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的教育解决的只是基础体系结构的问题。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挂在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其实就是此刻认为别人的父母在提供有效的方法论,让孩子可以直接用。
我们自己落后久了,会说出自我贬损的话,以其获得自我安慰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
生活是具体的,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所处的家庭背景不同,不可能有达到自我期望的万能统一的方法。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传承结果,就是成年后孩子对社会的反哺或者反捕。
实际做事的时候,本来是按照计划走的。当落笔的那一刻,突然被大脑中另外一个想法牵着鼻着走,当然这个想法与计划要做的事情类似,不过有时会把先后顺序搞反,最后的结果就是天壤之别。
比如说备份与恢复手机,本来你是想把旧手机中的信息恢复至新手机的。可正当你操作的那一刻,头脑中有个想法冒出来:恢复手机之前,要备份,所以你也就顺手点击,备份。而正是由于这个动作,把原来的备份覆盖了,与此同时你的旧手机也早已被他人接盘了。结果就是,你丢失了许多重要的资料,可就在此刻,你会反醒 刚刚我不就是为了避免现状,而去恢复信息的,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对,也许现在很多备份软件会智能识别,新备份与旧备份之间的异同,然后做出合并还是直接以新覆盖旧的操作。
而实际上当你真正要落地做某件事情,实际情况会远比计划的,更为错综复杂。更何况,父母对小孩的言传身教呢?! 往往并非事无巨细地计划的,更大概率是现场演绎!
不存在准备好了,再给你足够的时间去应对。而是应对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对小孩传承如此,自己不同时期的能力精进亦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