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 曹刿论战(一)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3-10-14 08:51 被阅读0次

看到标题,大家一定很熟悉哈,《曹刿论战》是选自我们高中课本的一篇文章。

说到熟悉,只是对标题熟悉,里面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变得模糊了。唯一记得的就是那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虽时间久远,但历久弥新。

这篇文章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鲁庄公十年的长勺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之一。

本篇讲的就是鲁人曹刿在战前与鲁庄公就是否可以作战而进行的论辩,在作战中通过把握时机克敌制胜的精彩指挥,以及他是如何通过战场细节判断敌情,从而作出追击敌军的正确决定。

首先,我们还是把文章中人物、脉络及时代背景捋顺清楚。

曹刿,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在此篇文中,并没有提及曹刿的身份,只提到了一个他的“乡人”,但从这点上并不能肯定他是奴隶或是平民的身份。

据传,曹刿是曹叔振铎的后人。曹叔振铎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六子,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他的封地是曹国,离鲁国很近。

而鲁国的先祖是伯禽,是周公旦的长子,周公旦也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

所以说,从血缘关系上讲,曹刿和鲁庄公应该是同宗。

如果是一般的平民,想要见到国君,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因为这层关系,曹刿想要见鲁庄公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而曹刿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或许就是指挥长勺之战的胜利。

我们再聊鲁庄公, 说到鲁庄公必然绕不过他的母亲文姜。

之前我们讲过,文姜是齐国的大美女,但因她的行为不检点,一直为世人所诟病。

而她与亲哥哥齐襄公的乱伦丑事更是齐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后来,好色重于好德的鲁桓公娶了文姜,但婚后文姜仍然与哥哥藕断丝连,后来他们的关系被鲁桓公识破。

既然关系已经暴露,更为了与文姜长相厮守,残虐的齐襄公便把鲁桓公给杀了,悲惨地死在了齐国。

齐鲁两国就此结仇,而鲁桓公与文姜的儿子,登上了王位,他就是这篇文章中的主角鲁庄公。

父亲被齐襄公所杀,鲁庄公一直怀恨在心,但却苦于没有实力与齐国抗衡。

终于,八年后,机会来了,齐国发生政变,齐襄公被杀,鲁庄公立刻护送齐国公子纠回国继位,希望日后能通过公子纠控制齐国朝政。

然而,鲁庄公的希望却落空了,因为公子小白最先抵达了齐国,继任为齐国国君。

就这样,齐鲁两国的仇恨越积越深,鲁庄公不忘齐国的杀父之仇,齐桓公记恨鲁庄公干预齐国朝政。

在这种仇恨之下,齐鲁两国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齐鲁两国曾交手两次,但均以鲁国失败而告终。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又一次进军鲁国,这场战争也就是这篇文章所论述的长勺之战。

既然已经引出了齐桓公,我们再聊齐桓公,齐桓公可是个狠人,他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首。

他也是我们刚刚提到的公子小白,在齐桓公还是公子小白的时候,他的上位还颇费一番周折,且险些丧命,而这全拜鲁庄公所赐。

公子小白与公子纠都是齐襄公的弟弟,当年齐襄公昏聩无能,导致齐国政治混乱。

眼见形势不利,为了寻求自保,公子小白与哥哥公子纠都逃离了齐国。

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保护下来到了莒国,公子纠在管仲的保护下来到了鲁国。

不久,荒唐昏庸的齐襄公被公子无知联合连称、管至父给杀了。

公子无知自立为君,但他确实也不个好鸟,上位后政治混乱不堪,对待下属更是态度恶劣,时常发生冲突。

最终,他的恶劣行径把一个叫雍廪的大夫惹毛了,雍廪是个心胸狭窄却胆大包天的人,他趁公子无知出去游玩之际,找机会杀了他。

于是,这位公子无知只做了一年的国君,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后人对他有个特别的称号——齐前废公。

齐王的宝座空了出来,而登上王位的机会便落在了在外逃亡的两位公子身上,得到消息后,他们匆忙往回赶。

这王位可是先到先得啊,于是公子小白与公子纠展开了一场“马拉松”竞赛。

当鲁国正准备护送公子纠回国时,却得知公子小白早已出发了。

怎么办,半路截杀。鲁国派管仲率领一小部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终于赶上了小白的队伍。

管仲藏在距离小白的不远处,瞄准小白就是一箭,小白应声倒地,车队慌作一团。

管仲见已得手,心中大喜,不敢逗留,赶忙带着部队回去报喜了。

待他们离开,小白毫发无损地坐起来,但却心有余悸。

管仲的那一箭,射到了小白腰带的带钩上,于是小白将计就计,演了一出假死的戏码。

小白来不及安抚受惊吓的属下们,立即启程,以最快的速度逃离原地,奔向齐国。

而那边管仲带着小白已死的消息兴冲冲地返回鲁国,禀告鲁王和公子纠。

纠大喜,放慢了车队的速度,心情大好的他一路逛着景往回返,足足走了六天。

然,到齐国后,大势已去,一切都晚了,小白已经抢先一步,被立为国君,史称齐桓公。

鲁国不甘心就此失败,于是以拥立公子纠为名,鲁庄公亲自带兵讨伐齐国。

结果可想而知了,鲁国惨败,鲁庄公险些被活捉,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被逼无奈的鲁庄公只好求和,但求和的条件是,鲁国必须处置公子纠、管仲等“反叛”势力。

鲁庄公是被打怕了,哪敢不从,于是鲁国处死了公子纠,并把管仲押送至齐国。

接着,齐国趁热打铁,又一次向鲁国发动战争,也就是本文的长勺之战。

文章脉络已基本捋顺清楚,我们明天继续学习正文。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读《古文观止》之曹刿论战

    今日我读了《古文观止》中收录的第八篇文章----《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一文通过对齐鲁长勺之战中...

  • 曹刿论战教学案例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是九年级下册第六单...

  • 古文观止: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军来攻打鲁国。 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进见。 曹刿:“您凭什么条件同齐国打仗?” 庄公:“我...

  • 手写打卡第31天

    今天练字的素材是《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的作者是左丘明,出处是《左传·庄公十年》。文章描写了曹刿在经典的战争“...

  • 寒假生活随记2019-02-04

    寒假生活随记之浅谈《古文观止》。 今天阅读了《曹刿论战》。本文记叙的是齐鲁长勺之战,是鲁国抵抗齐国进攻的一...

  • 曹刿论战

    公元前十年,一个明媚的季节——早春,应该是明媚和谐一天,但在宫中,却颇显得严肃。 呼呼大风,吹撒着皇宫,市集上...

  • 曹刿论战

    春秋时期,齐国要攻打鲁国。法家曹刿听闻,感到很愤怒。一旦再次战争,鲁国将又有人被战死沙场。鲁国何时才能安定...

  •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理解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的原因,探讨历史文本的写法; 二、读懂历史文本的文学性,解...

  • 曹刿论战

    背景: 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不顾刚就任主政大夫的管仲的竭力劝阻,派军伐鲁。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

  •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作者】左丘明 【朝代】先秦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观止 || 曹刿论战(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ka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