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以下两种基本情况:第一种是没问题,第二种是有问题。
所谓没问题,并不是学得真的就特别好,一点问题也没有,大多数情况是学习流于表面,缺乏探究和钻研的精神,对重点浅尝辄止,对难点绕道而行,其本质是人为降低了语文学习的难度,窄化了语文的视域。按说这种情况对语文学习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但遗憾的是,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尤其在理科班学生的身上,呈现的更为明显。
第二种情况是有问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或自己发现总结或经过老师的有意引导,能感觉到自己在一些地方是有问题的,并能将之描述出来,比如面对一次考试,学生往往会这样说:“这次主要问题在选择题,错了五六个”“作文不知道怎样写”“文言文没读懂”等等。看似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问题,其实仔细一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指向还是比较模糊的。我们都知道,一套科学的试卷上每道题的考查方向是不一样的,同样是选择题,有的考察信息筛选和比对能力,有的考察诗歌鉴赏和品析能力,考查的能力不同,解决它的方法自然也就不尽相同;在比如说写作文的问题,究竟是审题不准,还是思路不清,是素材不够,还是文采不行,更麻烦的是,以上每一个领域里又可以拆分出无数个细的分支来,面对这么庞杂的问题,又怎能简单地概括为“不会写”、“不知道怎么写”呢?
综上,我们大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论是第一种情况还是第二种情况,其实都可以归为语文学习中的“假问题”。要想解决问题,必须要找到隐藏在“假问题”之后的“真问题”。单凭学生自身,是很难发现真问题的,这就需要教师有意帮助和引领。
对第一种情况,即“没问题”的处理要较为麻烦一些,因为这类学生之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没有问题、没有困惑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语文的不重视,或者缺乏学习的兴趣。所以对这类学生,重新点燃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最关键、也是最基本的一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不仅仅是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而是所有老师共同面临的问题了。有的老师凭借独特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有的老师凭借过硬的专业功底折服学生、有的老师凭借耐心细致的提醒督促学生,总之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教师需要做的就不仅仅是引导和呵护,还应该在合适的时候让学生发现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问题,理性评估自己的学习现状,让学生有这样的一个认识:语文并不是一望可知的,很多地方其实自己一无所知;我的语文学习是有问题的,我没有任何骄傲的资本。当然这个过程也是最考察教师基本功的时候,要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合适的策略,哪些需要循循善诱,哪些需要当头棒喝,哪些需要持之以恒,教师心里都要有个数。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后,再因势利导,加强督促,假以时日,必然会有一定的成效。笔者在教学中,针对部分学生“无问题”“不用学”的情况,曾采用过“当面抽查,一杆到底”的形式,即当面检查,当面登记,后期复查。比如文言文的学习,抽查的内容主要分为背诵、默写(解释重点文言知识)和赏析,提前专门准备一个笔记本,每次抽查不过的需登记在册,过后在定期复查,这样一步一步走过,很多学生慢慢地从之前的只知大意提升到能够掌握重点文言知识并能做一些基本的赏析。
第二种情况要比第一种情况好一些,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这说明该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的,学习的主动性是较强的,尽管他们对自身问题的认识显得有些肤浅和凌乱,然而这也正是需要教师的地方。教师应该明白,学生的问题之所以不够精准,根源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复杂性和不够系统性导致的,对于语文中的一些问题,莫说的一名中学生,即便是许多专业老师,也不一定都能分得清,说得明。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更应该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从而帮助学生发现真正的有价值的属于语文的问题。
继续以前面的选择题为例,当学生说自己的选择题有问题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思考,是不是每个选择的问题都是一样?显然不是。一般的论述类文本的三道选择题,第一题考查的是信息筛选和比对的能力,第二题考查的是辨别、运用论证方法的能力,第三题考查的是深入理解文本和转述文本的能力;再比如说写作,里面不仅涉及到对不同文体、不同情境的考查,还涉及到审题、立意、结构、文笔等一系列能力的考查,小而言之,指向的是学生的语言建构及运用,大而言之,指向的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谓是真正的一叶知秋了。
然而教师还要思考一下:仅仅帮助学生发现了真问题就可以了吗?当然不是。发现问题之后最关键的是要解决问题,不然发现问题就失去了真正的价值。指导学生发现并整理出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真问题后,教师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并督促其认真落实,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学生的语文成绩才能有一些提高。
张远超写于2022年11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