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烁雯 第三次作业

作者: swwww | 来源:发表于2017-10-27 10:06 被阅读10次

【R:阅读原文】

《别装了,其实你没病》P161页

围绕未来的目标想办法

我们再来做几个比较吧:

1、孩子:“今天晚上的作业太多了,英语、数学、语文一大堆,好烦啊!”

第一种家长:为什么你一提到写作业就烦呢?作为一个学生,不想写作业,你想干嘛?一天到晚就知道玩。

这些熟悉的话,让孩子觉得,他还不如不告诉你呢!我做作业已经很惨了,向你诉苦之后,得到的结果却是——更惨。

第二种家长:“学习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作业多,感到烦很正常啊,那么你看看,待会你是先写数学,还是先学语文呢?另外,要不要我帮着你看时间?每隔五十分钟,你就休息十分钟,好不好?”

听到这些话,即使孩子不会按照你的建议去做,至少它也能够感觉到你和他是“一伙”的,因为你可以和他一起想办法,说明你相信他是可以完成作业的。

2、员工:“领导,我这个季度的销售任务完成得不是很好。”

第一种领导:“为什么呢?你有没有分析过原因吗?为什么别人都能够很好的完成呢?为什么你就不能像他们那样努力呢?”

听到这些,员工首先感到的是被否定,更不要说被尊重和被信任了。他还有多少心思去解决工作问题呢?

第二类领导:“你来找我说这些,我相信你已经做过很多思考了,而且看起来你的压力也很大。现在,我们换个角度分析,假如下个季度你的业绩能够有一些很好的改善的话,你觉得你肯定是做了哪些新的尝试和突破?

。。。。。。。。

由此我们看到,以往我们的思维习惯中,总是认为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问题似乎就解决了。其实不然,除了朝向过去,探究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之外,我们也要学会,朝向未来,多问问自己怎么办。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围绕未来的目标想办法,是《别装了,其实你没病》中提问技巧中的第二步。在判断某个问题,不适合用分析原因的方式解决时,坏得方式是抱怨、指责,好的方式是先找解决问题后的目标,根据目标来提问。

这一步比只关注改进的行动,目的性更强,容易引起对方的共鸣。

好的方式是:1、换位思考,与对方共情2、找到问题解决后达成的目标3、通过提问,把为达成目标而分解的任务表达出来。

如果让我对照一下自己平时设定目标的情况,我给我打分的话,可能不及格。

因为首先,我不太会考虑障碍的问题,其次,我不太会把目标达成的标准想的特别的清楚,这样其实无法真的把我的目标写具体,最后,这个方法里让大家想象成功时的情景,我想这是最让人享受的一步了,但是,书里有告诉到我们,如果乐观地想象自己一定会达成目标,对目标实现确实有帮助,不过,只在你同时考虑到实现目标的阻碍时,否则,百害无一利。

因此,一个好的目标应该是

一,写出目标

二,补充完整达成目标的标准

三,备注完成目标中的障碍和完成后的好处

四,写出处理障碍的方法和成功后的感受

【A1:拆为己用】

这个相对我而言还算有点强项,因为,我是一个很容易与人共情的人,我会经常站在对方角度考虑对方的需求,但是难免会有情绪不能控制的时候,但是对于这个片段来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妈妈,我是站在被职责方,她是职责我的人,而从初中到现在,我作为旁观者,感受到了她的变化。她对我的问题处理方法的改变而引起我内心的变化。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她就像大多数家长一样,在乎成绩,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所以,每次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她就会问很多为什么,以及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数落我,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家长会后,她说我上课不认真听课,所以她不上班了要和我一起上课,看我到底在干什么,为什么同样的上课时间,做同样的作业,其他孩子考的就那么好呐?一堆问题砸过来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懵的所以,这真的是个恶性循环,我成绩并没有因为妈妈问了这几个为什么后而有所提高。

而到高中的时候,她学习了心理学的原因吧,对我的态度和说话方式不同了很多。她问为什么的方式变了,不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而是和我沟通,知道我是因为学习的内容对我来说太难理解了,她知道我也因为学不懂很失望,所以,决定找一个家庭教师辅导我。当然也因为找的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很对我口的,所以,成绩提高的很快。

以前,妈妈是抱怨,职责我为什么考不好,现在她不仅会通过沟通理解我的想法和感受,还会和我一起想办法解决掉这个问题。

【A2:如何运用】

在工作中,做东西给组长看的时候,他会说出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在我眼里,做的东西还是不错的,但是,我首先会想,组长看过很多例子,所以,经验是会比我丰富很多,而且他和上级是直接沟通的,更能理解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所以,当他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会去想什么原因造成这个效果,然后问他需要什么样的效果,还有我在做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当我找到根本原因的时候,我会自己再次尝试去改正,或者求助组长,一步一步的改出来。

所以,在面对工作的时候,还是要理性解决问题,而不能感性发泄情绪,要明确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和他人争高低。

相关文章

  • 唐烁雯 第三次作业

    【R:阅读原文】 《别装了,其实你没病》P161页 围绕未来的目标想办法 我们再来做几个比较吧: 1、孩子:“今天...

  • 唐烁雯 第二次作业

  • 唐烁雯 第四次作业

    【R:阅读原文】 《非暴力沟通》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

  • 4.10-4.16一周作业总结

    这周整体情况不错。这一点是值得肯定。 赵烁雯同学每天晚上定量完成自己的作业,题型主要是各类的实验题。赵烁雯同学已经...

  • 唐烁雯 杨守平班 第三周 第三次作业

    【R·阅读原文片段】 你有没有遇到过突然被问到一个问题而变得非常慌忙的情况? 可以想象一下下面这...

  • 唐烁雯 第一周 第五次作业 - 草稿

    【R:阅读原文】 《自控力》 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我们偶尔会因为某件事或者某个人而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某些缺点。这种情况...

  • 唐烁雯 杨守平班 第2周 第3次作业

    【I 重述】 这个是一个很实用的和上司建立良好联系的方法。上岗不是很懵的做,而是和上司沟通后有目的和目标的做,因为...

  • 唐烁雯 杨守平班 第2周 第4次作业

    【I 重述】 书名就很励志“哪来的天才——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 刻意练习,这是方法,扩大现有能力是目标。 在以前的...

  • 唐烁雯 杨守平班 第2周 第2次作业

    【I 重述】 这个片段不仅强调了言简意赅的重要性,还给出了方法——先说出目的,再提供达到目的,对方的好处。这在谈判...

  • 唐烁雯 第一周第一次作业

    【R:阅读原文】 一阶段 片段 一:选自《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烁雯 第三次作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kr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