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整天都无精打采、昏昏沉沉的,动一动就觉得累。除了又困又累,有些人还会觉得胃口差、腰酸背痛。这其实是身体在提醒你:是时候祛祛湿了!
30秒:自测你体内湿气有多重
身体里的湿气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知道自己湿气重不重?很简单,这几个问题能帮大家测一测:
符合的记1分,不符合的记0分。
1. 每天觉得乏力、嗜睡;
2. 总觉得头晕或浑身酸痛;
3. 食欲不振,什么也不想吃;
4. 吃一点东西就觉得胃胀;
5. 早晨起来眼皮肿,眼袋重;
6. 饮食和作息没变,体重却明显增加;
7. 小腿水肿;
8. 舌苔厚腻,舌有齿痕;
9. 脸上油腻;
10. 大便不成形,容易粘马桶。
总分为1~4分的,内湿程度较轻;5分以上,说明体内湿气较重,要祛湿了。
湿气最怕这3种水
1. 茯苓泡水
祛寒湿很给力。茯苓集食用与药用于一身,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等作用。《神农本草经》提到,茯苓是为上品,久服可“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茯苓尤其擅长祛寒湿。平时多喜欢吃凉食或喝凉茶人尤为合适,阳气易受损伤,导致脾胃虚寒,出现拉肚子、胃口差、浮肿等问题。
养生推荐:枸杞茯苓茶
做法:茯苓100克,枸杞50克,红茶100克 。枸杞子与茯苓一同研成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
作用:可健脾祛湿,补肾强身。
注意:茯苓有利水的作用,尿频、遗尿者,或者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不宜饮用。
2. 白术泡水
健脾祛湿就喝它。脾胃好比人体的一台抽水机,脾胃功能不好,就没有动力把体内的“水湿”很快抽出去,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湿阻中焦。
湿阻中焦,通常会表现为食欲不振、神疲乏力、消化不良等。而白术能祛的,正是脾胃气虚导致的湿。
养生推荐:白术黄芪茶
做法:取白术10克、黄芪30克、防风10克,用开水泡之当茶饮。
作用:甘香健脾,补中益气。适用于体质较差人群。
注意:白术性偏温燥,热病伤津及阴虚燥渴者不宜服用。建议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服用。
3. 赤小豆薏米煮水
茯苓和白术,适合祛脾胃虚导致的“湿”;而赤小豆薏米水,更适合体内湿气排出不畅的“湿”。
经常大便稀溏、水肿、关节肿胀疼痛、有脚气的人。这种时候,用薏米就比较合适。
薏米、赤小豆,可别选错了!
薏米:最好选炒薏米,炒薏米的祛湿效果要比生薏米好。
赤小豆:别用红豆代替。赤小豆呈细长形,颗粒比红豆小,红豆呈圆柱状。两者外观相似,但红豆的祛湿作用远远比不上赤小豆。
常按3个“排污口”,体内湿气排光光
除了食疗的方法,平时还可以多按一按、拍一拍身上这3处“排污口”,有助于排出湿气,让人一身轻松~
1. 腋窝
腋窝处有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揉、拍打,可以疏导心经郁火,祛湿又通经。
2. 肘窝
肘窝外侧的曲池穴,是人体关键的“排污口”,每天坚持按揉,能帮助我们排出体内湿气。
3. 腘窝
膝盖后面同样有一个窝,叫“腘窝”,是肝经、肾经、膀胱经通行之处。
腘窝中心的委中穴,是一个重要的“排污口”。刺激这个穴位,能够缓解腰背、下肢关节疼痛,还可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