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拆书帮联合RIA训练营作业
学员+30组+汤建春+【202002训练营-W1D1-ABC模型

学员+30组+汤建春+【202002训练营-W1D1-ABC模型

作者: 繁花若初 | 来源:发表于2020-02-10 22:34 被阅读0次

R原文:

“行动科学管理术”利用“ABC模型”的概念来解释人的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A=Antecedent(前提条件)

B=Behavior(行动)

C=Consequence(结果)

前提条件指的是引发行动的环境。比如,会议结束了(所以你去休息一下);视力变差(所以你戴眼镜);上司对你说“提交企划报告”(所以你提交报告);朋友对你说“请你吃点心”(所以你吃了点心)……这些都属于前提条件。

“在上司的要求下提交了报告”“在朋友的邀请下吃了点心”则是一种行动。像这样促使人们采取行动的前提条件是必要的,但只是前提条件,无法使行动多次重复。

如果出现了提交报告却没有获得通过、点心很难吃等不好的“结果”,那么人们就不会愿意重复这样的行动。但是,如果出现提交报告后得到赞扬,点心很好吃等结果,那么人们就会自发地重复这样的行动。就像斯金纳说的那样,行动是首其结果影响的。

请准备一张纸,讲整个行动的过程都写出来,不管是好的结果还是坏的结果都写出来。

比如让自己变好的行为,如“跑步”,则或许有“体检时发现身体出了问题”“变胖了裤子穿不下”“朋友邀请自己一起跑步”等A(前提条件),或许会出现“跑步之后心情舒畅”“变瘦了”“变得健康了”“感到疲惫”等C(结果)。

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客观地观察自己的状态了。

A1:

2020年的春节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对每个人来说这个假期太久了,本来上班忙碌的人也因为这样的日子很多不好的习惯无形中就养成了,我也养成了每天不断刷朋友圈,刷抖音,刷新闻看新冠疫情的报道,看过这些之后就很焦虑,晚上二三点都睡不着,各种担忧。年前报名参加的一个线上训练营正好开营了,我想这样我应该有事情做了,不会再不断刷手机了,各种担忧了,可事实并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并没有因为参加线上训练营让自己的这些习惯有所改变。线上老师不断的群里催作业,私下也会发信息催交作业,让我一下子意识到我已经是一个手机控了,当初选择参加训练营目的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假装努力而学习吗?再通过昨天线上的学习便签法,ABC模型让我很清楚的知道这些不好的习惯如果我不改变的话会越来越多。

A2:

昨晚线上课程结束后,我对自己反思做了一些可以立刻改变自己的一些行动,找出买了很久的精力与时间双重管理书,按照书里面一些可操作的工具把今天上班的一天安排时间点具体罗列出来,刚开始用手机软件不是很方便操作,我就直接找本子记录下来,从今天早上的早课时间根据调好闹钟时间起床到准时参加早课,一天的时间安排都按昨晚时间点一项项完成的,下班时我对我所罗列时间做了一个总结,工作事项安排完成率达到80%,做事条理性也增强了,最重要的一点是刷手机不好的习惯减少很多,2020年时间管理的习惯我要一直坚持每天记录下去,通过本子记录再到手机软件记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员+30组+汤建春+【202002训练营-W1D1-ABC模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aa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