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采集:
1.好的领导者,有一种类似通灵一般的换位思考和换位感受的能力,几乎是完全本能地,知道下属所思所想,所忧所虑,然后根据它们来安排自己的下一步行为。
2.人与人之间这种换位思考和换位感受的能力,叫empathy(同理心、共情)。
最符合empathy原意的可能是中国儒家所说的“恕”和“恕道”。
所谓“恕道”,就是“如心之道”,你有心,我有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曰恕。
3.共情是在不混淆自己和他人的体验和情感的基础上,体验并且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感的一种能力,包括三种成分:
•情绪共享(affectsharing)、
•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
•情感调节(emotionregulation)。
4.共情产生过程具有以下要素:
•产生共情的人出于某种情绪状态;
•这种情绪状态和他人的情绪同形;
•这种情绪是由于对他人的情绪的观察和模仿而产生;
•产生情绪的人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源于他人而非自身。
5.共情这种心理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兼有认知机制和情感机制的参与,包括认知和情感这两个独立的维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91514/40bfc39f555409bd.jpeg)
情感共情是无意识地被他人情绪感染,不涉及认知过程。
认知共情指个体理解他人的情感,需要动用心智理论中关于理解他人情感的部分。
6.“权力悖论”:一旦拥有权力,我们就会失去我们最初需要的获取权力的能力。
“权力本质上是一种杀死当事人的共情能力的肿瘤”。
7.富有权势、位居要职的人,关闭他们的共情尤其是情感共情机制,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工作的性质的需要。
8.伤害大脑的不是权力本身,而是享有权力的感觉。
9.把同事当客户看,也许能一定程度地在公司内部避免权力狂傲症的问题。
创业者在面对客户的时候,处于一种全息接收状态,大脑所有的天线,所有的功能,都会全部打开,同理心系统,自然也包括在内。
10.所有的管理问题都是自我问题,所有的领导力问题都是自我认知的问题。
摒弃以自我为中心,努力以客户为中心,不仅仅是经营的核心逻辑,也是管理的核心逻辑,这其中蕴含的平常心、谦卑心、敬畏心,是保持共情机制的关键,这也许才是领导力的最深层次的奥秘。
一行精华:
最符合empathy(同理心、共情)原意的可能是中国儒家所说的“恕”和“恕道”。
伤害大脑的不是权力本身,而是享有权力的感觉。
所有的管理问题都是自我问题,所有的领导力问题都是自我认知的问题。
触动,反思,改变:
1.原来我们常说的共情和同理心,在英文中是一个词。你可以说是英语含义丰富,也可以说是中文描述精确。反正,在志同道合的目标下,感性和理性最好都能达成共识。
这个知识点提醒了我,在情感共情时,也不要忽视了认知共情,要试着去找到共情背后的同理,然后再做出行动上的支持。
2.权力会伤害甚至杀死理智,这个结论,在读历史时会反复地跳出来。无论开国之君有多么英明神武,被权力包围之后,什么荒诞的事都能干出来。
而且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效应不需要大量权力才能成立,哪怕一点点,甚至是暂时的权力,都有这种腐蚀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