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完课,才有时间把上次课的听写作业改一改,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次听写是出乎意料的差。
差到什么程度呢?全班最高分是85分,最低分是0分,而除了拿到85分的那个同学之外,其他剩下的同学中,80-85分数段的0人,70-79分数段的0人,60-69分数段的0人,50-59分数段的0人,40-49分数段的0人,也就是说,除了最高分的同学,其他同学不仅不及格,分数还奇低。
这个班的课程已经上了快一年了,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我在布置听写任务前有设想过成绩不理想,但是这样的成绩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不禁回过头反省了一下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首先我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是我布置的听写任务过难了吗?
这次听写的内容没有一个是生词,全都是过去上过的课程里需要掌握的、已经听写过多次的词,至少从这个层面来说,就不算是生词。
那,为什么第一次听写第二次听写明明已经掌握了的词,在抽查的时候却又写不出来了呢?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分析的问题。仔细一想,好像看出点问题来了。
关键还真在于“抽查”两个字,这两个字意味着,虽然是从学过的内容里面抽取部分单词进行听写,但是学生并不知道我具体要听写哪些单词,因此复习没有重点。
作为老师,我可能会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好逐个复习,但是我忽略了学生的心态,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更多的学生在面临这样的问题时,干脆直接不复习了,认命吧,会写几个写几个。
从这点上来说,我需要经常性抽查学生学习过的内容,既然让学生主动复习比较困难,那么老师相应增加抽查知识的频率,学生也就不得不进行复习。
但是,想到这里又引发了我新一轮的思考:学生为什么敢理所当然不复习?
想到的原因主要有2个:1.培训机构的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意义与他们自己学校的课程自然是截然不同。他们认为不是很重要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引起重视。2.觉得就算不复习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老师也不会拿自己怎么样的,有恃无恐。
并非恶意揣测,身边抱有第2种想法的学生其实也越来越多了。有时候真的觉得培训机构的教师,在有些学生眼里并不算是真正的老师,只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服务人员。
如何才能切实帮助学生成长?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学生本人愿意接受你的帮助才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