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页长的小说也始于一个场景。”——鲜为人知的格言
场景对于小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构建小说的单位。将几个场景像糖葫芦一样串起来,再抹上蜜糖,让它们彼此有了联系,小说也就写成了。
作者在书中解释了场景能达成四个目标,称之为场景的四个和弦。主要的两个和弦:行动和反应;辅助的两个和弦:铺陈和深化。通常这些和弦都一起弹奏。行动和反应往往演奏主旋律,辅助和弦则在背景陪衬。
1.行动
小说中的角色都会为了达成自己的主要目标而采取行动。角色在任一个场景中,也有该场景内的目标,虽然场景很多,但只要不偏离故事的目标就行了。
比如主角是一名警察,接到了一件案子,那么不管他在破案的过程中遇到了多少麻烦,破案始终是他的最终目的。
2.反应
反应场景描写主角碰上(通常不太好的)事情时,他情绪上如何反应。
比如主角医生在赶往手术室的路上遇到了一起车祸,他是应该先救车祸中受伤的人,还是应该赶去医院做手术呢?为此医生应该思考后做出下一项行动。
3.铺陈
每本小说都需要一定程度的铺陈,让读者明白主角是谁,他在做什么,以及做的理由。只要在铺陈场景中丢进一个问题,让角色感到焦虑,或与人争执,就可以避免变成无聊的解释。
铺陈场景仅是辅助和弦,数量应该压到最低。通常这类场景都出现在小说开头。
比如警察就是要抓罪犯、破案子,理由是伸张正义。
4.深化
深化像在食物中加入香料,通常融入其他场景,加深读者对角色或设定的了解。但深化手法也不能用过头,否则会毁了故事的风味。
比如讲一个关于几个角色之间的小故事,加深角色彼此间的感情。这样比平铺直叙的故事更加好看。
一些其他元素:引子、紧张程度和推手。
引子——为了在场景的开头就抓住读者的心,把他们拉进小说的世界里。
紧张程度——抓住读者不放,让读者和角色的情绪一起紧绷起来,要做到有紧有松。
推手——替场景做结,使读者翻到下一页。最好的“继续读推手”就是预告即将发生的灾难。
合理地利用这些元素,会让读者觉得物超所值。
“写作很像建砖墙。你学着将砖块一块一块叠起来,在中间抹上厚厚的灰泥。”——美国运动专栏作家里德·史密斯
作者在书中提到:只要想想复杂结构的美感,你就知道只是简单不够了。复杂情节之所以看似简单,就是因为非常有效,你的作品也应该造成这种效果。
每一篇小说都要有主旨,而乘载主旨的就是角色。将他们放入情节的世界里,互相冲撞彼此的价值观,若他们能自然又热情地挣扎,这时主旨就会出现了。
情节分为主线和副线。主线情节的外在行动给主角带来一堆问题时,副线情节则聚焦于个人、内在的议题。
主线情节通过副线情节编织在一起,形成整体的效果。带出主旨的副线情节不管正向或负向结束,都能传达出隐藏信息。
关于长篇小说,可以把每个情节当做一小段故事,利用LOCK系统和三幕结构来进行。每个段落的结尾都是为了把读者推到下一个场景中去,在故事的最后才完结所有的问题。
举个例子:《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是一条主旨,而介绍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部分都可以算是副线情节。取经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可以当做是一个个小故事,每个小故事的结局都是将取经队伍推到下一个地方,读者也跟随主角一起猜测下一个场景里的事件。小说的最后,清扫完所有的梗,取得真经,回到大唐,至此完结。
“多阅读,或者多研究自古名家的作品,你便会承认正是他们对人类角色的剖析,才让他们的作品永不过时,流传至今。”——拉约什·埃格里
任何一个故事和小说都离不开角色,好情节永远需要好角色。读者关心的不是单纯的情节,而是因角色发生了改变产生的共鸣。
就像玩网络游戏一样,玩家的人物经过打怪升级、组队下副本,获得了金币、经验和装备,提升了人物属性。玩家会对提升后的人物感到高兴,而不会单单对怪物、副本产生兴趣。
写作同样是这个道理。
经过各式各样的情节考验,角色的内心有了发展,得到了成长,并在故事的最终脱胎换骨。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最开始介绍角色,让读者了解他的内在层次,即情绪状态、成长背景、创伤和经历等。通过事件产生的外在压力,来改变角色,进而影响他们的内在层次。
在角色改变到一定的程度时,继续加入一个影响更深的扰乱事件,让角色彻底脱胎换骨。
这样的后果就是角色已经今非昔比,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转变,展现转变的成效。
如果不想把转变写得特别明显,可以使用顿悟这个办法。即用转变后发生的事来影射转变的瞬间;也就是说,角色转变的证明可以出现在加压事件后。
举例说明:孙悟空在刚出生的时候仅仅是一只石猴,而他因为想寻求长生不老之术,才去拜师学艺。这是他的层次开始被影响了。
待到孙悟空学艺回来之后,跑到天庭大闹天宫,神仙们不愿意了,派兵围剿他。经过几次的战斗,他被抓了起来,扔进了熔炉开始焚烧。这是一个影响很深的事件,直接让他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越。
截止到这里,一切都符合角色弧线的规律,读者一下子就记住了这只猴,并期待着后面的故事。
引用作者在书中的原话:“角色弧线表能协助你想出点子,写出描述角色内心的场景,因此也能帮你增添情节的深度。
扎实的角色弧线能补强任何情节,所以绝对值得你花时间,写下令人难忘的角色转变,自然融入故事当中。虽然不容易,但你的读者一定会感谢你的努力。”
所以,把握好角色的成长,对于小说的发展至关重要。
“生动的角色、独创的情节、有趣紧张的情境都不是意外或‘运气好’写出来的。名作作家总是热心学习写作的技法,才能完全释放他们想象力和经历的力道与深度。”——美国作家伦纳德·毕夏普
学生时期老师教过我们,写文章前要立一个大纲,尽可能列出更多情节相关的细节,保证结构稳定的情节。
而有相当一部分作家是不写大纲的。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写,不受任何约束。
对于写不写大纲的问题,作者在书中的观点是:“忠于自己,但也稍微试试对方的手法,你可能会颇喜欢综合两者的结果。”
同时,作者提出了在写作前应做的两件事:使用LOCK系统、写好封底文案。
LOCK系统前面已经解释过了,这里不再阐述。
封底文案就是说服读者买书的营销文案,书的背面都会看到这种宣传。
对于不写大纲的作家来说,作者的建议是:
定下写作字数目标——比如每天写1000字
每次先读前一天写的内容——回顾前面,让思绪不产生间断
每周花一天记录情节走向——如同记账一样,把握故事的发展状态,不至于控制不住
对于写大纲的作家来说,作者的建议是:
索引卡系统——利用小纸片写出自己的想法,整理在一起
可以先写结尾,再写中间的主要的场景,最后进行排序,组成一个完整的小说。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大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写,别在意他人的看法。通过不断得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
“让你的角色自由发展,让他们活出你的秘密人生。然后在接下来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间,请放轻松,让你的故事沉淀。接着你不是重写,而是重新体验你的故事。”——雷·布莱伯利
不论你在写什么,都会明白一个道理:“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修改的前提是要有初稿。根据自己的思路,一直写下去,直到把初稿写完。别去在意初稿是否完美,先完成它。
关于如何修改初稿,作者给出了七点建议:
1.沉淀一下
写完初稿以后,让它在那里睡觉吧!自己出去玩一会,也可以写写其他的文章,别去想你的初稿。
大约两三周后,你就可以准备开始改稿了。
2.做好心理准备
每个人对于修改初稿的态度不同,修改前的心态也就不一样。让自己兴奋起来,用读者的心态来改吧。
3.读一遍
把初稿完整地读完,找出主旨的问题、结构的问题、主角和对手的问题、场景的问题以及配角的问题。
看看上述的问题是否都已经解决,可以拿笔记下来。
4.沉思你写了什么
花一点时间,来思考自己到底写的是什么。考虑清楚了再读最后一次。
5.写第二份稿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写出一份稿子,不要怕麻烦,当你写出来的时候,会很高兴的。
6.精炼
第二份稿子写出来以后,沉淀几天,再重读一遍。删掉不必要的情节和场景,或者增加一些情节和场景,让角色更有内涵。
总之,目的是让稿子达到精炼的水准。
7.润饰
打磨自己的稿子,增加一些点缀,让故事更加有趣,使读者喜欢上你的作品。特别注意场景开头、结尾和对话。
作者提出:学着爱上改稿,因为这是写作必经的过程。你每改稿一次,就能成为更好的作家,你的情节也会变得稳固许多。
书的最后三章解释了情节的模式、常见的情节问题及解决方法和关于情节和结构的建议与工具,这里就不再一个一个地阐述了。
“我们应该只读那些会咬人和蜇人的书。”——卡夫卡
纵观全书,系统地介绍了创作故事和小说的基本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地方。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仔细解读了什么是开头、中段和结尾,并告诉读者场景的重要性。对于情节的编排、角色的成长,也做了很详细的说明。初稿的修改是作者的保底方法,虽然看起来步骤很多,但实际的效果会很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说梦,通过阅读此书,学习书中的方法,多尝试去写,相信每个人都会成为作家的。
好了,关于《这样写出好故事》一书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这本书的话,可以买一本来看看哦。
感谢你的阅读!
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营 第12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