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大学堂精选】百年树人亲子教育
这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之四:有多少孩子,还没做好准备,就已长大成人

这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之四:有多少孩子,还没做好准备,就已长大成人

作者: 吕静贤读书育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6-02 15:08 被阅读344次

一、生活中有许多人,因为“年少无知”,而白白耽误和辜负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

同事一个五十出头的“年轻人”,五四青年节这天在圈子里发了一个,可以说是很多过来人,都深有体会的段子。

段子的大意是:

年少时,以为打打杀杀,为所谓的朋友不顾后果的两肋插刀,就是真正的男人,真正的男子汉;

等经过几十年的社会阅历,才开始明白真正的男人应该是这样的:为人处事会思考、沉稳、遇事不冲动、负责、有担当。

而这样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即一个人的真正成熟始于会思考那一刻。

我想,这种感受,应该会激起相当一部分人的共鸣。毕竟,很多人的人生都是这么过来的:从年少的轻狂、无知和不羁,到在社会上遭遇理想的连连碰壁,最后才在充满血与泪的挫败经历中走向成熟,才最终找到属于自己人生的正确轨道。

就比如说我这位同事。

他的父亲,听说曾经是这个单位很高位置的一个领导,在事业中颇有建树。工作中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独当一面,做出了不少成绩。

而他的这个儿子呢,也即我同事,二十多岁就进了单位,成了正式职工。在这二十多年里,一直处于吊儿郎当、混日子的状态,平时上班基本上见不到他的身影,只有在非开不可的会上或发工资的时候才看到他的身影。

这个同事,二十多年前,在这个单位里是个普通的科员,二十多年后,在这个单位里还是个普通的科员。不要说与他当年一同进来的,就单单前几年才进来的85后,通过努力有许多都已经进入了单位的领导班子。而他,依然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员。

单位里的其他同事也见惯不怪了,都想到他也有五十了,就这么混着等过几年的退休了。

而事情突然发生转机:不知从哪天起,我的这位同事天天上班。而且还特别积极,跟年轻人一样,领导安排出差就马上出发,而且一个月有好几次也不叫苦、叫累,跟打了鸡血一样,工作上充满了旺盛的斗志。

他的改变大家都看在眼里。可是,大家都说,如果能早一点改变该多好!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年宝贵的青春,毕竟青春是一去不复返。

就像开头他发在同事圏里的段子讲得那样,年轻时年少、无知,荒废了大好的青春年华,等到将近老年时才明白到底怎么样才是自己应该走的路。

二、很多人的人生道路其实在少年时就已经打好埋伏了,很多人的人生差距就已在那时开始拉开了

不知你有没留意,或者说有没发现,现在的孩子可以分为两个阵营,也是两个极端:

一种是特别懂事,这种懂事并不是表面上的懂事,而是特别地会想。比如说自己以后想要从事什么职业,想要什么走,这些孩子内心里有清楚甚至详尽的规划。

另一种是整天被父母催着去学习、补习的孩子,以后想做什么,可以说他们从来没想过,也不清楚,他们只知道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像父母说的,考好试,这样以后的人生就不用担心了,仅此而已。

就比如说,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关于孩子戏曲的比拼,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十来岁的男孩。他戏曲唱得非常好,评委都给了很高分,而且都对他将来走这条路寄予了期望。而男孩却说:“谢谢老师们的肯定,戏曲对于我来说只是一门业余兴趣,我还有更高的梦想,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好好学习。”男孩的一席话赢得了满堂掌声。

——这是个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的孩子,而且在十来岁就已经知道了。

而在我的身边,我看到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比如说,我身边有两个十七八岁的女孩,一个高三,一个高二。

高三的这个要填报志愿了,选什么志愿呢?不清楚。一会看到同学报这个,她也想报这个,一会看到哪个同学说这个不错,她又想报这个了。当妈的在一旁急得要命,但无奈孩子正处于既可以说有“主见”又盲目的阶段。说有主见,那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已不愿再听家里人的意见了,他们渴望自己选择,渴望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而盲目呢?则真的是从来没想到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应该干什么。

而那个高二的呢?每天在母亲的督促下学啊学、补啊补,休闲时间就用来刷手机。问她:“明年就高考了,有没想好要报什么专业和学校?”“没有,不知道。”每天就在那要不埋头啃书本,要不就是看手机。却从没去思考过自己准备要走什么样的路。

可以说,现在这两个极端构成了当前大部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状态。

而人生差距,此时无形中,已悄然拉开。

三、家长应尽早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探索、去思考,让孩子早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其实,人与人的差距到底是什么?

就是认知,尤其是在年少时这个决定孩子方向和命运、生活轨迹的着眼点和关键点。此时有什么样的认知,将来很大程度上就会走什么样的道路。

就比如我上面说的,这两个身边十七八岁的女孩,可以说她们对自己的将来并没有什么清晰的认识,更不用说准备了。在人生的道路上,她们拿自己做试验品,一遍遍尝试,一遍遍试错。直到有一天,像我文章开头的那个同事,哦,想通了!于是人生才开始在某时或早或晚地踏上正轨。只是,这样的代价值吗?又有谁的人生能经得起这样的试错与折腾?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人都成了某方面的人生失败者。要么事业,要么婚姻.......总之,可以说,只有经历了重重跌碰,甚至头破血流,他们才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合适的选择。

而这个社会上,大多数的成功者都是属于在较早的时候就明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因此,他们可以很快地走上成长的正轨,并作出一番成绩出来。

人与人的差距,可以说在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并最终形成两条愈来愈远的轨道。

所以,希望孩子将来不要说能有个美好的前程,哪怕走得稳当的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教会孩子学会思考和规划自己将来的人生,也要放手去让孩子去尝试、去实践。让他从小就有自己的想法,并尽早地在一遍遍的自身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想法,修正自己的想法,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与道路。

教会孩子思考!

尽早放手!

不要利用家长的权威去管束孩子,要求孩子做个听话的孩子,从小到大不给孩子思考和尝试的机会;

也不要有老母鸡的思维,在孩子最宝贵的学习、成长阶段,总是拼命护住孩子,一味地要求其埋头读书,从不给孩子锻炼、实践的机会。

否则,这个代价是巨大的。孩子,可能要用他的一辈子,去替你承担这个在他应该放手学习、尝试、锻炼,而却没有这样做所带来的各种苦果。

就像我的同事,前面也忘记说了,听他说,他的父亲就是一个非常强势,从小到大从不给子女说话、只要求子女听他话的人。

于是,我同事的经历也就不难理解了:在本应学习和成长的年龄被压抑着,不让思考、不让尝试、不让探索,一切都以听父母话为主。到了成人开始工作后,才有权利听自己心里想的,才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用自己的人生去试错、去尝试,也直到将近退休才明白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

愿你我的孩子都不要成为这样可悲的人。

相关文章

  • 这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之四:有多少孩子,还没做好准备,就已长大成人

    一、生活中有许多人,因为“年少无知”,而白白耽误和辜负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 同事一个五十出头的“年轻人”,五四青年...

  • 写给孩子的话

    孩子,虽然,我还没有女朋友;孩子,虽然我还么有老婆;孩子,虽然你还没出生;虽然你爹还没做好当爹的准备,但这并不影...

  • 2018-02-18

    好的家庭教育,才是最贵重的家产 父母总希望可以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这其中最宝贵的,并不是多少财产,而是父...

  • 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

    一、好的家庭教育,才是最贵重的家产 父母总希望可以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这其中最宝贵的,并不是多少财产,而是父母对...

  • 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

    一、好的家庭教育,才是最贵重的家产 父母总希望可以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这其中最宝贵的,并不是多少财产,而是父母对...

  • 积钱不如教子,闲坐不如看书

    一、好的家庭教育,才是最贵重的家产 父母总希望可以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这其中最宝贵的,并不是多少财产,而是父母对...

  • 孩子的事是天大的事,孩子是希望和未来

    一、好的家庭教育,才是最贵重的家产 父母总希望可以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这其中最宝贵的,并不是多少财产,而是父母对...

  • 220112封闭训练

    我亲爱的孩子: 我亲爱的孩子: 疫情来势汹汹,还没做好思想准备,就接到封闭通知,这让我们猝不及防。孩子,有些话我没...

  • 不想教育

    曾经我想认真做好教育孩子,后来一想,教育孩子就是当孩子的榜样,不言之教!才是教育。

  • 还没准备就已人到中年

    以前听到别人40岁,认为是妥妥的中年人,四十而不惑,对生活更加老成稳重,应付自如吧。等到自己40岁的时候...

网友评论

  • 鷺風: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活得自在也是一种选择,就好像非洲人,他们并不求发展和突破,对地球资源环境的破坏也就少得多,人类或许能够生存得更长远呢!😛
    吕静贤读书育儿:其实呢,不管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最主要是,你很早就知道自己的选择了。而不是大半辈子去盲目地生活,直到后面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早一点知道,不要给自己的人生留遗憾。
  • 清风暖语:说得对,人生苦短,经不起太多的试错,所以要很早教会孩子看清自己,知晓利弊,尽可能早的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要把大好的年华付诸东流!
  • 0ed5349113c6:狭隘了。千万不要随意去评判别人
    0ed5349113c6: 对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不过人生不能重来,每个人都是跌跌撞撞的前行,父母也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你说的案例值得做父母的借鉴
    吕静贤读书育儿:你说的对,不要随意去评判别人。但是我的同事,在开头他在朋友圏里发的段子,就说明了他的人生轨迹:二十来岁时,认为打打杀杀,替朋友两肋插刀就是真友谊,直到年龄渐长,才开始明白怎样才是真正成熟的人生。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也真的是这样,几十年的职业生涯,都在吊儿郎当、混日子的状态中度过。当然,我不知他为什么突然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但至少我知他比过去是成熟了。而且他的父亲,他曾经跟我们讲过,是一个特别专制、强势的父亲。专制、强势的父亲意味着什么?也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依我看,专制、强势的父母,要不教出无主见、逆来顺受的孩子,要不则是教出叛逆性很强的孩子,而我的同事,我认为他是属于后一种。而这两种孩子,都是思想不成熟的孩子。

本文标题:这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之四:有多少孩子,还没做好准备,就已长大成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wr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