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不可学沮授

作者: 东方龙刘有龙 | 来源:发表于2024-02-03 07:58 被阅读0次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当时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破袁术,败吕布,威势大增,仍然忌惮尽有河北四州,占据天时利的袁绍。袁绍四世三公,故吏遍天下,曾是讨伐董卓的盟主,在势上始终压曹操一头。踌躇满志的袁绍悔不听沮授谏议,迎献帝迁都邺城,虽然曹操把大将军让给了他,毕竟远水不解近渴,哪有随时把皇帝玩弄于股掌痛快。尤其战胜公孙瓒尽有河北之后,更意欲向南与曹操以争雌雄。

      当时曹操处于四战之地,面临笈芨可危之态。北有强敌袁绍,南有不服刘表,张绣,东南蠢蠢欲动孙策,关中诸将尚在观望,身边的刘备貌合神离。袁绍磨刀霍霍,终于在建安四年(199年)六月,挑选十万精兵举兵南下,企图进攻许都,抢回汉献帝。消息传来,许都哗然,悲观失望笼照,许多将领谋臣向袁绍暗通款曲,写信示好不在少数。箭在弦上的曹操,不得已率二万军队逆风迎战。

      于是华北两大军事集团终于在下一年二月打响。但结果却是令天下人大迭眼镜:袁绍十万大军土崩瓦解,袁绍气的吐血,只带八百骑兵仓惶逃遁。官渡一役,被歼灭坑杀的袁军近八万人,从此一蹶不振,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官渡之战(胜利),哪有后来的曹魏,更无论三国鼎立了。

    那么,官渡之战为何让海内智士几乎都走了眼?

      有的人说是曹操的大谋士苟彧起了关键作用,不仅坐稳后方使曹操无后顾之忧,而且在曹操初战失利,兵少粮缺,后方不稳,几乎失去信心,写信想退守许都时,给曹操鼓劲打气,继而坚守待机,并寻求和捕捉了战机。

      也有人说本是袁绍帐下谋士的许攸,背袁投曹,献上偷袭袁绍屯粮之所乌巢之计,使袁绍而大败于官渡。

          也有人说袁绍不会用人,错失田丰,许攸(趁机偷袭许都,听人诬陷残害许攸家人,而使许攸愤而背叛)。 

      还有人说袁绍手下无良将,仅有颜良,文丑,或被关羽斩于马下,或死于乱军之中。

      其实这都不是决定性的原因,关键在于不听一人劝,而与胜利失之交臂,而这个人就是监统内外,威震三军的首席谋士沮授。

      沮授在汉献帝辗转流亡到河东时,就劝袁绍迎接汉献帝于邺城,“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养兵马讨伐不庭(不朝拜)”可惜袁绍听了郭图等人的话,未予采纳,而让曹操捡了露,尔后悔之不迭。如果听了沮授的话,哪有曹操占了舆论上峰?

      在袁绍率十万精兵准备和曹操决一死战时,沮授建议利用优势军力和地理形势,对曹操进行持久战“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这种以逸待劳,不战而屈人之兵三年疲曹的万之策,却因郭图等人反对,又迎合了好大喜功,急于速胜的袁绍心思,而被搁浅。袁绍并听进谗,分监(护)三军沮授的权其二。如果采纳沮授良言,何来之后的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前,袁绍进军黎阳,遣颜良攻刘延,沮授指出颜良“虽勇敢但不可独自任用”,不听,结果颜良被斩,袁军丧气;袁绍将渡河前,沮授劝:“屯留延津”进退自如,不听,渡河,结果文丑被杀,袁军震撼。

      袁绍攻曹,初战获胜,曹操退守官渡大营,双方相持日久,曹军缺粮。沮授建议另遣奇兵支援护粮军队,袁绍又不从,结果曹操亲率轻骑袭击,粮草被烧,大将高览,张郃又降曹。曹军少粮尚可坚持,袁军多粮烧为乌有而大乱。袁绍狼狈逃窜,官渡之战画上了曹胜袁败的大句号。沮授被俘,曹操敬重劝降无果,赦免后又密谋回归袁绍,事败被杀。(在袁营平平无闻的张郃,后成魏国名将,屡立战功,乃曹操五子良将之一)

      听人劝吃饱饭。曹操善听谋臣建议,所以成功;袁绍不听沮授谏言而功亏一篑。幸哉曹操;哀哉袁绍;惜哉沮授!但是,切记:为人万不可学沮授!

        为什么?因为沮授恃才放旷,不会说话,不会办事,“刚而犯上”,不讨领导喜欢,不与同僚和谐。官渡之战前夕,袁军士气昂扬,沮授却集会宗族,大散其财,“倘若战败的话,自身不保,真是悲哀!”其弟不认同时,他又说“(我们)军士疲倦(刚打败公孙瓚),将军骄横,军队的破败在此一举”还用扬雄名言“六国蚩蚩,为嬴弱姬”(六国混乱,让秦国得了好处,好比穿着破旧衣服的女人,最终被男人強占)”。大刮丧气风,令人扫兴沮丧。

    尤为不解的是,当袁绍不听劝谏将要渡河,沮授竟说出“主上自负其志,部下贪功夺利”,并睹气称病不上班。这比指着和尚骂秃还淋漓尽致,既诽上,又谤下,因此惹来袁绍憎恨,同僚气愤,连最后一支部队也被夺交由郭图统领。还不解气的袁绍,又以其慢军之罪锁禁军中,还怕他妄言惑众,更人监押。

      智者善忍,超越纷扰的情感和情绪,保持冷静,理智和客观态度,做出正确的判断。进可取,退可守,同时不遍树对手和敌人,讨取领导信任,才是真正智者。作为袁绍的忠实粉丝,宁死不降曹操,临危还思效忠的沮授,却没有讨得上司信任,是其智尚欠缺,又无同盟亲信,是其情难控。落个孤芳自赏,形单影只,乃非上上之举。

      发现别人不足,只是智慧的第一境界;发现自己的不足,是智慧的第二层境界;与无知的人和谐相处,兼容无知,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而沮授恃才傲物,别说同僚,即使对主子袁绍,仍疾言厉色,你的建议再高明,面对志大才疏,岂不是对牛弹琴,并且自寻末路,既不能尽忠献策,连自身安危尚且不保,岂非明智?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适者生存,仁者无乱,我们能做到哪些?后人应从沮授血淋淋的教训中,与同事和谐相处,与上司如鱼得水,苦而不言,不做无意义的抱怨,不正是沮授悲剧中获得的启迪吗?

     

相关文章

  • 若听鸡泽沮授 何须南阳卧龙 之九(大结局)

    很不愿意写到这,但没有办法啊。 三、沮授之死 (一)《三国志注》记载:沮授不及绍渡,为人所执,诣太祖,太祖厚待之。...

  • 赠沮授

    赠沮授 作者:席彧_席雨泣 年少志高善于谋,忠贞不渝覆乌巢。 叹息袁公听其令,天下姓袁不归曹。

  • 现代职场莫做田丰沮授

    田丰沮授是何许人也? 罗贯中是这么写的 “昨朝沮授军中失,今日田丰狱内亡。河北栋梁皆折断,本初焉不丧家邦?” 有好...

  • 乱世三国——骄傲的袁本初3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想起刚刚离开的沮授袁绍就有点头疼。 沮授说的和田丰一样,都是想劝他不要和曹操决战...

  • 读史简评(二)

    续2/沮授不及绍渡,为操军所执,乃大呼曰:“授不降也,为所执耳!”操与之有旧,迎谓曰:“分野殊异,遂用圮绝,不图今...

  • 不沮只丧

    我不沮只是丧而已 梦幻泡影 没有美 只有无聊 看了如何交流的书 我发现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有交流的意识真的太累了 所以...

  • 读《三国演义》杂感:第22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袁绍果然是好谋无断,手下谋士不可谓不多,结果田丰、沮授一个意见,审配、郭图又一个意见,结果袁绍踌躇不决。 最后好不...

  • 沮沮沮沮沮沮丧的一天

    不知道为什么,莫名的一天莫名的丧。因为被剥削?因为输游戏?因为没目标?因为看不见结果! 眼睁睁看着梦想...

  • 情深不“授”

    《歌手》火了很多原来并不出名的歌手,也带给了大众很多不熟知的资深音乐人,去年的民谣歌手,李荣浩,今年的民谣歌手,赵...

  • 【975】田丰:我在诗词中的形象还不错

    开头还是要提醒大家勤洗手,注意防护。如果让你在袁绍阵营中挑选臣子,你会选择哪个人物?想来沮授、田丰等人应该都在备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人不可学沮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zz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