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齐帆齐写作营迎春征文活动
除夕过后,街上的人和车就多起来了。街边很多拎着礼品的人,会带着全家兴高采烈走向某处住房。穿梭于城乡之间的车,如日常上班那样,一辆接一辆地行驶。他们大多是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拜年。
大年初三,我也加入了这个队伍。全家人开车去乡下,准备去给半年未见的姑父拜年。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除非隔得很近,走动比较方便,否则亲戚之间的关系,就会无形拉远。尤其是那些常年在外的亲戚,都因为各忙各的事,甚至有些过年都不回家。那么,好不容易相聚的机会,也一再错过,也就这样疏远了。
我们选择去姑父家,除了每年都会适当走动之外,还有个原因就是在一年前姑姑过世了,年近七十的他,固然身体还硬朗,但可以想象肯定会因为儿女不常在家而感到孤独。去看望他,给他拜个年总是没错的。
高速公路平直而顺畅,穿越一个个隧道,二十分钟就到达了姑父所在的小镇。我透过车窗看着小镇的变化,回想到很多年前,我和年幼的弟弟在这段路上散步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哪怕岁月在不断改变周围的面貌,那条盘旋在山坡上的道路,那几段相对偏僻的山坡,还是从前的样子。
到了路口,我和弟弟不约而同的说转弯,车辆也驶入了乡村道路。我们此时都想到了那段时光吧。哪怕时过境迁,路我们都还记得。
乡村道路在历经多年的修缮后,终于从柏油路变成了硬化水泥路面,不过依旧狭窄。在多年前车少时尚且能应付。可春节期间,返乡和拜年的人更多,车来车往密集,也就显得更拥挤了。所以每次会车都小心谨慎,深怕出现意外。
在我记忆中,这是一条偏僻的路,来往车辆少是因为住户不多,那时在路边也仅仅只能看到一些陈旧的土墙房屋。而这时,大多换成了砖墙的两三层楼,其中还有些按照别墅风格修建房屋,让人感慨这里的变化真是很大,如果记忆还停留在曾经,眼前所见也就面目全非了。
一切都在变化,早晚都会变得全然不认识,不过这些与我们渐行渐远的风景,已不再值得关注。而总有些不变的东西,才是我们要面对的,比如这次要去见的姑父,印象中他的音容笑貌一如当年,待人还是那么和蔼可亲,还会和从前一样向我们讲述着年轻时的趣事。
在越发陌生的道路上,父亲指着路边的岔路口,说开车从那里下去。车走过一段平直的泥土路,我看到姑父正站在家门口的大树下翘首企盼。下车后,我们几人都说了声新年快乐。他露出标志性的微笑,并顺手点燃了挂在树上的鞭炮。
炸响的鞭炮仿佛在表达主人家的喜悦之情,那响亮的鞭炮声在山间回荡,似乎要让整个村庄的人都看到有贵客上门。那伴随而来的一阵阵烟雾,化作一个个热烈的拥抱,带着提神醒脑的香气,围绕在我们身边,变成了浓浓的祝福。而此时,在不远处山上,也不时传来鞭炮声,在如今城市鞭炮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能在乡村里听到如此响亮的声音,倒是让人振奋。
父亲带着我们走在姑父身边,一路上都在寒暄着,他们在聊着这一年来生活的情况,然后带着祝福讲讲未来。
姑父带着我们走进了客厅,这里早就燃起了一盆炭火。在城市里,我们都是用取暖器来取暖,虽然效率更高也更环保,却还是感觉少了些烟火气。那燃着的木炭在火盆里缓慢燃烧,发出红光,还有不时从炭堆里迸出的火星,整个房间里都弥漫着淡淡的烟熏火燎的味道,这似乎应该是农村应该有的样子,也是我更愿意烤的火。
于是我们都将手脚放在火盆边,这火好似有灵性一样,烧得更旺,将温暖传递到每个人身上。我们带着温暖,磕着瓜子,继续畅聊各种话题,本就围在一起热闹的人群里,不时传来笑声,更加热闹了。
阳光这时悄然出现在门外的晒谷场上,这注定又是晴朗的天气,我想到了年少时在这里游玩的情形,也就打算起身去看看,追寻旧日的足迹。
我首先看到了一个小水池,是当年为了养鱼,姑父找来一堆砖块垒砌起来的。记得当时他放进去了几条小鱼,如今这里水已经见底,砖块裂开一条缝,显然已经荒废。在水池边是一个木桩,记得当时我拿着斧头砍过一棵树,但不清楚这是不是当时砍断的,但想到那个过程,也开始感慨光阴似箭,那棵树的命运定格在那年冬天,而我在它成为枯木时,和它意外重逢了。
我沿着小路走向了大池塘,记得当时还没有水龙头,大家都在池塘里洗衣服,姑姑总会提着一大桶衣服走到台阶底下,坐在石凳上,摆出搓衣板和肥皂,就忙活起来。如今,有了自来水和洗衣机,这个池塘变得越发冷清,尽管池水依旧清澈,四周也打理得整整齐齐,却只是一道风景而已。对我来说这是个纪念品,让我想到了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
那年暑假,我曾在此奔跑着,为了追上那条即将沉下去的鱼,看着水面上泛起的涟漪,听池塘边跳跃着的青蛙,总是玩得不亦乐乎。
我学着从前的模样,走过池塘边的小路,走到上坡的田埂上,一阵阵自由的风,夹杂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阳光下,风吹面不寒,我轻轻在田埂上踱步,任由风将思绪带回往昔。
我仿佛觉得自己是在和那个年少时的我对话,当时的“我”或许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而如今的“我”也在探寻旧日的“我”是如何一路走来的。但“我”和“我”终究无法相见,不可能有任何共鸣。这时恍然觉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空间的阻隔,而是时间的禁锢。即使站在同一片土地上,还是怎么也找不到那个曾经的,亦或是未来的自己。
我还没来得及细想,身后就有叫我吃饭的声音。作为晚辈,我连忙去厨房帮忙端菜,可不凑巧,都被端上桌了,我只得和大家一样坐下,等菜齐了就开始吃。
当过厨师的表弟继续发挥他的特长,将几道拿手的菜做得有模有样,让人闻着食指大动,而且菜肴摆放得很匀称,颜色搭配也到位,尤其是那切成薄片的羊肉,放在嘴里就在舌尖上跳跃着,把那种鲜美的味道带入口腔中,让人欲罢不能,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大家不停夸赞,姑父也会因为表弟的表现而感到骄傲吧。
不过尽管味道不错,但对于如今的人来说,却不至于太惊艳。当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顿顿有肉,天天有酒的日子,已经成为现实,所以每天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善生活。那么和从前只有过年才能享受到的大鱼大肉相比,也就不再有太多牵挂和欣喜。
但也因此越发怀念从前,几道主人家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饭菜,款待不常吃大鱼大肉的人,这样总让人带着身心愉悦和感激之情,吃得开心如意,也对主人家的热情认真款待而感到荣幸。亲朋好友邻里间那深厚的情谊,大概就是从那一顿质朴而美味的饭食中建立起来的。
酒足饭饱后,我再次表达了这顿饭的高质量和好味道,就离开了餐桌,其他几人也陆续离开了。我们就喝着茶,晒着太阳,在户外坐了一会儿。某个时刻,父亲说该回去了,换来了姑父的挽留,接着是几句相互客套,我们上车离开了。
姑父将我们送上车,挥了挥手说常联系,我们也祝福他保重身体,来年还会来看他。就这样,客走主人安,车窗外,他回家去打扫卫生,我们沿着来时路返程了。
现在科技的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随时随地,而社会的进步也使人与人之间的走动变得轻而易举。这样,在春节期间拜年,也变得不再那么难能可贵。在不断出现所谓“断亲”的现象里,仍旧保持着一份诚挚的祝福,保留几个值得去祝福的人,并在适当时候表达祝福,这肯定会让自己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般心情愉快,也能用拜年这种古老的方式,将饱含真挚的感情,一直延续下去。这个世界,多一份祝愿,就总能少一些孤独和冷漠,美好和希望也能多出几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