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育儿的道路上,我把自己当做一个新生儿,重新活一次,重新爱一回。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深重,甚至可能到了成年以后,如果不通过看书阅读进而反思自己,你很难从过去罪孽深重的坑中自己爬出来。凡把思考真诚地加入生活的人,他必定会成熟起来。
看了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才明白自己一直以来活得纠结,扭曲,冷漠,极端,根源源自自己成长时家庭的影响。妈妈强势专治,爸爸自私无能,父母吵架打架,互相诋毁,家庭的阴影,让我从小活得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哭不能哭出声来,洗碗把碗打碎了第一反应是害怕被骂,即使到了成年自己生活,打碎碗仍然很害怕。而相比爱人的家里,打碎碗的第一反应是你有没有受伤。碗与你的重要性,在两个家庭里趋于两极,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如此。
在这种教育下的成长路上,我的心理是残缺不全的,总会委屈自己来讨好别人,想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许,却被人当做是理所当然,无论怎么样做都没有肯定与鼓励,不能自由的成为自己,导致我成年后极度地渴望不受束缚的自由,极度渴望别人的肯定,对别人的评价极度敏感。
看到书上说“如果孩子表现出和年龄不相符的“懂事”“礼貌”“关心”等现象,其本质是儿童对自己的扭曲,是孩子长期不被尊重,心理边界被长期侵犯,个人意志被长期践踏的后果。表面的“懂事”不过是讨好,是尽量让别人舒服,以憋屈自己来迎合别人。”
生命的能量无法用于正常成长,过多地消耗在了应付他人上。这种痛苦极为深刻,可能会成为携带一生的厄运和诅咒。成长路上本该天真的年纪为了家人的脸色,消耗了本该天真烂漫成长的能量,活得身心营养不良,因此时常感觉自己活得很累。
母亲从小对我几乎没有肯定与鼓励,无论做得多好都视而不见,太多的期望加太多的否定,会让孩子背负沉重的包袱,他的世界塞满了负能量,格局无法宽广,只能变得胆小、自卑,没有价值感,对外在的评价极为敏感。
背负着太多负面的压力,负重前行,这不是一个孩子该走的成长之路。现在已经走过了再回头看,也只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再背负重担,自己日后的生活里不再背负重担,轻松前行。生活本该精彩,轻松,活一天少一天的,为什么要苦大仇深呢?过去已经成为历史很难改变,难得的是,以史为鉴,正视过去的痛,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找到自己,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就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幸福。以后的生活里,为不断找回丢失的自己而努力,重获新生。加油!因为只有拥有一个身心健全完整的母亲,我的孩子才有最大可能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