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雅阁唯美散文诗词精编
【读书笔记】三十六计之抛砖引玉(17)

【读书笔记】三十六计之抛砖引玉(17)

作者: 小河边的依依杨柳 | 来源:发表于2021-03-30 21:14 被阅读0次

1.

原文:

类以诱之,击蒙也。

2.

译文:

用相类似的东西诱惑敌人,

趁其迷惑懵懂之时去打击他。

3.

知识链接:

抛砖引玉:  砖,比喻指肤浅的见识或拙劣的作品;

玉,指有价值的言论或精湛的作品。

抛出不值钱的砖,引来极金贵的玉。

一般作为以文会友的自谦词。

比喻以引出同道者的高论或者文艺珍品为目的,

而自己首先提出肤浅的见识或粗糙的作品。

军事中常指主动给敌人一点小的好处,

使敌人上钩,借此获取大的胜利,即以小的代价获取大的利益。

4.

计名由来:

“抛砖引玉”一语出自《传灯录》。

传说唐朝诗人常建,非常敬佩赵嘏(gu)的诗才,

几次想求取赵嘏的诗而不可得。

有一次,他听说赵嘏要来苏州,认为机会难得,

便想出了一个诱请赵嘏作诗的妙计。

他断定赵嘏来苏州后,一定去游灵岩寺,

就在寺前一个显眼的地方,写了言犹未尽的两句诗,

赵嘏看到后,果然提笔在后面续写了两句诗,

这样四句合在一起变成了一首完整的绝句。

因为赵嘏后续的两句比常建的两句要好,

所以后人就称常建的这种做法是抛砖引玉。

此计用于军事,是指用相类似的事物去迷惑诱骗敌人,

使其懵懂上当,中我圈套,然后乘机击败敌人的计谋。

砖和玉是一种形象的比喻。

砖是指小利,是诱饵。

玉是指作战的目的,即大的胜利。

抛砖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引玉才是最终目的。

钓鱼需要鱼饵,先让鱼尝到一点小甜头,

它才会上钩,敌人占了一点便宜,

才会误入圈套,吃大亏。

相关文章

  • 【文魁大脑实用武林计划第三期】马晓丹 第四次作业

    案例六:三十六计之十六到二十 16 欲擒故纵——想用玉琴砸开石榴(16),却多余踢开让它滚 17 抛砖引玉——用砖...

  • 【读书笔记】三十六计之抛砖引玉(17)

    1. 原文: 类以诱之,击蒙也。 2. 译文: 用相类似的东西诱惑敌人, 趁其迷惑懵懂之时去打击他。 3. 知识链...

  • 抛砖引玉

    ——三十六计之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此计谋指用类似的事物去迷惑、诱骗敌人,使之上当,中圈套,然后被击败。 砖和玉均源...

  • 三十六计 之 抛砖引玉

    名字和计策的内容着实相符,很美,也很实用。意即用无关痛痒的小利换取敌对方核心重要的利益。有点像在陷井里放一...

  • 三十六计之十七  抛砖引玉解读

    原文 类以诱之,击蒙也。 注释 类以诱之:出示某种类似的东西并去诱惑他。 击蒙也:击,撞击,打击。句意为:诱惑敌人...

  • 抛砖引玉

    三十六计第十七计抛砖引玉,原文是:“类以诱之,击蒙也。” 周易蒙卦上九爻辞为“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蒙,指对方...

  • 资深酒友喝酒的三十六计之抛砖引玉

    解释:用没有价值的事物,引出有价值的事物,比喻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 【1】典故,抛砖引玉 ...

  • 剧情吧之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剧情介绍

    剧情吧之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剧情介绍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剧情介绍 电视剧《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由张智胜、张辉力执导...

  • 三国三十六计:抛砖引玉

    三国三十六计 攻战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总诀:类以诱之,击蒙也。 此计为诱敌之计,总决意为:诱惑敌人,使敌中计处于被...

  • 《三十六计》之第十四计:借事还浑

    《三十六计》之第十四计:借事还混(因平台原因,改成了同音字) 昨天我们讲了《三十六计》之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三十六计之抛砖引玉(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fn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