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民的儿子,虽然进城教书三十多年了,但骨子里对土地还是有着一种特别深厚的感情。
得闲时,我不喜欢在牌桌和闲扯中消磨时光,除了码些文字,便总想与土地去亲近。
二姐、三姐退休后,她俩对土地大概也有如此情结,她俩闲时便磨摸磨摸自家的小菜园子,自家楼边的那点儿菜地不够她们拾当时,她俩便结伴开发了离家数里之外的郊区河边的一长条拾边地。


自从二姐、三姐退休后种上了菜,她俩近几年几乎就不生病。究其原因,大概有二:一是种菜锻炼了身体,娱悦了身心;二是吃的是自己种的菜,绿色,无污染。
在二姐、三姐的带领和鼓动下,我们夫妇也买了顺手的农具,闲暇时便也驾车前往那处拾边地,成了她们的帮工。
我们种的菜品种因季节而变换,今年春季闹疫情,为了不去菜场,我们这一季种的菜蔬品种就多了一些,有十多个品种。
这一季种的最多的是生菜,其次是青菜、菠菜和野辣菜。
为了增加这一季吃菜的品种,我们在拾边地还种了苦菊、蒌蒿、芹菜、大蒜、莴苣、香菜、葱等,还长了豌豆、蚕豆和大叶油菜。


在今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为了减少与外人接触,我们姐弟三家基本上就没去菜场和菜店买菜,靠的就是我们在野外露天种的这些蔬菜了。这些日子,除了蚕豆还没有吃上,其他种的菜都早已上了我们的餐桌。
其中,豌豆吃的是豆头,清炒特别清香可口;芹菜带有一股天然的药性苦味,炒咸肉或炒自己晒的豆腐干,也别有风味;而苦菊下面条,则是我的最爱。
这一季,我们夫妇还有一个得意之作,那就是收获了一拔鲜嫩的野辣菜,那是去年野腊菜籽散落在菜地里蛮出的,长得很密,很嫩!我们花了两天时间起菜、理菜,又花了两天时间清洗、切碎,再用精盐和佐料腌制,最后坛装、密封。
在我家那一位巧手掌控下,这次野腊菜腌制得咸淡正好,两口小坛子装得满满的。十多天过来后,这批腌菜都已经正常发酵,呈现出了黄灿灿的色彩,开坛后飘散出咸菜那种特有的酸味和清香味。我们用这次亲手腌制的腊菜烧腊肉和清炒后拌水煮花生米,吃起来可下饭了。
这次我们夫妇成功腌制野辣菜,也得到了我们夫妇两边家庭兄弟姊妹们的认同,目前两小坛已经被几家分食了一坛,剩下的一小坛只能细着点吃了。

我们姐弟今年这一季种菜,除了基本上解决了疫情期间我们自个儿家常的食用,另外还分了不少给亲邻,这也和谐了我们与亲邻之间的关系。
现在,闲时野外种菜已经成了我们姐弟三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也让我们姐弟之间加强了情感联络,让我们找回了儿时在老家共同孝敬父母时的那种手足之情。
人与地亲,因种菜我们姐弟得以常聚在野外的菜地里,就让这些小菜地帮我们收获更多的亲情和快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