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敖大师逝世的新闻后,心里一震。

从2007年在凤凰卫视上第一次看见一位老男人,举着手中的棍子,拿着一页页书本上撕下的纸张,破口大骂开始,便对他深深着迷。
一、初遇
《李敖有话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节目。

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形式的节目,毕竟,在2000年,那个时代,信息来源是相当有限的,平时除了父亲订阅的报纸,和自己到书城翻阅的杂志之外,也就只有电视是动态的传媒形式,电脑能够放个光盘看个电影就不错了,手机几乎也就只能上网页。
在我的印象中,我从来没有见到过有人敢这样在电视上,拿着手中的棍子,指着一堆堆自己整理出来的资料,一字一句读出来,然后又把时事新闻拿出来,一一对比,指出这些人的虚伪和自相矛盾。
你们还记得当年韩寒刚火的时候吗?
韩寒曾受到多少质疑和批评,这的那的,报纸杂志铺天盖地。
你想想,那可是个连韩寒都被指责得很惨的时代,李敖大师的这个节目,所带给我的冲击,可想而知是多么震撼。
那个时候,我刚上高中,因为住校的缘故,只能在周末回家看他的重播,手中会拿着纸笔,听到一些大快人心的话,也乐得哈哈大笑。
他的每集演讲,都极其让人印象深刻,矛头直指国民党,并且用棍子,一行一句给出历史矛盾的证据。
话语犀利,且有理有据,让我年少的心灵为之一颤,原来文人应该这样骂人,应该这样对待自己曾经遭遇的不公,以及应该这样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他曾经有句话,也让我永不忘怀:
“我骂人的方法就是别人都骂人是王八蛋,可我有一个本领,我能证明你是王八蛋。”
看着他把一个个权威政要拿出来,评判、指责之后,让我瞬间明白顿悟,这些高高在上的人们,其实也不过是凡夫俗子,他们有一部分并不一定是靠着自己的真本事上去的,也有可能只是凭着运气和背景。
我的独立思考能力,才渐渐有了苗头,我才知道要怀疑,他们传记书中记载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他们所说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不要盲目相信。
不过光,已经照进了我的心里,我明白了什么是正确的,我应该坚持的理念。
二、梦回
近些年,他的消息少了,最近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他,是鲁豫再一次到他的书房采访他。

他说他现在不怎么出门了,吃的东西都是医院里的便餐,并且他严格控制自己的食物摄入量,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
不过他还是病了,罹患了脑瘤。
我记得,他曾在一个节目里提过,在阳明山有个秘密书房,他遇见他最后一任妻子的地方,就在这阳明山的车站上。

原来到那里,是有机会能够遇见他的,我怀揣着希望,看看自己手中记录问题的本子,想去,却又觉得没有什么值得拿去问的问题,当时,也是希望他能够多活几年,给我些时间,找到那些值得去问的问题。
2011年左右,他就开始只穿那件红色夹克,里面是一件白色衬衫。
主持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他买了很多件一样的衣服,每天都穿差不多一样的,可以剩下许多时间,来写作更多的书籍。
我买了他很多的书籍。

只是他的全集,里面删减了很多内容,所以后面的书,我都是跑到香港去买港版的。
也许年轻的时候,更多的其实是想看他的狂言,看他怎么骂那些外表光鲜亮丽的人们。
好像那个年代的人都是老好人,没有人对着别人指着鼻子骂,我只见到过香港的港独分子,写的一些污言秽语的书籍,摆的满大街卖,那才真叫标题党,里面的内容几乎无法读,极端地片面,试图印象底层人们的心智。
而李敖的书籍则相对高级很多,大量的素材摆在书中,引经据典,反而比他在电视上要温文尔雅得多,素材都是经得起推敲和考证的。
他因为年轻时被国民党过度迫害的缘故,许多文字都是为了反抗和复仇而表达的,就如同基督山伯爵一样,只是他们的复仇方式不同而已,李敖更加刚强,直面执政党,立足在自己的群众基础上发声。
我喜欢他的真诚,有证据的话语,他的指责,都是有真凭实据的。
他所写的文字,只是他的一部分,我倒是觉得李敖的灯塔照耀出来的光明,更多的是在他到各地的演讲,那里面充满了他为人处事的方法以及人生智慧。
例如他在各个大学的演讲,对我的人生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我现在好难过,不过谢谢您。

三、相别
我梦醒,所以我梦碎。
到底有多久没有再回头去关注李敖,也忘却了曾经翻阅过的书籍,大学毕业之后,就全心全意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我是昨天晚上才看到大师逝世的新闻的,在外面奔波了一天,项目进展不顺,让我难受至极,心力交瘁。
到简书上找安慰,却不料翻到了《再见李敖》的文集,因为不看新闻的缘故,当时还觉得奇怪,好久没有耳闻他的消息了,一看文集简介,却是他的逝世时间,瞬间脑壳发麻。

许多人都觉得李敖大师太过狂妄,太尖锐,太富有争议······
不过他在我心中,却一直是慈祥的老人。
毕竟,在我认识他的时候,他都已经六十多岁了,犀利的言语虽然还能在他的书中读到,但是在电视机里,却没有那么强烈了,谁能够记仇那么久呀?
花了半个多世纪,去收集仇人的资料,收集仇人作恶的证据,这得需要多恨?

也许,他也跟过去的自己和解了吧,至少,在《再见李敖》这个节目里,他已经跟世界和解了。
大师一路走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