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今天我不是来科普波尔多1855年列级酒庄分级系统(La classification officielle des vins de Bordeaux de 1855 )的。今天我要说的是消失在这份名单内的两家酒庄:Château Dubignon 和 Château Poujet-Lassale。欢迎各位看官浏览完文章后,充分开脑洞,想想除了客观原因造成他们消失在历史长河里,还有什么其他“人为原因”?要是能编辑成一部小说那还真是不错呢~
Château Dubignon
有多少人知道当时被评为三级的的小酒庄 Château Dubignon(杜碧酿酒庄)?这个酒庄的踪影早就消失了。《1855波尔多葡萄酒分级史》的作者小德维•马卡姆(Dewey Markham, Jr.)这样说:“其实,这个酒庄至今还存在,只不过它已被隐藏在某个波尔多酒商的保险柜里面了。” 这样的说法无疑更加增添了这座城堡的神秘色彩。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9408/4100dbb6dd679e21.jpeg)
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显示:
杜碧酿酒庄是当时1855分级系统里入选的面积最小的酒庄。由于根瘤蚜的肆虐,使酒庄大幅度减产而导致经营困难。在19世纪70年代被酒庄庄主 Philippe Dubignon 卖给了Fourcade 先生。用以扩充他在玛歌产区的三级酒庄Château St. Exupéry (后更名为:Château Malescot St. Exupéry 马利哥酒庄)。不过这还没完,1901年,随着Château St. Exupéry 酒庄的所有者变更,原来的杜碧酿酒庄又独立出来了,获得了重生并变更名字为:ChâteauDubignon-Talbot 。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9408/d008d8aadc45f8b0.jpeg)
好景不长,1960年ChâteauDubignon-Talbot被Paul Zuger 、Pierre Ginestet 和Jean Cordier 组成的财团收购。小小的一个葡萄园被Paul Zuger 和Pierre Ginestet瓜分。而Jean Cordier声称拥有了酒庄名,而其他归为了ChâteauTalbot(大宝庄园),这是为了避免引起其他土地归属权的争议。然后,就真的没有然后了。杜碧酿酒庄就这样消失了...
Château Poujet-Lassale
关于这个酒庄的资料就少之又少了。先做个简单的介绍吧。宝捷-拉塞尔酒庄是1855年分级里的第四级酒庄。位于左岸 Cantenac村,在入选1855年分级系统之初据统计面积约为16公顷。
在入选名单之前,酒庄的所有者是一名叫François Antoine (弗郎索瓦·安图瓦)的寡妇。Lassale (拉萨勒)先生从弗朗索瓦女士手中购买了酒庄。也有一种说法是1855年以前Château Poujet-Lassale 酒庄的土地(葡萄园)原来是由拉萨勒先生租给 Izan(伊赞)先生的,酒庄被收录进1855年分级系统后于1863年被收回。1874年并入Château Pouget (宝捷酒庄) 。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9408/889b8d88800eb58d.jpeg)
有的酒庄消失了,有的合并了,但同时,因为财产继承问题而导致的庄园分裂(如Leoville、Pichon及Baitailley),所以也有一些新酒庄诞生了,以至于原来的58个列级酒庄今天变成了61个。
我认为波尔多的列级酒庄分级系统,是非常合理的。在波尔多更偏重于根据最终成品的质量将其评为 Cru Classé 或者 Cru Bourgeois :因为在这里更加考验酿酒师们的技术。这让我想起很多葡萄酒大师对“Terroir”(风土条件)的理解公式:“Terroir = 土地+气候+人”。
天、地、人三个要素融合。葡萄种植原本就是靠天吃饭,天气的好坏造就了年份的差异,这一点人是没有办法改变的。而地,是祖上传下来的,好地有好的风土,才能出好的酒。唯有人这一点,变数最大,能够一脉相承延续下来,经久不衰的这份热忱,才是发展和传承这些“城堡”的灵魂。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9408/84501bfeab83cb54.jpeg)
作者 任未未
本文全部图片均来自网络
信息来源参考Wikipedia.com\abcduvin.com\
朱利安《关于1855年波尔多列级酒庄的故事》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
非得酒公子允许不得转载
吃是为了肉体,喝是为了灵魂
关注“酒公子”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