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与观照》是邱振中先生的一本关于当代书法创作的批评文集。打开便有种不忍释卷的感觉,这感觉不只来自于邱振中先生在书中谈及的诸多观点引人入胜,更来自于一种思想的契合。先生在书中谈到的很多现象和问题也是我曾经思考过,但又无法得到满意答案的,直到读到这本书。
因为本书是文集,内容并不系统,很难梳理出一条逻辑脉络,所以我也只能就几个最触动我的问题在这里稍加探讨;
第一,关于现代风格书法。邱振中先生将书法划分为三类:传统风格书法、现代风格书法和源自书法的艺术作品。本书探讨的多为第二类,上世纪日本也对第二类和第三类作品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这里我想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很多人对现代风格书法非常嗤之以鼻,但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反省、成熟的过程。蒋乐志的作品获奖,很多人不认同,有老同志甚至说:“还没我孙子写得好呢”,而从专业角度来分析,是因为有些同志“见识”不足,没见过赵之谦和何绍基的东西,所以才有此一说。自此做个延伸,现代风格书法作品借鉴了西方哲学、美学、绘画等领域的一些理念和工具,其表现形式自然呈现出我们“看不懂”的一些东西,但这种“看不懂”并非绝对,只需将我们的认知边界稍加拓展便可解决。“革新”是一个人或一批人感觉和创作的连续发展对许多人感觉连续状态的搅扰和破坏。而一个人所能欣赏作品的范围越来越广,是审美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二,关于书法创作的支点问题。我们在挥毫泼墨创作一幅书法作品时,除了享受不断运用各种技法,利用线条、造型等手段,制造和化解矛盾,进而将一幅风格和谐、统一的作品呈现在受众面前,以及在书写过程中感受笔毫与纸之间细微的相互作用力给我们带来的愉悦之外,还有什么是支撑我们书法创作的支点呢?书法作为一门以汉字为依托的表现艺术,作品文词所激发的微妙的心理活动恐怕始终是我们创作的一个更重要的支点。历数传世经典书法作品,兰亭序、祭侄稿、寒食诗帖,还有诸多手札,哪个不是倾注了作者的情感在里面呢?而当代的很多作品大都以抄写为主。我看过一个分享投稿国展经验的视频,里面某专家分享的经验有一条就是一定要考虑书写内容的连续性,只考虑整体效果,在不该断的地方断了,是会被扣分的。作为经验来分享说明这并不是个别现象,进而可以推断出很多国展的入展作品在创作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一重要支点的作用。
第三,是否能用理科生的思维方式来学习书法。也就是将书法的各种技法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系统地总结、归纳。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起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邱振中先生是桥梁专业毕业的理科生,他在论述书法构成的三个要素时,其理科生思维展露无遗:毛笔徒手线(笔者注:对应机械工具线)、二维空间、精神含蓄。这种模式在他的著作《中国书法:167个练习》一书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该书将笔法、字结构、章法、运动形式等内容详细归类,并配以针对性练习,书法爱好者有兴趣可以读一读,也许会有不小收获。
最后夹带点私货,说说我的学书感受。
我学书法断断续续很多年了,期间经历过许多坎坷和迷惑。学习过程中,曾阅读过一些相关书籍,报过几个培训班,更向身边书法领域的前辈学习请教过,当然其间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体悟。但限于资质,始终不得要领。在书过程中,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惑着我。就是在书籍和培训班学到的很多知识,当时感觉非常受用,也设想着如何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可一旦离开书本和课堂,拿起笔,便又完全恢复了之前的状态,学用严重脱节。
我也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得到了一些不成熟的结论:
一是自身学习方法的问题,没有将一些行之有效但又需要长期刻意练习的东西真正落实,比如背临,比如对字形、字法的系统归纳和梳理。
二是来自于授艺者的因素。书法是一门口传手受的技艺,单靠阅读和参加某些培训班,恐怕很难解决一些最基本、基础的问题。比如笔法,个人觉得它是书法最底层、最核心的东西,但又是极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很多老师的教学内容根本不涉或干脆一带而过。你虽然可以通过阅读古人的一些书论来补齐这部分缺失,但你真的能完全读懂那些运用大量比喻的手法表述的富含神秘主义色彩的论述么?(这里其实还牵涉汉语言的逻辑严谨性和一词多意的问题,在这里不做深入探讨),即便是书论口诀作者自己在用这套理论传授弟子时,恐怕也要有附加的一些说明和示范,不然恐怕很容易出现偏差(这一点在诸如《易经》、《道德经》这类古代经典的解读上屡见不鲜,你会发现很多大师对同一段文字的解读完全不同),而笔法又是一项高技术难度的东西,答案也许是唯一的。
三是教育体系的问题,当今虽然把书法提升到了一个“学科”的位置和高度,但还没有完全形成一套科学、系统、有效的知识体系。日常教学更多的还是靠零散经验的传授和学习者的自身体悟,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然这一问题正在逐渐解决,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书法专业,而一批专业书法人才,如:本书的作者邱振中和同为沙孟海先生弟子及建国第一批书法研究生的陈振濂等先生现在正在努力构建这一学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