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诸如“门当户对重不重要”,“结婚是否要在乎门当户对”这一类的问题。
而经过有关调查,大多数人是持门当户对很重要这个观点的。可见,门当户对是被普遍接受的。
那么,门当户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结亲的双方和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对等。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质基础。
我们在给人说媒的时候,往往也喜欢把两个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职业相当的人介绍到一起去,也就是看双方的家庭条件匹配程度。
毕竟,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在一个家族一代一代沿袭或演化下来的,即便周围的环境有变化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这是一个惯性思维。提到惯性思维,就得谈它的弊端了。
没错,两个家庭地位相当的人结合的可能性相对来说会比较高,但总有一些漏网之鱼。
弘一法师李叔同,家里经营盐业和钱庄,是当时天津的富商。原本他应该用功读书,考取功名,为家族再添荣耀。但他似乎对这些世俗的观念不感冒。他甚至喜欢上了当时被认为“贱业”的唱戏这门行当,经常去戏园子看戏,后来,哥哥给他一笔巨额,也被他拿来买了昂贵的钢琴,学习音乐和作曲。在很长一段时间,他专心致力于音乐和绘画,也因此,成为了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

可以说,弘一法师是中国教育的反叛者,但也正是因为他与常人不同的爱好,才造就了一代音乐才子。
而他的所作所为,和他有着相同出身的他的妻子,俞氏是没有办法理解的。也因此,两个最终渐行渐远。
所以,门当户对还应该包括有共同兴趣爱好。
再来,你看,我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是同一个老师的教学,为什么有些同学成绩好有些成绩差,工作以后,即使在同一家公司同个部门,还是会发现,有的人在一年内完成升职加薪,有的人几十年在一个岗位原地踏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个人追求不一样!有些人没有理想,或者总觉得天命不可违,于是浑浑噩噩的度过此生。而有的人却相信人定胜天,于是有了愚公移山的壮举,或许改变不了什么,但他知道他曾经努力过,到老了回首往事也不至于悔恨。
不同的追求造就了不同的人,也吸引了和他们三观一致的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里,保尔柯察金为什么没能和曾经的恋人冬妮娅走到最后,不就是两个人的阶级不同,追求不同么?

所以,门当户对还应该是三观一致,这也就是精神层面的门当户对。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门当户对是很难实现的。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大龄剩男剩女的原因。
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我们对精神上的契合越来越看重了,这是因为我们更看重自己,有了更多为人的自尊自爱,但同时,我们应该给爱人多一份宽容,认识到人与人的差异是存在的,只有这样,才不会把自己封闭起来,让别人无法靠近。
图源pexels,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