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不知不觉过了多少个春秋,吕伟家的苦日子可总算熬到头了。因为她们心爱的女儿没辜负,他和妻子张萍的期望,考上了大学。那个年代考个大学可真不是那么容易的。可命运眷顾他们的女儿,这次女儿不仅是村里头一个考上大学的娃儿,而且还得了个县级文科状元。村民们听说了此事后,纷纷前来道贺。这时高兴的,不仅仅只有吕伟和张萍夫妻俩,张萍的公公和婆婆,也纷纷露出高兴的笑容。
此时此刻,月亮已经爬上了树梢,夜幕已经降临。一家人,都已经沉浸在喜悦中,尽然忘记了吃晚饭。但想必他们也不饿,毕竟这么大的喜事,足够冲淡他们对于食物的追求。
张萍此刻的心情是无比激动的,只见她拉着吕燕的手说:“闺女,没给妈丢脸,当初妈送你读书的初衷,也是希望你能够,通过读书走出落后的小山村,将来到大城市工作,有更大的出息。妈也并不是要你今后怎样孝敬我。妈和爸共同的心愿就是不愿看到你今后的人生和我们一样,一生都在与这黄土为伴。”
吕燕:“妈,燕儿,明白你和爸的心愿,从小我就懂。奶奶怪你,没给她添个孙子。这么多年,您委曲求全的护着我,照顾我,我都看在眼里。所以自读书起,我就给自己立下志愿,一定好好学习,将来为您和爸争光,为我们家争光。”
农村人的生活是单调而乏味的,茶余饭后议论得最多的就是,谁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啊,谁家又生了个男孩啊,谁家又添置了一件新家电什么的。与其说是闲聊,不如说,这是农村人特有的一种攀比思想及封建顽固。
大家过来吃饭喽,张萍婆婆的喊叫声,打破了这种兴奋的氛围。就这样一大家子六口人围坐在一起吃起饭。
张萍婆婆:“来,燕儿,吃块奶奶烧的红烧肉,今天特地加了糖,记得你小时候,就爱吃这种带甜味的。我们燕虽然是女儿身,但一样不比孙儿差,给我们老吕家长脸了。”
吕燕:“谢谢奶奶。”说着连忙站起来,接过奶奶给她夹的红烧肉。为了这一刻,吕燕几乎等了足足十八年。小的时候,吕燕看见邻居家同龄孩子,有奶奶的疼爱。可这种最起码的爱,在吕燕身上就难得实现。小时候由于她不是男孩子,她和母亲没少受奶奶的冷眼,更何谈从奶奶那里获得关爱。奶奶不骂她,打她,她就心满意足了。吕燕想起往事倒不是,怪她自己的奶奶,只是奶奶突然间的温暖,让她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与欢愉。
夜已深,一家人吃完饭后,就没多说什么,直接洗漱睡去,准备迎接第二天的太阳的升起。农村的夜晚万籁俱寂,除偶然听得到一两声虫叫声外,就再也没有其它的声音了。
到了第二日一大早,吕伟就骑着车子出门了。吕燕起床后没看到爸爸,就问张萍。
张萍说:“你爸出去了,你上学的学费还差一点儿,你爸准备向亲戚借点,等开春了,就还给她们。”
吕燕:“怎么不早说呀,这样我还可以利用暑假的时间,去做做兼职,补贴一点家用。”
张萍:“燕儿,你只管读好书,钱的事不用你担心。”说着张萍以农活为由,出门去了,只留下吕燕一个人在家里。
文/悠悠为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