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出自徐特立,他是毛泽东的老师。
意思是读书的时候要动笔写。写什么呢?不外乎写笔记、写感受、写思考这几样吧。只有读写并重,读书才有效果,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知识和掌握。
写的作用是很大的。写可以加强记忆,记得老师们常说读十遍不如写一遍,通过写可以让记忆更深刻,提高背诵的效果。写可以促进思考,阅读的速度很快往往来不及思考,写字则给思考留出了时间。写可以记录灵感,读书的时候可能灵感乍现,如果不及时写下来很可能稍纵即逝。总之,读书时读与写不要分离,否则读书事倍功半。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微博微信上的文章文字无穷无尽,电子产品让可以我们随时随地开始阅读,但电子产品的缺点是写不方便,导致我们读得多了,写的得少了。此外,快餐式、片段化的阅读造成读书不求甚解,转眼就忘。比如,我经常看微博,看的时候挺痛快,但没多久就没有印象了,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以这样方式阅读下去无异于浪费时间。如果我们想改变,多动笔或是唯一途径。
建议每看一段文章或文字都要写几句话,谈谈感受。如果没有准备好写,那就不要开始读。不小心读到了垃圾内容也可以批判几句,既提高批判思维,又不能让它脏了我们的大脑。
还有一点,现代人看视频的时间可能比阅读更多,看视频时能否也边看边写?视频不同于读书,娱乐成分重,感觉写起来很难。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其实弹幕不就是写(敲)出来的吗?我们完全可以发弹幕的时间用于写记录,不是发在屏幕上,而是记在笔记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