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提示:采用男女主人公分别叙述的双线模式,为了细腻展现男女恋爱的不同心理,并且从不同角度推进情节。(初次尝试,诚惶诚恐)
前篇回顾:在高中同学聚会那天,梁亦铭和周黛之约好相互表白。梁苦心孤诣地准备着,当天周却爽约……
前篇链接:《爱情它自有打算(一)》
周黛之篇
春天的夜晚总是没由来的潮湿,窗间一帘的朗朗月光,也浸上了两三腻润,还丝丝入扣般地,向窗内寸寸渗透。
她对此毫无感觉,攥着笔,飞快地在纸上移动。也许因为被笼在昏黄的灯光、冷腻的月色下,她的脸上,感觉有一层薄薄的、捉摸不定的光影在翩翩而飞。
周黛之在给梁亦铭写信,从四月开始,一封一封,终将尘封在她抽屉里的信。
亦铭:
今天你过得怎么样呢?昨晚又熬夜了?你的课表应该改了,要不然,我记得你周二是要上早课的日子,你总是在这一天喋喋抱怨。真的看不惯你这点啦,明明你总是好声好气地回答会早睡,却总是敷衍。哼!
其实好多天前就想和你说件事儿了,你知道吗?我最近养成一个嗜好——研究qq里的好友互动标识。从“畅聊之火”刷到“友情的巨轮”,每一个小标志,都让我想起与你的二三往事。可惜,唯有两个“爱情之钥”是我们所没有的。
唉呀,我在想,要是那天我赴约的话,这两个标志,也肯定会用起来了吧。可这都是想想而已……
一会儿,她搁笔了,轻吹墨迹,捏起信纸一角,移近台灯,在昏黄的光下扫视行行文字,越后头的越有些潦草。
周黛之把信放进抽屉里,抬头望了望窗外,她的视角望不见月亮。站起回身看,满眼是舍友们紧合着的窗帘,今晚没有风,它们像结了霜那样厚重。她好像看到,舍友一个个被冻在里面了,只有明天早上的太阳能溶解冰霜,叫醒她们。
她轻轻地爬上铁栏,脚底掠过阵阵冰凉,抖了抖,她钻在被子里了。可周黛之还觉得从脚底升起的凉意,惹得她进不了梦乡。
“周老师”,一本数学练习册摊过来,女孩指了指上面的题目,“这些我都不会做。”
“都不会做吗?”她停下手里批改的笔,看着女孩,“这些都是和昨天差不多的计算题啊?”女孩没说话,只盯着练习册看,周黛之只好给她一边演算,一边题问她。三题后,她叫女孩接着做一道。
“就是,就是把……”又不作声了,女孩盯着作业看,没听她做声,又偷瞟了她一眼。
周黛之感觉肝火起了,压抑着,“都是一样的,先算个位再算十位,这么简单的竖式啊!”她又抓起笔,再演示了一遍算法。“就加减嘛,个位的5,加上个位的7,等于12大于10,标进一……你回去自己想一下好不好?”周黛之把草稿和练习册还给女孩,叫她先做着。
女孩走了,周围早等了一圈的小朋友,他们凑前来,一本一本争着放在她眼前,男生女生,七嘴八舌,混着“我不会做这个”、“老师快帮我检查”、“我先来,先看我的”的喊声……她感觉疲惫级了。
其实周黛之想不通,学校里的老师,为什么一定要给孩子们留那么多作业,有的一年级三本数学练习册,这是什么概念?还要求家长都得改,这不是她们的工作?可她也不理解家长们,就算真的累级了,也不能那么随便地让孩子来托管啊。
但她真不及思考这些,她只知道,要不断地改改改、讲讲讲,喝口水都怕会耽误。但是,这么努力的周黛之,她起身上个厕所,出来往托管中心的主任那一看,就会发现那个瘦削的妇女正盯着自己,又及其缓慢地别开眼。真是无语透了,周黛之在心里翻下一百个白眼。
这份托管班家教的兼职,实在让她心堵。本来一对一家教比较好,做初高中辅导也还好,可她今年上学来晚了,请了一个多月的假。不错的兼职都被抢光了。
“唉,想想去年我是多么悠闲呀!如果不是发生了……”骑着单车回学校,路上的风吹得有点凶,她忍不住委屈,可是别无选择。
这个时候,周黛之就越发地想念梁亦铭。以前,她要是有不顺心了,总跟他发牢骚。当然,这是在他们关系好起来之后。一开始,她是小心翼翼的,周黛之绝对不想让梁亦铭觉得她娇纵、爱抱怨,但有时候她也会示弱,例如问问他,怎么打电动来着。但他总是,回个翻白眼的表情,说你这脑瓜子就不应该出来溜。
她想到这,忍不住笑出声,她能想象到梁亦铭在屏幕后,一副扁着嘴无语的样子。他们好像也讨论过骑单车的话题。
“他怎么说来着,喜欢单手骑车,另一只手拿着瓶易拉罐装的汽水儿,最好在一条没人马路上骑,自由自在地,想快就快,想慢就慢,还要吹几声口哨……”
他的每句话,犹在耳边。周黛之很想尝试忘记他,但梁亦铭,就像雨水融入海洋那样,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她的一切。
以至于,她的思念,非但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模糊,反到愈加强烈,她甚至一定要靠倾诉,靠倾诉于信,那些绝对寄不出的信,暂时冷静那炙热的感情。
周黛之突然深深地后悔起,曾经和梁亦铭聊那么多琐碎的事情了。没有开始,才没有结束啊。
至此,我们确定,周黛之对梁亦铭的喜欢,与梁亦铭对她的爱慕如出一辙。只是,人生的各种无奈和错过,是否终将使两人以心雕琢的爱情,付诸东流?
(未完。噢!渣剧情,现在还没交代周爽约的原因。我果然不会写小说!自己开的坑,哭着也要填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