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教育

作者: 惊喜家 | 来源:发表于2017-12-10 21:24 被阅读32次

中国的教很好,中国的育很差;中国学生的考试技巧很懂,运用却很糟糕;中国注重智商的训练,学生的情商、爱商却被边缘化。现在每年都有700万左右的毕业生,对很多学生来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

这是谁的责任?

学校、社会、家庭、还是学生本身?

我想都有,但这次我想讲讲学校教育这块,下篇会讲到其他方面。自从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社会需要的学术型人才是否已经有种饱和趋势,缺的只是最顶尖的那一小批人。学校设置的许多课程有用吗?(一个广告专业教报纸排版,不知道看报纸很少了吗?毕业学的东西可能都淘汰了,为什么不教新媒体排版,这是新时代每个公司都必须有的部门呀。)何况你受到互联网的冲击,接受的许多是垃圾信息,还被他枪了你该学习的时间和该有的学习状态,这能不失业吗?

但是,教育确实存在改进的地方

01

重视教,忽略了育

请问各位,你们的钢琴怎样?你是否抱怨过自己为什么没有像哪位明星的那么好嗓子,你也可能羡慕过画家在夕阳的海滩静心写生。或许没有过,但你缺少了这个社会本来该给你带来的一种生活享受。为什么?

因为我们从小缺乏一种对艺术的了解,

对艺术的追求。

我们从小开始,学习就压在我们的身上,越来越重。学校能培养一批成绩高的学生就会受到社会的追捧,老师教出高分的学生那肯定评为优秀的学生,学生能考得高分自然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不断赞赏。

念书时代,我们有了一个观念:

分数等于能力、赞美。

小考、中考、高考,我们可以想想,还有什么比他重要?

体育、艺术、道德、思维、还是健康身体 ?

或许这加起来都没有分数重要。这就导致了学校注重教,忽略了育。当局的学生在多方面的压力有时只是抱怨,有时自己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最近共享单车那么火,都说这是中国人素质的照妖镜。最可笑许多老师还拿出例子滔滔不绝讲,请问,多少学校能重视过学生的道德培养,有多少是注重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我们学生很多都是痛恨贪官,可是为什么出现这样:国家补贴很多钱给大学生创业,许多孵化器为了拿钱找了很多学生代理找人单纯注册公司拿钱,学生很多不是不想注册,而是怕被骗而已,内心是非常想拿钱的,即使不是创业没有公司。(这是我的吐槽,大家听听就可以了)

我们一昧做愤青骂那些贪官,可是自己不知不觉就做了,只是拥有的权利和做的大小而已。

念书,我们换一个视角看问题。假如我们能活八十,你是一位博士生,全部精力放在念书上有二十多年,毕业差不多有30。那么等出来生活到退休一般也是30年,等到55/60岁真的老了。你的人生也就有25到30年是真真过自己的生活,我不是倡导享乐主义,只是希望大家多一点自我意识,多一点规划,学校多一点在其他方面的培养,教学更加科学化。

我觉得逻辑思维的罗振宇说得很对,我们这一代人很焦虑,不仅是科技迭代太快,社会节奏太赶,也是因为我们从小没有太多的自我抉择, 进入这个漩涡不是应试教育就可以很快适应残酷而竞争激烈的社会的。

02

评分体系的不科学

每次作业或考试试卷发回来总喜欢和同学对比分数,还喜欢看看同学怎么写可以拿高分,特别是文科类的。这次只想谈谈作文方面的。老师经常教我们开头怎么写,怎么短,结尾怎么写,怎么对应,老师经常说写得太多改卷老师没有耐心看。我们经常有过这样的经历,作文评讲会说:某某同学开头第一、第二段写得太长了,老师没有耐心看你的,不知说过多少遍了。自己只能跟同学说:鲁迅那篇文章开头不是也挺长吗,而且是第一段,比我写还长了很多呢。

那么,问题来了。

作为一个老师,改作业应该是你的责任,长你就没有耐心看,还经常说几秒钟评一篇高考作文,还理所当然,洋洋得意自己曾经也很快。不从自己身上出发,这么快改就是你的不负责,还倒被骂写太长。还教高考作为大概写九百字那样,超过要求八百字一点就可以了,长老师也不会看太多。(补贴那么多钱给学校为什么不拿出一部分专用来改卷,找多一些老师评卷不行吗,或者我交多一点高考费,希望能改得公平点)}还教了所谓的方法,背几篇满分作文,背一些诗句,粘贴几个名人事迹和热点就可以了。所以大家的作文都差不多,写了十几年作为都是套路,有点像八股文那样,或许后代的人也会嘲笑我们当时真傻。

03

功利性教育

我们的教育不是为了陶冶情操,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而只是为了高考。这次我从另外的角度说说现在教育的一些因功利性教学而可能会误导一些同学。

本观点只代表我明海的看法

我看过一个节目,一个家长让孩子不断地背四书五经等一些著者,关键让他在一个大笼子和一些猫狗在一起这样环境背。一批硕士以上学生都在批评家长,家长问了一个男生:你读过《谁动了你的奶酪》吗?那位男硕士不屑地说,这书谁没看过。家长说:那你能背下来吗?很快,那个男生闭上了嘴。家长叫那位孩子背了一篇。先不讨论家长让孩子在笼子背书怎么,我们说说我们的教学观念。

我们都羡慕古代的背书很厉害,但我们又常常鄙视他们只会都是书呆子,只会背书,又不能理解。其实我觉得这样是错误的,在这方面,我非常赞同马未都的看法。我们每个阶段对书的内容都有不同的看法,古代先要求你把它背出来,以后再慢慢理解。我们是否能背的古诗好像最多就是小时候那时背的,慢慢地对某些句子因为经历很有感觉。反而对高中、初中的许多背诵知识点都忘了。

初中的时候,老师叫我说出朱自清的一篇文章中心思想因答不出来而被骂,还说哪段哪句就可以体现啦。你们是否也因答不出鲁迅、老舍等文章的中心思想而被骂呢?其实,很多思想感情我觉得都是后人加进去的,不同的经历感觉不同,想想当时就胆颤惊心。

我们再说说作文吧(虽然曾经作文经常被老师赞赏,不过都是写风景,感受情感文章,到了高中作文就不适应了),我曾经做过家教教小学生,有五年级,有一年级。我记得一个一年级学生的作文有一句这样写的:周末,我和爸爸去公园玩,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一千万,后来交给了警察叔叔,那是我最开心的一天。我们先不说他父子俩会不会给回一千万,你一个钱包能装一千万吗?从小就说套话,空话。为什么呢?因为这样能得到老师夸,最重要的如果说真话,小学生一般不会怎么表达,真话往往写不好。这让我想起郝邵文演过的这么一段,因为作文被老师骂:母亲节,母亲就是妈妈,妈妈就是老母,老母,就是会打你,会拿很苦很苦的药给你吃…

马未都曾拿过他的儿子举过例子,那是一篇《我的铅笔盒》,前面很多内容,但大部分都是假空话。不过最后一句话很实在:我最喜欢铅笔盒里的小尺子,他能帮我把等号划直。这是内心的话,应该鼓励写这样的句子,而不是叫学生背作文,扼杀学生的想象力。

当然中国教育有很多优点,但希望能改变一些不好的教学方式,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是人们思想的重要培养

相关文章

  • 谈谈中国教育

    中国的教很好,中国的育很差;中国学生的考试技巧很懂,运用却很糟糕;中国注重智商的训练,学生的情商、爱商却被边缘化。...

  • 谈谈中国教育

    一个烂熟的话题,但是自己有些想说的话,却一直没有写下来,反倒是在知乎上被邀请的一个问题里面写下了这些话。曾经想过不...

  • 漫说中国教育(三):教育的惯性(上)

    今天谈谈中国教育的惯性! 我在《漫说中国教育(二)超前教育》中谈到了教育的惯性问题。我们都知道,惯性是一个物理学概...

  • 谈谈中国教育的变革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一个个体生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决定着生命的质量、社会的形态和国家...

  • 中国的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给中国教育的建议 我来谈谈中国教育,也就是我从小到大一路经历过来的道路,中国人从小到大的思维都是一站式思维:即从小...

  • 20/365  谈谈中国教育(上)

    去年的时候看到一则新闻,一个专家说,不要让你的孩子考一百分,因为一百分需要孩子付出大量的时间,做大量的练习题,因为...

  • 21/365 谈谈中国教育(下)

    前几天,我听说有一个新学校在招生,已经有朋友过去看了,孩子也面试了,朋友建议我也过去看一下。一开始,我是不想去的,...

  • 教育热点之一 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五育并举

    首先谈谈对五育并举的理解。 五育并举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互相融合,互相推进。这是对这中国教育传统的新时代运用。...

  • 这本《我想和中国教育谈谈》

    木文开头把从民国时期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问题一一透过这些写文的作者彼露出来,我想说的是不是只有那时的教育有...

  • 《狗十三》影评——中国式教育的核心:服从

    老早就想谈谈中国式教育,可一直没有发现合适的问题,而曹保平导演的这部片子可以说是一面非常完美的镜子,照出了中国教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中国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tb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