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21976/cbaab1e061e88da9.png)
作者 | 正太叔
公众号如想转载请先申请白名单
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拿去做生意吧,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
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是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其实这是马太效应的由来。
马太效应指的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领域。
马太效应符合社会上任何领域,包括财富的分配,就算现在把世界财富都重新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过不了多久,这社会照样是富的一堆,穷的一扎。
那是不是代表普通人就永远没有逆袭的机会呢?
其实不是的,你可以查一下十年前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的前二十名富豪是哪些,再看一下今年的前二十名富豪又是哪些。
你会发现,其中90%以上的人都换了。甚至当时的大部份世界富豪现在都已经销声匿迹了。
互联网目前其实就是一个屌丝逆袭最好的平台,都是相同的起点。
你可能会说互联网创业也不公平,也很难逆袭成功,因为会被阿里、腾讯、苹果、亚马逊……这些巨头公司袭击、收购、抢占……
那我们是否可以改变游戏规则或者弯道超车呢?
1、
孙悟空是大部份70后80后小时候的偶像,他不畏火烧、会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看起来无所不能。但是孙悟空却不是真的无所不能。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大战流沙河的时候他跟猪八戒说过:“八戒呀,这桩儿我不敢说嘴。水里勾当,老孙不大十分熟。若是空走,还要捻诀,又念念‘避水咒’,方才走得;不然,就要变化做甚么鱼虾蟹鳖之类,我才去得……”
意思就是说孙悟空他知道自己不擅长水战,如要入水,须得变化或念避水咒,但这样就不能施展武功了。
所以纵使有72变的孙悟空想过流沙河,也过不了,因为他连河里的沙和尚都打不过。
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来,就是告诉我们:当目标领域有强大对手的情况下,就要另辟蹊径,找准对手的弱项和自己的优势,不能按照常规出牌。
流传多年的“木桶效应”理论曾经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板,所以你要先补足你的短板,否则其他的板就算再长也无济于事。
但如果按照这个先弥补短板理论的指导,明显不适合于目前这个飞速发展、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社会了。
如果我们想装更多的水,可以把木桶斜过来,此时装的水就由最长的那根木板决定,这叫“新木桶理论”或者“斜木桶理论”。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1976/24b63c95afc0dcce.png)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说旧“木桶效应”没用,而是想说旧木桶理论只适用于系统。
比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偏科,否则很难构成一个互动的精妙的系统。
就如同一台电脑的性能主要是由”主板、内存,CPU,硬盘,显卡,“构成。如果CPU太差或者内存太小,都会影响整体电脑性能。所以任何一块短板要是太明显也是不行的。
但如果我们要取得领先核心竞争力或者异军突起的话,就应该集中自身资源,专注做好一件事,专注加长自己的长板。
至于构成整个木桶的那些短木板,我们可以靠租、靠借、靠请,而不是自己慢慢去弥补。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用较少的钱、较少的时间快速造出可以装更多水的木桶出来。
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们之间的差距?
其实就是观念。
有些观念,理解与不理解、实践与不实践都会让人日后千差万别。
出身与长相的不同只是我们容易看的到的差距,而观念的差距却是我们很多人看不到或忽略的差距。
但正是观念的不同,造就不同的人生。
2、
咸鱼之所以难翻身除了观念还有你”自身准备不够“的原因。
正如我昨天文章所说的,前几年自媒体很火,很多大咖授课,一晚上就可以赚到100万,但你认为他们是凭风口赚到钱的吗?
既然大家都知道前两年是自媒体创业的风口,那为什么你不能赚到钱,人家就可以赚到钱?
你以为咪蒙的成功是靠运气与风口吗?
在还没有自媒体的时候,人家当了多少年记者?策划过多少选题?当过多少年的编辑?写了多少年的稿件?看了多少书?练了多久的文笔?
所以每次当我们感到风口来临时抓不住,不是我们运气不好或没背景,而是我们自己准备的不够。
你想要过的理想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奋斗的过程,我们应该沉淀自己、勇往直前、直到风口出现时才有机会抓住那一根翻身的稻草。
3、
从消极的方面来说,这社会上大多数人并不具有足以变强的毅力,所以“马太效应”就会成为大多数人逃避现实、拒绝努力的借口。
许多残疾人最后失去生存能力就是因为残酷的马太效应。因为信息化社会,一个人如果不接受任何的教育将来就很难找到工作。
而残疾人往往从小就会失学,而失学将来就难就业。
但残疾人入学难不只是教育资源紧张或者学校无障碍建设的问题,而是有些家长怕丢人等原因。
他们情愿把有残缺的孩子留在家里,不想让孩子出去外面见人,更不想让孩子上学。结果就应了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现象。
结尾:
成功真的不是靠一时的运气或一时的努力,它甚至需要一世的积累。
一个人要想摆脱马太效应的魔咒,那种困难与无奈绝对超出想象。
但是错误的观念、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会让你走向最残酷的马太效应,从而让你过上你最不想过的生活。
其实就算你做到了以上3点,也不能保证你一定会走出马太效应这个怪圈,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你安于现状、埋怨社会的理由,因为很多人连以上三点也并没有做到,所以他们真的没有资格抱怨。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多多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END-
作者:正太叔,国家理财规划师,简书经营优秀作者,金融投资界最能把每篇文章都写成干货的自媒体人了,关注我不会让你成为有钱人,但能让你更有钱。已出版《如何让钱为你工作》一书 ,当当、京东、亚马逊……均可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