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批评每天写1000字
通俗历史著作和政治宣传物中,两种最愚蠢的用语

通俗历史著作和政治宣传物中,两种最愚蠢的用语

作者: e99038676a72 | 来源:发表于2017-07-17 17:18 被阅读32次

以小见大,之所以能从“小”中看到“大”,是因为“小”本身就包含了“大”,不过惟贤者识之。但有的细节上表现的东西,不一定是贤者才能看到,只因细节所附着的那个呆笨身躯过于醒目,以至于碍眼。

一般政治宣传物中,最常见的两句话是“古已有之”和“被誉为”。所谓“古已有之”到底是哪个古,是唐、宋、元、明、清,还是秦、汉、两晋、南北朝,还是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之间?如果是唐已有之,那汉则没有,如此笼统说“古已有之”,到底有何意义?

迂哉,正是笼统,才有意义!正是“古已有之”,才好说,“从来就是”,“向来如此”!

所谓“被誉为”,又到底是被谁“誉为”?是某一份报纸,某一部巨著,还是某一个伟人?报纸“誉为”是报纸的看法,巨著“誉为”是巨著的看法,伟人“誉为”则又是伟人的看法,笼统称“誉为”,却变成了“公认的”看法。可世界上的“公”从来都有范围的,一个单位,一个组织,一个群体,可以说是“公认”,这“公认”也大都能统计,能判定,超过这之上,被某一市“誉为”,某一省“誉为”,某一国“誉为”,都是放屁放屁,岂有此理!

迂哉,正是“岂有此理”,才真正有理!否则何以窃据公意,充当“代表”?

这“古已有之”和“被誉为”的一概而论,本来不是历史学家的事,历史学家也不该为此做喉舌。马克思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这话大概会让某些人自喜,也会让某些人自愧吧?

说某某地是日本的,是俄国的,历史是难于作证明的,历史上强取豪夺了,现在怎样去做合法性的定夺?这关乎正义与利益,但都是现在的事,无关乎历史。而什么“被誉为”则是古代树碑立传心理的遗毒及其在现代背景下旅游开发与名人效应的翻版,以为无论从什么犄角旮旯拖出一条某人的“语录”来,就可以作为不易之论了。

一般通俗历史,要求的是精彩,而不是科学。它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读者要什么就给什么,越刺激越好,所以它可以是小市民的,也可以是革命家的,可以是资本家的,也可以是政治家的。总之,是流行意识的大杂烩,是悲哀者的慰安品,是强梁者的兴奋剂。

什么东西要说是“科学”,那自然都是近代的产物,但是“科学”不是横空出世的,但凡对真相与真理有洁癖的人,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会有他的“科学精神”。所以陈寿死后有裴松之,那是他的幸运!

“科学精神”所诞育的最高理性与哲学,即毛先生的那一句“凡是历史上发生的东西,都要在历史上消灭。”明白这世界的变动,这世界的沟壑,这世界的暂时,就知道什么是智慧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俗历史著作和政治宣传物中,两种最愚蠢的用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qq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