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生活(7)

作者: 山东田夫 | 来源:发表于2019-02-03 04:52 被阅读4次

    第七章 以其无私,故成其私

    《道德经》学生活(7)

    原文: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1],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2]而身先,外其身[3]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4]!故能成其私[5]。

    注释:

    [1]不自生:不为自己而生存,天地的存在从没想到为自己。

    [2]后其身:让自己居于后,比喻谦卑收敛,不张扬争锋。

    [3]外其身:使自己置之度外。

    [4]邪:语末助词,表反问。

    [5]成其私:成就他自己。

    译文: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存,

    是因为它顺应自然而生存,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存。

    所以圣人谦卑退让反而能居人先,不计生死反而能保全生命。

    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反而成就了自己。

    解读心得:

    1.天地因为从没想到过自己长生,所以得到长生,达到天长地久。这正是它顺应自然大道的自然表现。

    2.圣人法天地,顺应大道,心存敬畏,心怀谦卑,收敛退让,韬光养晦,不露锋芒,不强出头角,为人处事低调不张扬,甘居人后,最终反而能居人先;不强求显达,不计个人安危,最终反而能保全自己,持盈保泰,善始善终。

    3.越是低调的人,最后往往越能脱颖而出;越是无私的人,最后往往越能成就自己。事物发展的这个逻辑并非悖论,而实在体现了一种辩证而深刻的哲学智慧。

    4.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变化和规律,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说明既要努力,又不能强求,而且必须低调为人做事,谦卑自处,知礼崇德,知进退曲直,否则就算是怀着志在必得誓不罢休的雄心,最终也可能是事倍功半,难达目的。

    5.所有伟大人物,都是“后其身”,又“外其身”的,他们心怀兼济苍生的博爱,不顾及个人名利和生死,一心为公,最后反而超越平凡,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中国古代贤达人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就此产生。

      (译者:李若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学生活(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cq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