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长篇爱情小说‖连载
长篇连载《少无所依》第四章 第一节 1

长篇连载《少无所依》第四章 第一节 1

作者: 稻草人影视部落 | 来源:发表于2018-12-12 14:33 被阅读0次

       越王杨素因为督建东都洛阳城在大隋朝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不过客观上说,其实洛阳城还没有成为所谓的东都就已经相当繁华了。

       洛阳是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都在洛阳建都。洛阳城不仅一直经济发达、文化先进。

       到了隋初时,它甚至还已经被公认为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了。

       洛阳城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这个结论可不是我信口开河自己杜撰出来的,它是经过当时最权威的城市研究专家多次论证才得出的结论。当时国际上鉴定一座城市是不是国际性大都市有一个既简单又权威的方法,那就是往街上的人群中扔砖头!具体操作方面就是在城里随机选十个不同的地点朝空中扔一把碎砖头,扔完碎石头后再收集骂人的声音,街道中骂人的声音中所用的外语种类越多,就说明它的国际化程度也就越高。反之,就表示该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低。

         在洛阳城里最繁华的地段,你只要随便往半空中扔一把碎砖头,周围就立刻会响起超过十种语言骂娘的声音。如果严格遵守国际标准,选择十个地点每个地方都扔一把碎砖头的话,加起来就能听到好几十种不同的外语。

        那些骂人的声音中有波斯语、希腊语、印度土话、阿拉伯语以及某些说不上名字的语言。洛阳城的街上被扔砖头以后骂娘的语言种类如此之多,就充分说明了洛阳城的国际化程度已经非常之高了。

        住在洛阳城里的土著居民(土生土长的洛阳人)被砖头砸到以后倒不怎么骂人,他们被石头砸到以后大都嘴巴抿得紧紧的,脸上带着郁郁的表情,然后就这样静静地向你走过来,越来越近,越走越近。当你看到他们走到离你十米左右的距离就千万要注意了,因为你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城里的那些土著被砖头砸中以后没有骂人倒不是说他们是一群谦谦君子,其实他们都蛮横着呢!洛阳城里的土著之所以没有骂人是因为他们不想在骂人上浪费时间,他们是要直接走过来和你干架的!

        虽然洛阳城是一座大城市,住在这座城里的人大都很有文化,但是他们并不排斥用打架的这种原始的办法来解决争端。事实上,住在洛阳城里的人对用打架这种高效的方法解决问题还挺推崇的,并且他们都遵循一些不成文的规则。通常情况下,打赢的人在痛揍了对手以后也会给对方留几分面子,不会逼人太甚;而落败的一方被教训了一顿以后也不会一直记仇。嘴贱的也最多只是嘀咕几句“娘的,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差,竟然被自己儿子揍了一顿”,嘀咕完以后就垂头丧气地走了;而围观者见到打架的人都走了自然也就不再聚集,转身就各忙各的事情去了。

        作为大隋朝的都城,长安城有许多让人骄傲的地方,但是城里的泥土路一直都遭人诟病,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东都洛阳城。不过,洛阳城的地面上其实也并不尽是石板路。

        关于隋末洛阳城的道路问题,大师王小波的《红拂夜奔》就有过非常到位的记载,隋末时的洛阳城主要有两种街道,一种是石板路铺成的街道,一种是泥水路的街道。石板路和泥石路可不仅仅是名字不同,它们上面的风景,生活的人处境也大不一样……

       至于洛阳城为什么要分石板路和泥水路,我有两种互相矛盾的猜测。

       我的第一种猜测是,洛阳城虽然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但是它的财力和物资储备还没有富足到可以做成任何事情的程度,比如说石板路的事情它就做不成:即便是耗尽洛阳城全部的财力,再把整个洛阳山上所有的石头全部加工成石板,也不够把城里所有的街道都铺成石板路,所以洛阳城里必须有一部分是街道是坑坑洼洼的泥水路。这也就是说,洛阳城之所以会出现让人讨厌的泥水路纯粹是一个无奈之举。

         我的另外一种猜测是,洛阳城是个绝好的地方,既不差钱和粮食,更不差铺地板用石板和人力,但是因为城里的某部分人不想整个洛阳城的路上都被铺上石板,所以某一部分人只能住泥水路。

        想一想就知道了,如果整个洛阳城里的街道都被铺成石板路,大家走路当然更方便了,但是会出现一种非常可怕的情况:富人脚下踩的都是石板路,穷人脚下踩的也是石板路,那么就完全体现不出洛阳城里的达官贵人身份的优越性了,这是洛阳城里某小部分心理阴暗的达官贵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这也就是说,其实把洛阳城里所有的街道都铺成石板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而且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是这个因为想法因为遭到了小部分别有用心人的反对最终它没能成为现实。

       我的后一个猜想听起来似乎有一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但是我觉得它会离真相更加接近一点。因为真相往往是比较龌龊的。

      石板路,顾名思义就是地面由石板铺成的路。洛阳城里建在石板路那边的宅子面积一般都非常的大,里面有很大的客厅,很多的房间,很大的花园,在大门的门框上挂着一块很大的牌匾,上面写着“杨府”、“王府”、“独孤府”、“慕容府”“宇文府”、“窦府”等等字样,它们的大门朝外面敞开着,门的两边站着凶神恶煞的仆人,路人经过时只要偷偷地往里边多瞟几眼,就会招来他们严厉的呵斥。

       这些不能随便进去的宅子里一般都装修得富丽堂皇,里面还养了许许多多的歌伎。据知情人士透露:某些地位显赫的府邸还用大货船从很远的地方运过来了不少歌妓,她们中不少人都长得金发碧眼、身材火爆,无论是模样、还是身材都和隋朝的姑娘大不一样。当然,这些姑娘的价钱也一点都不便宜!

        洛阳城里面除了石板铺成的街道,还有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街道,那就是泥水路的街道了。关于泥水路的成因我在上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泥水路本来是泥土路,路面是由红色的泥土夯成的,被修得中间高两边略低,这样的道路设计理念在国际上都是很先进的,只可惜它后来没有经受住实践的考验。洛阳城的人口密度极大,那些泥土路被行人踩的次数太多,中间的泥土就凹进去,只要一下雨路面中间就积满了雨水,最后就变成了泥水路。和长安城里的泥水路差不多,洛阳城里的泥水路也总是半湿不干的样子,道路旁边的排水沟更是一年到头都没有干过似的,而且会不时散发出某种让人作呕的恶臭。行人走在这样的路上只要一不小心就会摔得四脚朝天,弄得满身都是泥渍。

        有泥水路就会有泥水路的街道。洛阳城泥水路的街道两边的房子大都密密麻麻地挨在一起,房屋之间的巷子昏昏暗暗的、抬头不见天日,走在巷子里面的人只要一不留神就会滑到或者碰到迎面走来的行人的额头,轻则碰得鼻青脸肿、面目狰狞,重则当场晕倒在巷子的泥泊里,然后被后面经过的路人踩得七荤八素意识全无。

       泥水路外面的巷子很阴暗,房子里面那就更不用说了,它们简直和某些大宅院的地下室差不多,大白天都要点一盏灯才能够看得清地面。由于房子里面过于潮湿的缘故,像蟑螂、老鼠、蚊子这些小动物在泥水路旁边的房子里面随处可见,如果你的运气和视力足够好的话,还可以看到爬到地面来喘气的蚯蚓!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洛阳城里的“老外”大都住在房租比较便宜的泥水路——“老外”是洛阳城里的土著为了将自己和那些到洛阳城来谋生的外地人区分开来,给来洛阳城里来谋生的平头百姓取的绰号。

        城里的老外们因为长相、皮肤颜色各异,在城里的地位也有点不一样:长着黄皮肤、黑眼睛的是一般的老外。他们长相和洛阳土著并不两样,在所有的老外中地位也是最高;长着白色和黑色皮肤的老外是老外中的老外,由于长相和肤色都与大隋朝境内的子民大不一样的缘故,他们又被洛阳城的土著轻蔑地称为“鬼佬”。“鬼佬”在所有的老外中地位最低,处境也最为艰难。

        事实上,当时住在洛阳城里的“鬼佬”数量还有点多。

        在大业元年前后,只要你在洛阳城比较繁华的地段随便转上一圈,总是能在路上遇到一些鬼佬。那些鬼佬中有的眼窝深陷、面露菜色,看起来一副忧伤至深的样子;有的头发卷曲,脸色发黑,样子看起来似乎已经病得不轻;还有的眼睛已经饿得发绿,头发因为缺乏营养的缘故而变成枯黄色,看起来就像将不久于人世一样,让人见了就会不由自主地从心底生出几分同情之心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篇连载《少无所依》第四章 第一节 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au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