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孩子尽早了解一些社会规则
1.一般来讲,规则秩序有两种形式。
一是并没有明文规定 ,只是人们在长期公共生活中形成的道德经验和行为习惯,也就是一些约定俗成、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行为规范。
二是有明文规定的,也就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公约、规则,规章、纪律。
这些通常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有些甚全与法律法规相衔接。
2.按规则办事,遵守规则是全人类都应该学会的基本准则,只有大家都遵守规则,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如果每个人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遵守规则,那么这世界将永无宁日。
孩子正处于培养和初步检验规则的黄金时期,对孩子的规则意识培养,一定要尽早、尽快。
3.对家长的建议:
(1)多给孩子讲解规则的作用
让孩子了解规则无处不在,规则能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
(2)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
在家里,家长可以为孩子制定一些简单规则并让孩子执行。
(3)培养孩子执行规则的技能
家长要教孩子正确做事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技能。
(4)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
一般来说,他人制定的规则是强加的,属外力约束,而自己制定的规则有内省的成分,更易于自律。
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一些家庭内部的规则,以方便大家共同遵守。
(5)适龄的教育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肌肉发展情况,给孩子制定一些符合其年龄段的规则,而不能制定超出其能力的任务。
应根据宝宝的能力来分别设定规则,让他有能力完成,并增强自信。
(6)设立具体可操作性的基本规则
可以在家中为孩子制定一些基本的饮食、作息、行为和品德规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规则习惯。
(7)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负有责任感的孩子更容易遵守规则。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对孩子主动帮助大人等自理行为给以鼓励和表扬,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有助于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
规则一旦建立就要执行,如果孩子触犯了规则,父母一定要按照事先说好的惩罚办法来履行才行。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他必须为触犯规则负责,由此也就能培养孩子认真对待和履行规则的意识了。
二、孩子的第一个“小社会”——幼儿园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1.对幼儿来说,上幼儿园,是其人生中的重大转折。
2.对家长的建议:
(1)在思想上,家长要认识到,上幼儿园也需要准备。
(2)父母要事先跟孩子说入园的事情。
(3)在入园之前,父母可以先带孩子去熟熟一下幼儿园的环境,让孩子从心理上消除陌生感。
三、与老师常沟通,联手教出好孩子
1.父母一定要和幼儿园保持良好的沟通,做好家、园共育。
2.对家长的建议:
(1)父母要定期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里的情况,特别是孩子的行为习惯、情绪和心理等,千万不要只是简单地问一句“学了什么”就草草了事。
(2)在和老师沟通的时候,父母也要有意识地把孩子的一些习惯、爱好、体质等情况告知老师,以便老师更快地了解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
(3)父母要积极参加老师安排的一些孩子和家庭共同体验的活动和游戏等。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紧密配合,双方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成长也就越好。
四、给孩子打一剂不完美的预防针
1.社会是不完美的,世界是不完美的,人是不完美的。
认识到世界的不完美和社会中的丑恶现象,是孩子认识社会的一个必经环节。
2.让孩子认识到社会的不完美和人性的弱点是很有必要的,一面可以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力、让其在以后的生活中面对任何情况都能承受;另一方面也助于孩子自我保护意识的建立,让孩子有意识地学会自我保护,出门在外要小心谨慎。
4.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年龄很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思考力和辨别力,只要父母正确客观地给他讲解事件的本质,孩子是能够理解的。
5.对家长的建议:
(1)家长可以以一种积极严肃的态度来给孩子讲解现实中无法避免的不好现象。
(2)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观看一些法制节目,教给孩子正确的法律观念。
(3)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准则意识。
(4)家长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地保证自己的行为准则符合正确的标准和法律,给孩子做好榜样,这样孩子才更容易形成良好的行为作风和道德品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