想相信,如果一个人有着诗意,在面对生活的艰辛时,绝不会气馁,而会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用诗词来笑对人生的困难,度过眼前的苟且,才能踏上远方的征途。

人总是会在温饱之后畅谈理想抱负,可见生存虽然是必须要做的,可那些诗词诉说的爱情,梦想,描绘的美好,才是做为一个人活着的真正意义。

觉得不错请点个喜欢关注我吧,么么哒

PS:这几天感慨比较多,可能是比较闲,哈哈哈。分享一个知乎网友谈从小读诗的感慨:我从刚会说话不久就开始背古诗,三岁到六岁对于外界的信息接收几乎都来自古诗,现在我二十岁了,我时常觉得我不是从幼年长大的,而是从很遥远的地方开始,走了很长很长时间。

所以我才会有了“我从千年走来,阅遍故时风采”的感悟吧。

本周我要是比较懒不更文,你们会不会打我。

相关文章

  • 我问自己,为何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依旧读着诗

    01 为何要提这个话题,源于近日抵韩风波中我在微博看到的一则留言。 一个网友这样批判那些售卖韩货的商家:商女不知亡...

  • 我们还敢相信孩子们的诗吗?

    关于童诗,过去常常问两个问题: 你相信孩子会写诗吗? 你读过孩子们写过的诗吗? 然而,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的问...

  • 致这个浮躁的社会,和浮躁的自己

    这个社会都太浮躁了,都急于求成,讲究速成,追求杠杆效应,追求以小博大,失去了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事的精神,抵...

  • TO这个浮躁的社会

    之前看了三公子一篇文章,题目是《股票新手入市指南》,感觉讲得还挺中肯的,她大概讲了5个点,由浅入深,建议大家依次:...

  • 这个浮躁的社会。

    主要是浮躁的妈妈。总是这个时候醒来。 女儿也没有信心。 在所有自由的选择中我是不是选错了? 我要承担的是什么? 一...

  • 我在笑

    读着别人优美的诗歌 优美吗? 我问自己 羡慕嫉妒恨 侵略我的灵魂 我能写出 更美的诗吗? 我问自己 羡慕嫉妒恨 再...

  • 【画里有话】绘画打卡68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 要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吖 Rainning ...

  • 该有时候孤独一些

    外面的冷风依旧,我已经感冒一个礼拜。 昨天跟朋友小聚,他忽然谈起: 这个社会太浮躁了,人心也很浮躁。 我问他,那该...

  • 读书有瘾

    心情浮躁时我就读书,读着读着自己的心就慢慢静下来了。 心情郁闷时我更要读书,读着读着就把让我不愉快的事情给忘了,整...

  • 在死去之前,我想做我自己

    在死去之前,我想做我自己。 这个社会太浮躁,这个时代太浮躁,我想做我自己,哪怕一辈子只完成一件事。 在本科生涯即将...

网友评论

  • 歌艺:如果是我,大约就是,看,那里有一颗柳树
  • 朝云之龙磐:诗意通小道,俗语传天下。柴米安余生,清风洗尘缘。敬请指教!
  • 金博客:读过的的诗书都在血肉中
  • 拒绝像个蘑菇:我也很喜欢诗噢,自己喜欢乱七八糟的写一点,不受任何约束,只是表达自己的一种心境,表达自己片刻的所见所想。觉得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古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都希望有诗和远方,可是生活并不是如此,不过我觉得个人爱好吧,可以当做生活的调味剂😊
  • 静行vchh:能不能求一些好的诗词选集
  • 瑞秋奶奶:之前有人跟我说,你还那么年轻呢,急些什么。我回答说:“在还没有达到自己想要成为的自己之前都是急躁的。”但后来我越来越发现这种急躁会把人逼进绝境。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读书去寻找一片净土,这些书可以是人物传记,也可以是唐诗宋词,无论是哪一种,你都可以发现,古往今来,无论是文人骚客还是商界大贾,很多都是一步步一个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所以还是好好安下心来,沉淀好自己,在合适的时候一定会爆发的!
  • 溪水清:我不知道诗和浮躁的社会之间可以划连接号还是破折号,与之类似的还有芭蕾舞交响乐等等。我觉得诗歌现在很正常,无论古时还是当今诗歌都是小众的。像某些特殊年代全国人民都写诗(其实就是顺口溜),诗就是匕首等,那是不正常的。
  • 乖摸摸头92:在当下的信仰生活中,保持一颗诗词心难。但还是很有必要
  • 仙逍游:感觉几千年的文化传承都要丢失了,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大葵宝
  • c5fcfc8e5236:诗以言志,美景总是多顾盼,词妙方能留人间!
  • 久九月:我也很多年没有读诗词了,再次读还是在四年年前儿子出生后,把唐诗当儿歌读给儿子听,再次读诗时体会到了诗词的美,当心里思绪万千,错综复杂,情绪难平时,能应情应景的吟出两句诗词,情绪似乎就得到发泄,心就怅然了。看见美景,也忍不住吟两句应景
  • 信函:虽然想把锅甩给这个物质的社会,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我们为了名利和金钱,抛弃了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物质利益的诗。读完你的文,不自觉地想起了那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信函: @康乐_bff5 。。。其实我是个高中学生,最近才看到生活的苟且。虽然,我不能保证以后会不会屈服于生活的苟且,但是,我会一直努力,为了诗和远方。
    82c9143a6589: @信函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以后的苟且 现实的驯服 自己慢慢的认了?
  • 楚圳曈:读到了岁月沉淀的味道,敛尽风华,只剩质朴的文字。
  • 你想多了没什么:教育部只会洗脑祸害下一代

本文标题:我问自己,为何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依旧读着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rq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