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如果你是产品经理运营的那些事儿PMbook
《社交红利》读书笔记(七)-流动的魅力

《社交红利》读书笔记(七)-流动的魅力

作者: 踏雁寻花 | 来源:发表于2015-04-25 01:40 被阅读4346次

    还记得社交红利的公式吧:

    社交红利=信息x关系链x互动

    前面几篇笔记已经总结了信息和关系链两大块内容,那,通过这篇文章总结下互动这一块。

    每一次评论和转发都构成一个个细微却又重要的激励,促使信息在不同人群、不同产品乃至线上线下充沛流动,不断放大着人们所能收获的红利。如果社交红利有多个组成部分的话,互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块。

    在点赞的行为中,我们也足证互动是一种自发的激励,即一位好友对另一位好友内容创造的肯定,鼓励着人们更加勤奋地创造和分享下去。同时,这种转发互动,又变成了一个放大器,将原本平淡无奇的小事,在无数转发和评论中被推演成了全民热点。一方面,我们说互动造成了信息大范围流动;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了流动是分享力和扩散力的双重结果。互动不仅是其中的具体呈现之一,也会反推分享力与扩散力的再度增强。

    一、互动激励

    浏览的用户,会因为时时有最新有用、好玩的内容而不断刷新,发布的用户,也因为被点赞、被转发,而得到满足。在日常时,这点体会并不深刻,但当到深夜临睡前,不断刷新微博、微信,及更多应用时,我们会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每一个互动都会带来非常重要的认同感,并因此建立起信任。

    互动是最好的经营。许多草根用户通过这种行为,在微博中建立起了自己的新圈子。只是,这样的圈子如果不加经营,也最容易丢弃。

    能否激发起更大的互动,是社交网络本身,也是合作伙伴都在致力的方向。不同的平台为此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激励指标,如早先的博客,PV是最核心的数据。在微博平台上,转发成为最重要的数据;到了微信上,“赞”的比例更为充沛。其他的垂直平台,则将“喜欢”“送花”等动作提炼出来,从最适宜的角度给用户带来愉悦和肯定,鼓励再度创造下去。

    二、互动与放大效应

    和分享一样,细微互动如果累积起来能产生惊人的效果。

    分享的海量、互动的不足,其实指向另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从微博这种环境中跳脱了出去,无法再回到微博场景进行互动或点评,闭环的缺失导致大量潜在互动流失在用户各种跳转中。

    闭环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富信息化。即在微博看到分享信息时,可以直接在信息中体验相关服务,信息中还蕴含了更多的数据类型,如方便用户直接下载等。

    观察一些网站使用社交网络分享按钮,还能看到对于自身优质用户的调动。如36氪网站在处理分享这个细节体验上非常用心,在信息上会添加话题、@自己官方帐号

    三、获利冲动:活动运营的六大法则

    笔者举了两个案例,一个是趣玩网的注册邀请好友就可以抽奖的案例,另一个是小米策划的“手机编年史”案例。这两个案例都充分利用用户好玩与好奇心理之余,都有十分明显的利益驱动。在社交网络中,利己和利他是推动信息流动的主要力量之一,吸引着用户参与到某些活动中来。

    这里有一个活动运营经验分享:

    表面上看起来,平均1元获得了1位新用户,效果很不错。但很快,运营人员就发现,这些加入的用户在领完红包一段时间后,陆续退群而去。由于入群需要运营人员分别通过审核并拉入到不同群中,为此将这些用户一一加为好友。这些活动而来的用户每天分享的大量其他有奖转发活动很快占满了该运营人员的朋友圈,显然,这是微信上的“刷奖党”。还有大量要求该员工点赞、分享的诉求涌过来,当不被满足时,又被这些用户删除掉——花费的时间与费用最终没有为企业带来效果。

    甚至,真实的用户也奔着抽奖而来,如果不能很好地转化,活动效果同样会聊胜于无,换句话说,许多企业希望利用用户的获利冲动来获得新用户,却无法实现留存和转化。这显然需要借助活动设计和规则来进行,也需要认真思考一下获利冲动在运营中所处的位置。显然,放在“拉新”上并不合适。

    以开放平台中部分小应用为例,即时激励、即时反馈早已经是基础所在,这一部分被分享及由分享所带来的互动激励满足了,部分开发者开始尝试将互动激励替换成了获利需求,每当分享成功就会有一个物质奖励或兑换奖励,后台数据显示,他们对用户的黏着和吸引转化的效果要远远大很多。这留出了几方面的思考:一是如何在均衡获利冲动下,解决无意义帐号和无意义信息对真实用户的骚扰;二是获利冲动在产品和运营中可以被放置在什么位置;三是尚没有大型产品利用这一特质崛起,但可能会很快出现。

    优秀活动的六个关键法则

    1、免费

    2、简单

    3、有趣

    4、透明(活动中设置的奖励用户如何获得?如何确定是否获得了奖励?谁最终凭借什么条件获得了奖励?整个流程公开透明,可查可证,不仅是和参与用户最好的沟通,也会极大降低后续的无谓投诉。)

    5、可累积(利益的累积能够充分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就像周品在新用户邀请注册活动中的规则设定一样,每位参与用户都会变成自己的扩散人员。)

    6、可兑现(获利兑现就像互动激励一样,要细微并及时地下发,即只要用户达到了兑奖条件,就可以获得奖品。如果还能小小地超越一下用户的预期就更加不错。)

    四、周末运营与被窝娱乐

    周末时,轻松娱乐类应用用户在分享和回流访问上表现更为活跃;新闻资讯类网站用户则是活跃在周三前后。

    用户在睡前查看一些轻松有趣的东西越来越成为主流。社交网络上,用户对越来越轻松的内容、活动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大家更愿意开心入睡。

    不管是周末高峰、节假日高峰、还是热点高峰,都反应出一个用户的状态,即在某种可预期的需求下,他们对于身边好友的相关信息会更加留意并参考。这时,平时不被注重的内容变得更加稀缺、珍贵。每个被分享的信息和用户,都会变成 “大节点”。

    这对运营的切入与优化,提供了诸多机会窗口。依据自己行业的不同规律,企业和创业团队可以制订出对应的运营计划:

    第一步是需要找出属于自己的分享和回流曲线。每个行业都因为自己的特点而存在不同的规律曲线。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根曲线无须从社交网络中寻找,甚至可以直接参照自己数据后台中的周活跃、年活跃曲线规律。

    第二步是在高峰到来前,不断优化分享体验,构建完善的分享体系。

    第三步才是在高峰节点到来之前,考虑展开运营活动。大的节假日期间,往往是一些APP开发商展开活动的高峰期。

    五、互动红利:最佳样本广点通系统

    笔者介绍了自家的一个平台:广点通。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更加精准的确定用于人群。

    这一章节,笔者举了一个婚恋网站缘来网的案例。他们在腾讯开放平台上制作了一款名为“谁和我上辈子是夫妻”的应用,目标人群设定为年轻的未婚人群。这个案例很成功,整个流程中,缘来网产品团队做了几个很小的设计:

    1. 应用在QQ空间与腾讯微博同时注册并开发。这为信息被分享、流动到两大不同属性的社交平台做好了准备。

    2. 鼓励分享。

    3. 简单和趣味性。

    六、两大经典工具模型

    到这里,笔者已经将信息、关系链、互动这三个原点,及其中伴生的典型现象、效应大部分讨论完成。它们包括大节点、关系链保护、自娱现象、获利冲动、过载、互动补贴、被窝娱乐,等等。

    略加回顾一下,我们会发现,这些现象与效应之间的各种组合,构成了在三个原点之外的理解,以及运用好微博、微信、QQ空间等不同社交网络的新逻辑线。通过它们,我们则需要组合出各种可用的模型与工具,来更好地运用社交网络。其中,至少有两个非常典型的模型浮现出来,分别适用于不同诉求的合作伙伴。

    经典模型之一:大节点+自娱现象+获利冲动

    笔者举了2014年春节期间大家极为关注的“微信红包”的案例。

    参与收和发红包的是活跃的互联网人群,这个围绕在微信上典型的影响力人群,将他们关于红包的讨论和描述迅速辐射到了周围人群,加上春节期间大规模线下流动,影响力最终扩展到了全国。

    虽然每次红包的数额都不等,绝大多数人随机抢到几元几角而已。所开心的,正在一个“抢”字,就像游戏一样,迅速扩散的同时也方便每一个人参与和复制——自娱现象在扩散中扮演了巨大的作用,获利冲动则吸引了对于互联网产品不敏感的其他人群。最终,以微信红包为表象的支付功能,从微信中获得了强有力的社交补贴。如果按照正常发展,想要获得数百万乃至千万以上绑定银行卡的支付用户,可能需要数年之功,现在,一个数周的全民游戏就完全做到了。

    将微信红包和嘀嘀打车再次联合起来,我们还将发现组合中的另一种效应:自娱现象推动微信红包成为春节期间最受欢迎、最欢乐的全民游戏,获利冲动则在打车减免费用中继续强化用户习惯于微信支付。前者扩散,后者转化并黏着。

    “大节点+自娱现象+获利冲动”组合是最为常见、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优化大节点(目标用户)发出的信息与互动,是推动力的具体体现。而对于分享力,我们会发现它还处在另一种矛盾之中:自娱现象和获利冲动推动了分享,但仍非分享力本身。产品自身带给用户的体验是否超过预期,才是分享力的源泉。这点并非是社交网络所能予以解决的,需要回到产品中去看。

    经典模型之二:帐号+渠道+互动服务

    在这个组合中,帐号是一个特别的泛指,包括了实际用户、大节点、内容营销帐号等。渠道也是如此,即关于企业的信息不仅被发布在微博、微信公众帐号里,也出现在媒体、电视上,以及其他渠道产品中,共同将目标用户聚拢到产品中来,通过互动和服务来实现转化黏着。

    和第一个组合模型有所区别的是,信息的扩散是依靠费用投放、商务合作来实现,并不是用户自发产生自娱现象来推动。实现黏着转化需要依靠互动和服务。获利冲动不被用来组合在这一模型中,是因为第一个模型通过大节点所带来的是好友间强关系,已有信任关系会弥补对新应用的陌生,只需获利冲动完成建立、强化用户的习惯。而在这个组合中,帐号及多渠道传播、投放,带来的仍是弱关系,缺乏信任基础,需要用互动和服务来弥补与建立,如果这时用获利冲动替换互动服务,很可能看到用户再度如潮退去。

    这,就是流动这一章节所讲的主要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交红利》读书笔记(七)-流动的魅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zuf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