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降低心理期待才是幸福的策略。
我经常在想,常怀感恩之心有什么不一样,和有什么新的发现,早在几年前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打卡的时候,都常常带着感恩之心,那是刚开始尝试的时候,心态也会不一样。有一句话曾说过,感激那些对你好的人,因为他们本不可以对你那么好,也没有必要一直对你好,所以当你常怀感恩之心,对生活放弃了主动的期待,迎面而来的惊喜和意外才会让你备受关心和帮助。
自己在尝试了之后,发现对生活的观察更细致了,悉心的问候,一些些照顾都会让我格外的感觉到不一样的关怀,也许你从未意识到,那就开始慢慢加强意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主动看看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这也是我最开始的感恩日常。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长大后的多数烦恼都来自对自己和他人的过高期待。尤其是最自己亲近的人,时长要求这要求那,都是自己觉得不满意的地方。比如,对女儿的成绩不满意,结婚后对伴侣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满意就经常抱怨,一方觉得自己为钱奔波,而另一方觉得被索取价值,不然就是为一地鸡毛的事情吵架。对他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让我们失掉了感恩之心,收获幸福的策略一定是主动降低要求,放下期待。
不ؑ信的话,可以觉察一下自己的焦虑情绪,其原因无非就是自己当下的期待超出了实际的能力,而且这些原因都可以被归结为“数量”和“难度”两种类型。
听到这个观点的时候,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根源,因为数量和难度,归结了所有问题的来源?那么我们是因为列举了很多清单没有做,最终想要的太多,还是因为每次开始都遇到太难的事情,导致特别容易放弃?周而复始,根本没有信心,完成攻克难关的准备。
而关于难度问题,可以适当降低心理预期,因为
技能学习的本质就是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大脑中相关神经元产生连接并形成强关联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初期必然是非常缓慢的,因为它们之前还没有形成顺畅的通路。但只要持续练习,这些连接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最终形成一张高效的网络,使自己在某天开始加速并突破。
所以在最开始的阶段,比如,练字,画画,弹钢琴,终究不是在几天时间内就可以尝试突破的体验,一定是在时间持续下的结果,所以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放低姿态,从而降低心理的预期。
只要在遇到困难时能主动降低期待,允许自己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允许自己在开始的时候进步缓慢,甚至反复失败,允许自己花更长的时间去练习,就一定能做成这件事情。
所以,在难度和数量的平衡下,不要急于求成和做一件长期主义的人,根据匹配原则,调整好自己,就像婴儿学习技能一样,并不要求你在多少天内速成,而是保持不焦躁,不焦虑的心态,才是制胜的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