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作者: 向问天 | 来源:发表于2021-12-11 19:57 被阅读0次

    我的朋友,情感上的成长需要有一个过程,生命中人必然要经历从稚嫩走向成熟,对错过的东西不要耿耿于怀。

    训练让人从狐狸到狮子。这不是一种冷血,生命给我们的教训如此,能够在自行车后面,或者宝马里面坐着哭,而不去做任何事情吗?

    爱比克泰德喜欢用狐狸和狮子比喻,想说明很多人谈及理论的时候振振有辞,遇到具体问题,立刻就变成鸵鸟。狮子意味着勇于面对,承担责任。狐狸意味着过于灵活,缺乏原则。

    面对各种情感问题,儒家思想中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非常成熟的观点。对应的,斯多葛派有“视为己有”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我们在生命刚开始的时候,只有本能的行为,其中有些行为相当自私,然而,一旦我们在童年中期进入理性阶段,就开始能反思,并在必要时把自然与善区分开来。这并不是要用“冷血”的理性代替自己的情感。如果这样主张,就真的太不懂人类的心理了。

    爱比克泰德对他的学生说:“尽管我们能写下、读懂这些情感,尽管我们可以在阅读时赞许它们,但它们不会让我们产生信服或与之类似的感受。因此像斯巴达人、家里的狮子、以弗所的狐狸等谚语同样也适用于我们。在教室里我们是狮子,到了外面的世界,我们又成了狐狸!”

    他的意思是,仅认识到事物的真相是不够的,你需要反复练习,直到养成一种习惯,将理性结论融入本能之中,变成你的行为认知。这种融入本能中的认知,就是我不希望得到的态度和情感,也不会这样对待他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点理论加大量实践。斯多葛哲学很多实践中的比喻非常形象,因为他们看重论据。


    如马西莫·匹格里奇认为,应该把把实践哲学想象成学开车、踢足球,或者吹萨克斯管。起初,你所要做的便是持续关注自己正在做什么,并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结果你会发现自己表现得很糟糕,不断犯错,人也变得沮丧。但渐渐地,你会渐渐驾轻就熟,最终习惯成自然:当有人忽然横穿马路时,你会踩刹车;当你的队友突破防守时,你会传球给他;或者,你会按照正确的速度和顺序,用乐器演奏出一连串音符,从而使之成为一段旋律。

    斯多葛哲学家认为,真正的哲学是一丁点理论加上大量实践:

    “我们看到木匠通过学习某些东西成为是现给了一位木匠,舵手通过学习某些东西成为一名舵手。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断,在行为领域,仅仅希望变好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学习某些东西?那我们需要什么呢?我们需要那个能运用论据,并通过行动检验论据的人。”

    这一丁点,你肯定拥有,而且远超一丁点,可是你不愿意去做。

    在洪流中找到自我。我的朋友,试着应用你的哲学,不要总是被哲学家的问题迷惑,在思想上陷入困顿之中。每天的反思,每日的追求善的理解,应该成为你的功课。


    提升你的技能,加强你的认知能力,这是你的责任。追求财富、友谊等等,是随之而来的副产品,不能拥有对世界正确的看法,得到的也只能是细枝末节,一些毫无价值的碎片,或缺乏理解的关怀而已。

    “韧性就是一门在波涛汹涌中航行的艺术,床上像是一道把伤者拖向瀑布的激流,迫使他飘向原本不愿前往的方向,并伤痕累累。但韧性会向内心呼唤更强大的力量,那些始终存在于记忆中的能量,让我们不再被创伤遗留下的伤痕所影响而摇摆不定。”

    如果没有被洪流吞没,这些体验将会帮助我们和别人一起面对未来的挑战。只有找到自我,才能帮助他人。自己所欲,实施与人。当然,也要看他人的想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ql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