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678448/8ed5192829d916f8.png)
03- 有计划地实施“碎片化学习”
从碎片化学习入手吧。
把一个可以分解的知识点转化成若干个碎片内容;一旦出现了碎片时间的就可以补充进去。
有一种比喻就是往大桶里加东西。先加上大球(如篮球)这类,再放入中球(如乒乓球),摇晃之后,小球填充到大球的空隙之中;再放入小小球(如玻璃弹珠),重复上个动作,空隙被进一步填满。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碎片化学习的原理。
大球,就是我们生活中固定的时间段;
中球,就是那些固定时间之外,用来处理相关工作的时段段;
小球,就是碎片化的时间。
如果碎片化的小球,又能够被组合成一个新的有用的事物,那么所有的时间都会变得有价值。
如果碎片化的小球,在被投入之前就已经规划好了其在未来新的事物中的位置,那么这种使用方式,就如同拼图一样,一个又一个的拼图碎片被做出来,并不断填充到纸板上,直到所有的碎片完成之后,变成了新的一张图,一幅画,一个作品。
04- 可被碎片化的项目建议
在《你有“碎片时间零食”吗?(中)》我们谈到了大碎片与小碎片;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大碎片包括了10分钟以及10分钟以上的时间,
大碎片可以做:
诵读文章,包括了古文、英文以及美文等;
写一篇简短的日记或者微博;
整理自己手机里的图片,删除不必要的图,给有用的图片分类;
整理自己一天或者半天里的信息;
听一篇微信文章或者阅读,并完成转发或者摘录;
背诵单词,练习发音等。
小碎片则包括了3分钟以上,10分钟以下的时间;
小碎片可以用来:
翻看自己的行程规划;
给某个人打打电话;
听一小段的文章等。
这些碎片化中,大碎片可被组合的可能性更高,而小碎片更像是一些粘合剂,二者的合适方式不同。
所以,推荐使用大碎片对知识或者所要从事的工作进行分解(前提是这个工作能够被切割),比如读英语就是极好的可以被分解的事件,尤其是单词学习与记忆。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