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姑苏阿焦的《人间小满》中有一段话——“生活中也不需总是大度,偶尔的微恙提醒着有时透支的生活。把欲望收回来一些,把梦想缩小一点儿,想想最爱吃的是什么……”,便马不停蹄就去了超市买回了心仪已久的“王致和臭豆腐”。
王致和臭豆腐开盖儿散发出的臭味儿把好奇的儿子熏得不行。尝尝还真香。
香打开百度给儿子普及了“王致和臭豆腐”。
百度文章节选如下——
“王致和臭豆腐,是豆腐乳中的一种,颜色呈青色,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发明人是安徽人王致和,流传已有300多年。
“相传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来京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闲居在会馆中,欲返归故里,交通不便,盘缠皆无;欲在京攻读,准备再次应试,又距下科试期甚远。
“无奈,只得在京暂谋生计。王的家庭原非富有,其父在家乡开设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于是便在安徽会馆附近租赁了几间房,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废弃。他苦思对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口小缸,用盐腌了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一心攻读,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
“秋风送爽,王致和又想重操旧业,再做豆腐来卖。蓦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赶忙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送给邻里品尝,都称赞不已。
“王致和屡试不中,只得弃学经商,按过去试做的方法加工起臭豆腐来。此物价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饭,适合收入低的劳动人食用,所以渐渐打开销路,生意日渐兴隆。后经辗转筹措,在延寿街中间路西购置了一所铺面房,自产自销,批零兼营。据其购置房屋的契约所载,时为康熙十七年冬。
“从王致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臭豆腐以后,又经多次改进,逐渐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更好,名声更高。清朝末叶,传入宫廷。传说慈禧太后在秋末冬初也喜欢吃它,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称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取名“青方”。
“从清朝到新中国成立的三百多年间,王致和虽更换了几代人,却始终保留着“王致和”这个老字号,保持着王致和臭豆腐的传统风味。
“1670年王致和雇了几个人开起制作臭豆腐的小作坊。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在前门外延寿寺街路西开设了“王致和南酱园”,
王致和南酱园1958年,王致和等联合成立国营田村化学酿造厂;1972年更名为北京市腐乳厂;1985年注册“王致和”商标;1986年,王致和、金狮等调味品企业合并为金狮食品酿造工业公司;1991年,更名为北京市王致和腐乳厂;1999年,更名为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王致和食品厂。
“臭豆腐的主要特点是在后期发酵过程中以低浓度的盐水为汤料酿制而成,表面的色泽基本一致,呈豆青色的。王致和臭豆腐生产一直秉承老字号精益求精的传统生产方式,经几十道工序,精工细做,形成特有的风味。通过传承创新和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菌种纯度和质量不断提高,确保了王致和臭豆腐的独特风味。许多工序都传承了旧有的工艺特点,关键工序仍为手工操作,汤料配制一直沿用王致和独特的汤料配方,形成王致和臭豆腐的核心技术,制造出的臭豆腐具有特殊的硫酯香气,滋味鲜美,咸淡适口,臭中含香,保证了其独有的细、软、鲜、香的特点,而且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营养价值。”
儿子看后还得意地看着老外皱眉吃臭豆腐的视频哈哈大笑,就是拒绝再吃“王致和臭豆腐”。我想等明早烧了稀饭再品尝美味。
从百度上可以知道,王致和科举不顺,却别开生面经营起了“臭豆腐”,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未必要一条路走到黑,转换思路,或许会闯出一条生路。
有道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咱也有活路”,考验的是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能力!
不是么?!
2023.01.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