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44946/696801def5a8cd8e.jpg)
我像我爸,特别热心。
三月份,我爸做了一个折叠小拖车,又轻巧又实用,放在车里不占地方,去花市买花特方便。尤其对我爸妈这些候鸟型老人,更是居家宝物。我爸拉着小车走在路上的时候,引起了好几位邻居的注意,其中有位老爷子特别感兴趣,问得特别详细,从材料到折叠方法等等。我爸滔滔不绝地介绍,把对方说退缩了:“需要这么多工具呀,那算了,我不做了。”我爸一拍胸脯:“我给你做一个!我家啥都有!”
我爸立马下单,买了把手等零件,又去大件家具回收站捡板材。碧桂园好多家都在装修,扔出来许多崭新的边角料,特别适合做小拖车。东西备齐后,他用了小半天,把推车做好,得意地在我面前炫耀。我提了两个意见:边角磨圆一些不会撞到脚;最好能刷点漆,显高档。我爸立马照办,出品比自己家的好看许多。
他喜滋滋地去邻居家送货,那对老夫妻住山上那栋一楼,阳台没封,我爸妈晚上散步时常经过,所以轻车熟路。我爸站在阳台外小路上,给阳台里的老夫妻演示了一遍如何使用,然后递进去给他们,老夫妻俩顺手把它搁在阳台上。
四月底,候鸟老人们纷纷启程回老家,碧桂园这个小区,住着来自五湖四海的许多老人,一般在夏天来临前回老家,入秋时又回南方,年年如此。我爸以为,山上这对老夫妻回东北时一定会用上小拖车,会省不少力。结果,当我爸妈再次散步经过山上小阳台时,发现先他们一步回老家的老夫妻并没有带走小拖车,还放在最初放置的地方,显然从来没有用过。
父亲闷闷不乐,像一片深情喂了狗似的白白付出的挫败感,我妈看了心疼不已,出了个主意:“老头子,我们爬进去拿回来吧!”我爸不肯,我听了却极力主张拿回来,花了时间和金钱,送给你却不珍惜,一定得拿回来。于是我爬进去,拿回了父亲手作的小拖车,并带回了深圳。
我也常常头脑一热,如父亲一般,热心地、自以为是地在别人并没有明确表达需要的时候去帮助别人,主动为别人服务,但并不是每一次对方都会觉得感谢,甚至会觉得我多事或者自以为是。前几天就发生了类似的事,结果双方都觉得不愉快,我认为我主动帮你你还不领情,他认为他没有提出需要帮忙时我主动去帮他破坏了他做决定的自由。
幸好回来后我看到《亲密而独立》的作者在“什么才是真正的对别人好”这一章提到:真正的对别人好是(a对方有需要b对方明确向你表达c你简单直接满足)。看到这三点很有触动,我所认为的好也许其实并不是别人需要的好,中国人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其实还应该再加上一层意思“己所欲,勿施于人”。
今后,在想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对方是不是明确向你表达需要帮助,并弄清楚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不要人家只要一根胡萝卜,你给人家十个苹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