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哑巴家里熙熙攘攘的客人挤满了屋子,嘈杂的声音不绝于耳,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开心快乐的表情,几个老太太边磕着瓜子,边聊着天。
“你看看,人家哑巴,多能干!”村里的三奶奶摸索着家里新打的组合家具,家具上了当时最为流行的栗子皮色,透过擦的干干净净的橱窗,可以清楚的看到,左边的家具里摆放了各种碟盏碗筷,中间的橱柜里,放置着当时最流行的黑白电视机,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着邓丽君的歌曲,柜子的右边放置这盛满了各式点心的箱子,这些点心的上边用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点缀着,寓意着新婚以后,早生贵子。
“村里现在就两幅这样的的家具,一个是傻根家,一个就是哑巴家。”三奶奶嘴里含着一块糖,口齿不清的说着,“傻根那是傻人有傻福,有个能干的爹和哥哥,娶了个全村最好看的媳妇,而这个哑巴啊,更是个福人,虽说就是不能说话,但是脑子灵光心眼又好,娶这么个能干的媳妇,结婚这些事,全是两个人操办的,一点也不用哑巴娘操心。”
哑巴听了三奶奶的话,乐的嘴巴都合不上了,“三奶奶,您老,快吃点糖吧。”
“今天小幸福也结婚是吧?怎么那边一点动静也没有呢?难不成小幸福媳妇又悔婚了?”留着短发的村里妇女跟旁边看热闹的妇女议论着。
“谁知道呢?这些事就能看出人缘好坏来了,你看看哑巴家,房子里都挤不开人了,村里的老老少少都跑过来凑热闹,随礼,咱们姐几个生怕哑巴娘忙不过来,把家里的活计都扔了,过来帮着哑巴娘忙活。看看小幸福家那边,冷冷清清的,跟平日没两样,谁让他平日打东骂西不干正事呢?”穿着红棉袄的妇女跟短发妇女议论着。
噼里啪啦···
路口响起了一阵鞭炮声,屋子里的人们兴奋起来,一窝蜂的挤到院子大门前,小孩子高兴的来回奔跑着,“新娘子来了,新娘子来了!”
一辆车斗的四个角上插着四面红旗的大解放车从哑巴家门口经过,定睛看去,驾驶室里做着身穿红色衣服,头上带着红色盖头的新娘,车斗里空荡荡的,一点嫁妆也没有放,从哑巴家门口径直朝西开去,围观的人们窃窃私语起来,“这不是哑巴媳妇的车,应该是小幸福家的。”
“小幸福那媳妇,是二婚,还放鞭炮,还穿红衣服带红色盖头?也不害臊?”围观的妇女们小声议论起来。
“咱们这里的风俗,二婚的一般敲敲的领个结婚证过日子了,谁还好意思放鞭炮,穿大红衣服?穿个稍微喜庆点的颜色就行了,这个小幸福真不成东西,老爹刚过世两个月,就娶媳妇,还穿的这么喜庆,就不怕大家伙议论吗?”
“他还害怕大家伙议论?自从他和他媳妇认识了之后,他呆在村里几天?他老娘要不是村里人帮忙,还能活到现在?听说他那个媳妇也是个厉害的角色,等着吧,李家村的太平日子到头了,有好戏看了,省的一天天的趴在电视上看电视剧,他家以后啊,比电视剧精彩多了。”
短发妇女那个嘴巴可是厉害,说起话来头头是道,逗的身边的妇女们哄堂大笑起来。
(2)
中午十一点左右,在村头上着急张望的孩子们,听见了几声车的鸣笛声,兴奋的孩子们跳着、叫着,“新娘子来了,新娘子来了!”
在哑巴家门口候着的几个青年,急忙将挂着千头的鞭炮包着红纸的竹竿双手举了起来,等看到车子快要过来的时候,随着一声令下“放!”四挂鞭炮一起噼里啪啦的放了起来,站在门口看热闹的人们,兴奋的捂着耳朵,看着噼里啪啦的燃放的鞭炮,脸上的喜悦就像那红红的焰火,兴奋而又热烈。
前边带头的是一辆小型面包车,后面跟着一辆面包车,紧接着是两辆解放车。
从第二辆面包车里下来一个穿戴整整齐齐,精神利索的小伙子,下伙子下车后,打开旁边的车门,非常有礼貌的把一个年轻的姑娘请了出来,“那是新娘的弟弟,哑巴的小舅子,看看多么精神的小伙子,听说这个小伙子在县城里干包工头呢,挣钱很多的。”旁边的短发妇女对站在身边的妇女介绍着,“那个姑娘,应该是今天的伴娘。”
后面跟着的两辆解放车里,装着新娘子的陪嫁,几床崭新的被褥,被褥的角上,挂着用红线穿起来的花生和栗子和大枣,美好的寓意是,新婚鸳鸯被,来年儿女陪。所有的陪嫁上面全部用红绳捆住,贴着大大的红喜字。
年轻的小伙和姑娘走到第一辆车前,打开车门,将今天的新郎和新娘迎了出来。
今天的哑巴,梳洗打扮之后,理了一个干净利索的寸头,穿一身合体的西装,脚蹬一双新的黑皮鞋,幸福喜悦的神采在眉梢飞扬,看看身边的新娘子,乐的嘴巴怎么也合不上,冲着围观看热闹的人们摆了摆手,抓起身边新娘子的手,嘴巴笑的合不拢嘴,慢慢的往屋子里走。
在屋子里的哑巴娘,看着即将走过来的儿子和新媳妇,一高兴,眼泪哗哗的往下流。
就像做梦一样,含辛茹苦这么多年,自己的哑巴儿子终于成家了,自己的儿媳妇还那么能干、孝顺,这泪,是高兴的泪,是幸福的泪,是祝福自己儿子和儿媳妇的泪。
“看哑巴娘,乐的,别光顾着乐的掉眼泪了,赶紧撒糖、分饺子!”旁边的一个大婶把糖和饺子端了出来,递给了站在屋子门口的哑巴娘。
“吃糖啦!”随着孩子们的欢呼声,哑巴娘把笸箩里的糖块大把大把的抛向空中,在院子里的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抢着,有的糖块直接掉到了看热闹的身上,于是人们急忙去抓住它,有的糖块撒到了地上,人们忙弯腰去捡,可是弯腰下去的时候,糖块已经被一双手捡走了,看热闹的人们欢呼着,闹腾着··
“吃饺子啦!”热气腾腾的饺子盛在大勺子里,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伸手去抓那热乎乎的饺子,管他抓在手里的饺子是皮还是馅,这样几双手同时去抓, 能抓在手里完整的饺子实在是太少,有的抓的手里黏糊糊的,顺道抹在同伴的脸上,免不了又是一顿打闹···
听着院子里嬉笑的声音,盖头底下的赵彩,露出了甜蜜幸福的微笑。
“光亮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再也不用分开了。”坐在铺着大红玫瑰的床单的婚床上的赵彩,低头笑着。
赵彩低头看着自己红红的裤子和红色的皮鞋,悄悄的掀起红色的盖头,看了看身边的新郎。
哑巴正在那里笑嘻嘻的看着自己,看见自己掀起盖头的新娘,哑巴亲昵的抓起赵彩的手,在赵彩的手上用力亲了一下,站在窗外看热闹的小孩子,看见了大笑起来。
“光亮强,光亮能,娶了媳妇传人丁,今天抱着媳妇睡,明年牵着儿子玩。”孩子们边跳着、蹦着,在院子里嘻嘻哈哈的唱着顺口溜。
站在人群里看热闹的玉兰,嗓子里腥的厉害,推开面前的人群,一溜烟跑到墙角,稀里哇啦的吐了起来。
(3)
梁心环呆呆的坐在床上,脸上豪无喜悦之色,原来罩在头上的红色盖头,被她放在手心里来回绕着,看着冷锅冷灶的家,梁心环按捺不住内心的不满,把手里的红盖头用力扯开,一下子撕开一道口子,大喜之日红盖头破了,梁心环禁不住怒从心来,用力一扯,随着嘶的响声,红色的鸳鸯盖头,已经撕成了两半,梁心环顺势将撕裂的盖头扔在了地上。
“这是结婚吗?这是结婚吗?老光棍结婚也比这个风光吧,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打掉孩子,怎么着找不着个男人过日子?”梁心环说完,头一扭,扯过床上的被子,裹住冻的发抖的身子,蒙着头大哭起来。
小幸福四个姐姐坐在堂屋里面面相觑,坐在对面的小幸福娘脸色憔悴,不停的抱着肩膀打着哆嗦,屋子里的木柴已经燃烧尽了,拉着呛人的青烟,小幸福大姐梅子不禁咳嗽起来。
“幸福,媳妇我们帮你娶回来,这以后的日子,要靠你自己了。”梅子无奈的说着,叹一口气,来到了小幸福的房间。
“心环啊,这大喜的日子,有什么委屈,改天再跟大姐说行吗?”梅子拉过梁心环的手,想劝慰下伤心大哭的新娘子。
哪想到梁心环用力摔了一下,把梅子的胳膊一下子摔到了墙上,疼的梅子龇牙咧嘴,不停的喊着“哎呀,哎呀。”
小幸福瞪着梅子,“你真能瞎操心!你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管,我结婚,你这当大姐的怎么当的,你不知道把家里弄的暖和点,不知道做点热饭 ?谁结婚这么个待遇?你还有个当大姐的样吗?”
疼的不停呻吟的梅子,听见自己的兄弟不仅不关心自己,反倒是劈头盖脸一顿埋怨,气的扭头来到堂屋里三个妹妹之间,眼泪哗哗的掉。
“娘,我这当大姐的实在是没有什么本事,今天来,给我这兄弟结婚送份子钱,钱在这里,这二百块,还是我从邻居那儿借的,你把这些钱给他,以后的日子,靠他自己了。”
“我怎么不知道给他把家里弄的暖和些,可家里连木柴都没有,我怎么给生炉子?家里什么都没准备,我想给他俩做饭,我怎么做,什么都埋怨当姐姐的,当娘的,他自己这么大个人了,怎么什么事都指望别人?”梅子越说越伤心,抱着二妹,嚎啕大哭起来。
网友评论
各家都有各家的难处。
各人心里都有各自的喜怒哀乐。
过日子不容易,
人生一辈子更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