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完沉默的大多数,一知半解,对自己知识的贫瘠感到悲哀。书中谈到的书除了《老人与海》,其他都没读过,还有罗素,通过王小波才认识那么多人,哲学家思想,稀里糊涂读完了这本书。对于感悟就不写了,首先会让自己毁掉这部作品,二者显示自己水平之差矣,不侮辱自己以及人家的作品了。
觉得这本书隔段时间再看一遍应该逻辑会更清晰一点,理解也会更透彻点。
就这样,对于复杂的东西多读多理解多感悟。
以前没有书可读,也没心情读,现在努力弥补缺失,弥补遗憾。
每一个喜欢看书的人内心都是富足且精彩的吧,那么我希望自己也慢慢向你们靠近吧!希望余生做一个内心富足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今日心情平静,基本没有什么干扰。
换轻松一点的书看看,末那大叔的《我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
1.为了寻找你,
我搬进鸟的眼睛,经常盯着路过的风。
2.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前半生,
都是为了遇到某个人做准备。
3.孤独曾是一种很稀有的病,然而现在它就像感冒一样随时上身。
很多人都得久病一场,直到遇到那个生命中对的人,才能够大病痊愈。
三,生活感悟:人们对不确定性的事总喜欢咨询别人,并且喜欢明知故问,以此取得自我安慰。
例:总有顾客会问我:这个什么什么好吃吗?我会心一笑,点头称赞好吃。
心里想:这个问题,你问得有点好笑?
或许还有的人她去征求尝试过的人:你觉得好吃吗?
我心里想:每个人口味不一样,她喜欢的你不一定喜欢啊!你又在问一个傻傻的问题。
再或者,有很多人直接来一句:把你们店最好吃的给我来一份!
理性,理性。我觉得这些人吃饭一点不理性。
我有时会劝慰客人:你的口味喜好,禁忌,讲出来,给您推荐。不要盲目随从别人,也不要去征求别人意见。想吃什么勇于尝试,自己尝过了才知好吃与否?
有时觉得自己挺搞笑,总跟顾客讲些理性道理。总感觉自己有时像个小丑。人家不过吃个饭嘛。我这人又不喜欢哄弄人。再说了,你去出去吃东西,哪家店主说他家饭菜不好吃,那是傻子吗?所以干任何事还是要以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感觉来,勇于尝试,尽量不要去征求别人的意见,除非迫不得已的事。别人跟你各方面都不一样,坚持自己的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