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一模成绩在学生和家长的期盼中姗姗来迟。
今天上课,学生看到分数后情绪不错。试卷的文言语段是《李希烈陷汝州》,学生大多卡在句子的翻译上了,在引导译句时,学生们积极的应和让我倍感欣慰。
“老臣无状,罪当死。”,对于这个句子,我有些迷茫,不大理解“无状”二字的意思,只好抛砖引玉了————
“我没有什么情况,罪不至死。”我声音不大,却在孩子们心头刮起了一阵大风。他们窃窃私语着,最后竟然肆无忌惮的高谈阔论了。看他们群情激奋的样子,我意识到这样牵强附会的翻译他们不买单了。
正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后排吴昊自告奋勇站立起来。他高高大大,胖胖的身材,圆圆的脸型,一副黑边眼镜让他的脸庞看起来是那样滑稽。他用极有味道的普通话纠正了句意:“老臣无状,罪当死”应译成“我劝降未果,罪应致死”,然后不容我表态,讲起了故事:颜真卿在朝堂被人陷害,皇上就让他去劝降李希烈,颜真卿其实知道李希烈反心很大,劝降是行不通的。但还是听从圣命,欣然前往。在那里,李希烈对他威逼利诱,希望可以被他所用。然而,颜真卿面对武力丝毫不为所动,李希烈也拿他没办法,就把他拘禁起来。称帝后的李希烈建都大梁,他为了报杀弟之仇,就指使手下假传圣旨,想害死颜真卿。伎俩被识破后,气急败坏的李希烈就派人把他勒死了。
同学们静静地听着,课堂上争论的声音凝固了,是因为吴昊慷慨陈词的演讲,还是感慨颜真卿勇敢无畏的气节,还是……?倏地,台下热烈的掌声响起,我知道,这是孩子们对吴昊精彩发言的赞许,是获得共同认知产生的快乐。课堂上,活跃的气氛感染了每一个人。
孩子们的知识面之广毋庸置疑,他们听课的专心我也不敢小觑。我的课堂就是这样,永远是热闹的,安静的,严肃的,活泼的,争论的,快乐的,自由的。我从不限制他们提出各种问题,也从不隐瞒自己的无知,更不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行走在知识的丛林里,我信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人生哲理。
为了印证吴昊的观点,另一个学生郝旭谱站了出来。这孩子目光深沉,话语缓慢,常是一副思考的模样。他喜欢历史,经常在作文中盛赞李白的豪情,庄子的逍遥,是大家非常崇拜的对象。他慢慢的一字一顿的说:唐朝中后期,节度使叛乱,有四个节度使称王,两个称帝,这次叛乱史称“四王二帝”事件。当时李希烈称帝后杀死了颜真卿,自己也被部下所杀。郝旭谱简练的补充,让本就鲜活的故事一下子跃然纸上。班里再次响起掌声,我不禁对两个孩子肃然起敬了,她们居然对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了解的这样深刻!
其实,学生们的笑是经常感染我的,学到新东西时,是那种会意的浅笑;听到故事后,是那种无所顾忌的大笑;我幽默风趣的讲解又会引来她们开心的狂笑。
有时讲课,有意识的启发他们思考很有必要。比如命题作文《春天,遂想起》,郝旭谱借春天想起了他认识的庄周,当我问他“庄周梦蝶”的故事时,博闻强识的居然不知道,问吴昊,竟然也不知,其他学生也是瞪大了好奇的眼睛,渴盼答案。这时,我会不失时机的点拨大家:下课后你们去寻找那只飞跃千年而不老去的蝴蝶吧。看着孩子们略带失望的眼神,我是窃喜的。因为我给了他们一把开启求知大门的钥匙,给了他们一颗充满好奇的玲珑心。
课上临场发挥,是对我知识水平的挑战。没办法啊,学生下战书了,我得接招的。学生鲁玉进就是经常向我下战书的神人。在讲“范仲淹还金”的古文时,鲁玉进对句子“以其方与所成一斤白金封志,内文正怀中”的翻译(把秘方和练成的一斤白金封号,交到文正的手里)提出疑问,他说,是“一斤白金封好了做标志”吧,“寻向所志的志就是记号”,面对这个可以跟你引经据典的学生,我可不敢有丝毫的闪失,幸好我是知道什么是“封志”的,我深入浅出的举了门上贴封条的例子,整张标了记号的字条粘贴在门框和门面上,就叫做封志。很多孩子大悟似的啊了一声,鲁玉进心服口服,“老师,您怎么知道的这么多?!”“是啊,我怎么知道这么多?”借用一句老生常谈的旧话:学生需要一杯水,老师得有一桶水。其实,现在的学生知道的太多了,如果我只备好一桶水,够用吗?
有人说艺无止境,越是有造诣的大家,越是虚怀若谷。其实,学海无涯,越是学识渊博的人,越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和这群孩子在一起,是缘分,更是福气。他们乐观自信的性格感染着我;他们好学上进的精神激励着我;他们寻根探源的追求影响着我。和他们一起,课堂上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开出花来,也许是牡丹,也许是菊花,但不管怎样,飞扬而起的快乐却是传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他们拓展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爱自己的工作,更爱这群孩子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