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精读笔记
- 书名:精进
- 副题: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 作者:采铜
- 出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来源:熊猫书院
- 完成:2017-7-10
《精进》
№1 对待时间的态度
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时间?作者的答案是“郑重”(来自梁漱溟先生):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此之谓郑重。这种观念在中国儒家学说中广受推崇,即人应清楚地、自觉地尽力于当下的生活。
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提出了“时间视角”的概念,根据不同的时间视角,可以把人们划分为下面六种类型:
- 过去视角:包括积极过去视角和消极过去视角。具有积极过去视角的人总是关注那些关于美好时光、家庭和传统的记忆,常怀感恩之心。消极过去视角的人则相反,总是消极地去回忆曾发生过的负面经历,沉浸在过去的痛苦、失败和悔恨中,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 现在视角:分为享乐主义视角和宿命论视角。享乐主义视角的人享受当下,推崇及时行乐,不太在意过去和未来;宿命论视角的人则认为人生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自己只能顺从命运的安排,对现在发生的事情无能为力。
- 未来视角:分为未来目标导向视角和未来超验主义视角。未来目标导向视角的人通常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思维,愿意放弃当下的享乐,高效利用时间以达到未来的目标;未来超验主义视角的人并不如前五种视角的人群那么常见,他们认为人死后的精神生命是最重要的。
津巴多同时还提出了两个时间悖论,第一个悖论是时间视角是影响我们平时做决定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通常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它们以一种微妙但十分普遍的方式贯穿童年期、青春期和成年期的所有生活。第二个时间悖论是某种具体的时间观念会呈现出很多正面特征,但是如果这种时间观念过度影响生活,它的负面影响反而会削弱正面作用。譬如现在时间导向者如果过度关注眼前的快乐,出现成瘾行为的风险较大;未来时间导向者如果一味想着目标,就不太会享受当下生活,幸福感不强。
只有当人们不会过度依赖某种时间观念做决定的时候,这种强大的积极作用才能够体现出来。津巴多教授提醒我们,时间视角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努力来改变的。因此,我们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能平滑地改变时间观,也就是说,随机应变为最佳。津巴多认为,最理想的时间观是一种平衡的时间观念,混合多种时间视角:积极运用过去的经验,因为探寻过去使你有根可循;适度地思考未来,这让你如虎添翼,对目标充满向往;适度进行现实的享乐,补充生活的能量,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同时要尽量少一些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
这意味着面对不同的现实场景,我们也要随之切换时间视角,在工作场景中,我们大可以以未来视角为主,高效利用时间,着眼于未来的目标;但下班后回到家中,或者假期陪伴家人、和朋友见面,就应该转换为享乐视角和积极过去视角,度过轻松愉悦的时间。
№2 做值得做的事
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
五年是一个微妙的时间段,人通常会在五年内进入人生“下一个阶段”。有心理学家把未来划分为“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五年就是一个“远期未来”的长度。人们会对两种未来下的事件形成不同的心里表征,采取的行动也会有差异。
从远期未来的角度考虑事情时,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概括的方式来思考。远期未来下设定的目标通常缺乏细节,而更多的是价值感和意义感。从近期未来的视角考虑,我们更容易代入具体的情境。比如在工作中,为了把手上这个项目做好,我们通常都有一套详细的计划。而“五年设想”,就是提出一个具体的情境让你去想象远期未来。
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个五年设想,我们可以:把远期未来的目标定得更具体化,实时性更高;以及降低近期未来中“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障碍。
收益半衰期理论
合理利用时间就是有所取舍,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我们可以从“半衰期”和“收益值”这连个维度来考虑,把我们一生中会发生的大多数事情分为四类:
-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与你彼此相爱的终生伴侣,和你尊敬的人进行一次意味深长的谈话;
-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玩一晚上手机游戏,讨论明星八卦;
-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从零开始学一门乐器,读一本有点晦涩的经典著作;
-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在网上跟别人对骂,漫无目的地刷社交网络。
我们应该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因为长半衰期事件可能一时无法带来快乐,却能累积收益和影响,这是短半衰期事件无法做到的。长半衰期事件参考如下:
- 积累可信的知识
- 训练实践技能
-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 保持和促进健康
- 提升审美品味
-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 …………
№3 挖掘时间的深度
社会学家曾提出一个理论: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总体上一直呈增加趋势,但人们却觉得闲暇时间越来越少了。这是因为时间的“深度”发生了变化。
看电视的时候,我们科益同时吃零食、玩手机、聊天,这时流动的事件很“浅”。但在进行稍有难度的活动时,我们就无法分心了,看书的时候要是跟人聊天,恐怕半天也看不了两页纸。
心流是指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种心理状态,由匈牙利心理学家齐克森米哈里观察并命名。当人们把精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时,往往不愿意被打扰,甚至忘记时间的流逝,这期间会伴有高度的兴奋即充实感。这就是时间的“深”。我们需要让时间慢下来,体会时间的深度,就要找到并保持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时间管理”成了一门显学,但作者提出,我们要审慎地对待时间管理理论。时间管理是在技术层面上解决时间不够用的问题,教会我们更精细地分割生命时间,这的确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如果过度依赖时间管理,演变成无论工作生活都一味求快的时间观,却是很有害的。慢生活的一些建议:
- 找一把公园长椅,坐下来观察生活
- 躺在吊床里看星星
- 散步,并不要方向
- 在寂静的环境中看一本书
- 在阳光下小睡片刻
- 睡到自然醒
- …………
№4 树立最高目标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来做决定,就是说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选项开始考察,找到一个能满足自己标准的就结束考察,而不是比较完所有选项才进行选择。因此,选择的质量就与人的标准有很大关系。成熟的人会遵从自己内心的标准,很多人却轻易地为环境所左右。
一个人为自己树立了怎样的最高目标,反映了他的“格局”。以下为四个层次的格局:
零度格局:盲众(看不见):这类人群自身并无目标,思考模式随大流;眼界主要来自流行文化和身边人的讨论;无稳定信念,容易被诱导和说服,经常觉得被“毁三观”。
一度格局:逐利者(见自己):这类人群是利己主义者,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掌握逐利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笃信丛林法则,认为人人都是逐利者。
二度格局:理念人(见天地):指为理念而生的人,追求真理;知识领域广,创造性强;相信人生的价值在于追寻真理之美。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见众生):以人类福祉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兼具理念人的特性,对他人的苦难有很强的同理心;认为个人应该努力让世界更美好。
一个人的格局观应该经过清醒的思考后再进行选择,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只要能关照自己的内心,对他人报以善意,见过更大一点的天地,就已经是很美好、很值得过的人生了。
№5 发现更多可能
人的一生有高潮和低谷,当我们陷于一次困局,左冲右突、思前想后也找不到出路时,有一种可能是,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客观的现实困难,还有我们的思维惯性,我们看到的选项也许并不是全部的可能。由于人远比想象中更依赖成见,我们很可能在思考时为自己设下了许多隐含假设,自己先吓倒了自己。作者把这些假设归纳为四种:
1、赛道假设:认为人生是一场竞赛,非胜即败。久而久之,就容易陷入对失败的恐惧,不敢大步前行。
2、低关联假设:轻视人生经历之间的关联,不做看不到即使收益的事情。与此相对,乔布斯认为人生是一个把点连成线的过程,有些事情一时看起来没有意义,不代表永远都没有用。
3、僵固型心智: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眼光僵化,认为天赋和能力已经固定,再怎么努力也没用,遇到挫折轻易放弃。与之相对的是“成长型心智”。
4、零和博弈:认为一方有所得,另一方必然有损失,很少设想双赢的局面,总是想方设法地从别人那里夺取利益。
回想一下你曾经经历过的困局,是否隐藏着这些因素的影响?当我们认识到这些隐含假设的不合理性之后,就应该构建新的思维框架,以寻找更多的可能性。作者提出了三种可能有用的新思路,供大家参考:
1、目标悬置:当压力过大时,不妨把目标暂时放一放,停下来休息,或者去做其他事情。这段时间可以是几天,也可能是几个月或者更长,等到内心准备更充分,时机更成熟时,再重新开始追求目标。
2、能力嫁接:我们可以积极寻找自己不同能力的连接点,如果能够成功“跨界”,可能就会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3、特性改造:我们可以试着对工作和爱好进行一些改造。如果你认为工作太枯燥,不妨就像整理杂乱的房间一样对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思考,譬如重新分配时间,运用新的工具,积极影响上级等,也许会带来有趣的化学作用。
总的来说,为了破除隐含假设的种种影响,我们可以大胆地重新定义时间,转换跑道再重新出发;也可以积极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力也许是可以转移的;同时,可以把工作改造得更有趣,也可以把爱好当作事业来进行,关键是,永远不要放弃寻找新的可能。
№6 怎样选择
1、选择太多怎么办?现代社会给予了我们太多选择,我们应该如何在众多选项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呢?一个最基本的方法是“精细化思考”,即选择合适的工具,对不同选项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要逆反思维惯性,尽量用“最优原则”取代固有的“满意原则”。
2、校正选择: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许多好的坏的变化,但无论如何,改变是我们活着的证明,我们何不主动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创造几个转弯的机会呢?事实是,很少人有重新选择的勇气。我们在做选择时,往往会依循自己固有的身份,按照大家都在遵守的规则来进行判断,在这样的心理机制的约束下,我们更多会思考“我应该做什么”、“别人都在做什么”,而不是“我想做什么”。在思考“我想做什么”、“我未来还能做些什么”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明白一个事实:人生是会走弯路的,付出代价后重新选择,再次出发上路,这才是人生的常态。
№7 即刻行动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无论你想进行任何学习和工作,“现在”就是最好的行动时机。
精益创业中的关键概念“最小化可行产品”,指的是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应尽快地把最小化可行产品推向市场,再根据用户反馈来进行优化,这一过程被称为“构建-测量-学习”的循环。区别于传统产业把产品完全造好再推出的理念,MVP是直接推出一个较简单版本的产品,再根据市场动态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质量的改进。个人MVP法就是我们可以从自己在做的事情中找出一个最小化可行产品,把它推向其他人,得到反馈后再不断修正的办法。
进行“构建-测量-学习”的循环过程:
第一步,我们要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我们总是希望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给出成果,事实上,我们很难“完全准备好”。只有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产品,你的思路才会更加清晰。
接下来的测量和学习环节,我们需要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积极接受其他人的反馈。尤其在遇到负面的反馈时,要把这些批评作为一种“信息”而非“评价”来看待。用冷静的心态、审慎的头脑去分析信息中的有效成分,应用到产品的优化上。
最后一个关键,在于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勇于自我修正。我们对待自己的产品,可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珍惜和爱护。但为了让产品迭代或者进步,就得不断重新审视,不断打磨,甚至还需要推倒重来。为了重新构建出更完善的自己,需要拿出改革的勇气。
№8 分解任务
当今社会不管公司还是个人,都提倡“多线程工作”的理念。多线程工作是指在一个时间段内,同时着手进行几项任务,达到不同的目标,这需要掌握任务分配上的平衡技巧。
我们在专注进行一项工作时如果临时被打断,中断一段时间再回到原先的工作中,效率会不如之前那么高。这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经典课题“任务转换”,心理学家发现,从任务A转换到任务B时,一般会产生“转换消耗”,这是因为任务A的认知情境会产生思维惯性对B造成干扰,因此我们会觉得工作效率下降了。
为了避免转换消耗,我们要学习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巧,我们要学习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巧。在进行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的工作时我们不愿被打断,但如果是在做例行事务性工作就不一样了,比如打印复印、回复例行邮件、给即将完成的文档修改错字和标点,这时被其他事情打断也无所谓,也就是这个“中断点”在哪里很重要。要找到中断点,首先要分析任务进程,把至关重要、最棘手的部分,即“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和“可容忍中断”的部分分开,用相对完整、不受干扰的时间去做无法容忍中断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任务进行进一步分解,为最重要的部分留出“核心思考区间”,即用一段时间心无二志地进行思考。此外,当我们要对一项任务进行分解时,也可以按照工作涉及的不同认知复杂度来进行分段操作。
认知类型指的是头脑加工信息的不同方式,处理图片是一种加工方式,计算数值、判断位置等又是其他的方式。分解后,集中处理同种认知类型下的工作。这就是“图层工作法”。不仅在单个任务中可以这样处理,在同时进行两个性质有重叠的工作时,也可以利用图层工作法,集中处理其中具有同质性的部分,依次调动不同的资源,以避免重复劳动。
№9 三行而后思
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作者提出,有时候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经验和智慧,即“三行而后思”。三行而后思同样重视“思”,但是这里的思考是反思而非空想。
日本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认为,我们的行动中蕴含了一些不易于用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既包括技能、技巧、经验,也包括人的情感、信念、价值观。他提出隐性知识是知识转移和创造的起点,对隐性知识的反复咀嚼和锤炼,常体现在风格朴素踏实的高手身上。通过不断的实践获得隐性知识之后,复盘和反思是我们成长的关键。在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按以下这个清单问自己问题:
1、信息和工具:在做这件事时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和工具?其中哪些是最关键的?信息从何而来,哪些信息源是可信的?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和新工具,可以怎么得到?现有的工具应该如何改进?
2、预期和结果:在做事之前,是否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做过预期?预期和结果是否相符?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预期?今后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结果又该如何改进年?
3、阻碍和优势:事件的进度是否合适?哪些阻碍或优势导致了进度变慢或变快?其中最大的阻碍是什么?我是如何应对的,效果怎样?以后还会碰到这些障碍吗,怎么解决?其中最大的优势又是什么?有什么优势我还没发挥出来?事件过后我获得了哪些知识和能力?还需要向他人学习什么?
4、缺憾和意义:做事的时候我的情绪如何?是否影响到了结果,有没有及时调整?这件事有哪些遗憾?我暴露了哪些必须改正的缺点?这件事对我来说的意义是什么?对我的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有何影响?事先有想到这些意义吗?关于这件事,他人对我的评价是什么?
我们在进行反思的过程中,要注意三点:
1、及时反思,还原事件真实细节,可用纸笔完成;
2、思考事件的“反应链”,即它的开始、发展、转折和结束,它背后的动因、阻力和关键节点;
3、关注发生的意外事件,思考自己是否存在偏见,克服思维惰性。
№10 学会提问
成为一名好的提问者,是成为一名好的学习者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不注重问问题的学习模式是:订立计划,实施学习,回顾整理。能认真做完这三步,已经是比较优秀的学习者了。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却没有运用我们的智慧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知识的学习不应该只是线性的“传递——接受”,还应该有学习者主动建构的成分。理想的学习模式是,除了简单地吸收知识,学习者还要通过提问来调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好奇地追寻答案,积极地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建立新的知识体系,把新旧知识之间的通道打开。
要打开这条通道,问题是最好的向导。我们不妨多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1、关于现在的学习或工作,我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熟稔到了什么程度?
2、通过新阶段的学习或实践,我又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对原有的知识构成了怎样的补充和挑战?
3、关于现在的学习或工作,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可以通过简单的探索学习到?
4、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暂时没有办法轻易获得答案,要经过长期的学习来摸索?
如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知识的筛选、评判和整合,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宽思维的边界。注意,提问的关键,在于提出可能具有开放性解答的问题,要避免提出可能具有开放性解答的问题,要避免非是即否的封闭性问题,否则很难展开进一步的探索。尤其是具有长期价值的问题,会让我们保持思索的习惯,让思维变得更加灵活。
№11 解码信息
真假难辨的新闻事件、微信公众号里的大量鸡汤和谣言……这些信息和材料,往往只做了表面功夫的理解就下结论,缺少从深处思考和求证的“解码”过程。总的来说,解码的三个层次是:
1、它说了什么,给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它要传达的是什么?是真实的吗?对我有何价值?(对内容的反思、审视和评价)
3、它是怎么建构起来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构成和表达手法的洞察)
通过这样的细心挖掘,解码就初步完成了。
1、深度学习:解码的过程也是深度学习的过程,要想实现深度学习,我们首先要扩展自己的知识系统,因为新旧知识碰撞和融合的过程是对思维的极佳锻炼。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会是“适应型专家”,即有能力对新知识进行深层加工,在不同领域的学习中让自己的能力不断进化,扩展知识系统以满足解决不同问题的需要。
2、寻找解码的入口
2.1、不止要寻结论,还要寻过程:我们要像侦探一样,除了关注罪案现场,也要对犯罪过程进行推演。
2.2、不止要做归纳,还要做延展:总结归纳是必要的,但寻求边界外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2.3、不止要找相似,还要找不同:证实性偏见是心理学的一个基础观点,指的是我们往往倾向于寻找能够支持我们原来的观点的信息,而对于哪些可能推翻我们原来观点的信息往往会忽视。除了在信息中找自己已经知道的、认同的部分,也要积极地思考为何有些信息违背了我们平素的认知,勇敢地摘掉玫瑰色的眼镜,把旧观念置于审慎思考、甚至完全推翻的危险之中,才能让我们的心智获得成长。
№12 操练知识
你掌握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
操练知识的一种方式是“做中学”,在操练中掌握知识。什么是技能?是把信息和知识融会贯通以后的应用阶段,这里并不是指所谓的“实用性”,事实上,炒股、说服、写作是技能,审慎思考也是一种技能。
在学习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时,都可以思考如何让它不只是躺在书本里的东西,而是动态的,可以完成什么事情的技能。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知识操练:
1、写作式操练:通过把学习到的知识撰写成文的方式,我们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获得外界的反馈。一种方法是与另一位“写作同伴”搭档,互相修改对方的作品,也可以建立多人的小圈子进行交流。另一种方法是以经典作品为标杆,通过翻译成外语,再从外语翻译回来,以期提高自己的能力。
2、游戏式操练:用游戏和假想的发散性思维进行思考,不仅趣味十足,还是搜寻、整合知识的一种方法。
3、设计式操练: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当我们在设计中发现缺少某方面必需的知识时,还可以触发我们对这些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操练使我们更深入的审视已有的知识体系,把知识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对问题进行更加细微的观察,并且致力于创造两者之间的关联。它使我们赋予知识以灵性,赋予思维以弹性,让我们更好地适应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
№13 知识融合
在操练知识的过程中,让不同知识发生化学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思考方法。从知识融合方式上看,大体可以归纳为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类。
1、迁移:看似不相关联的学科之间也存在知识迁移的可能性。
2、印证:印证可以帮助人探索规律,让知识之间彼此契合,可以产生新的灵感。
3、互补:对于同一个话题,我们可以寻找不同视角下的论述,将它们整合之后会得到更全面的知识。
总而言之,我们要进行知识的融合,就要有洞察知识背后的结构的能力。探索知识之间的相似性、启发性和互补性,就是一个从不同的视角来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
№14 信息的“断舍离”
互联网带来了太多没有价值和意义的碎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让我们无所适从。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信息也进行“断舍离”,过滤掉其中不必要的部分。作者推荐的方法有:
精选信息源:好的信息源应该是有固定主题的,对某个领域有高度专业的认知,且能持续生产高质量的内容,不必求快,一定不能人云亦云,要有深度思考与求证的态度。另外,可以多关注经过第三方审核的内容。
不追逐潮流:主动疏远热门信息,现今网络上大部分所谓“潮流”都是营销的结果,半衰期极短。反而在热潮退去后,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重事实,轻评论:思考的基础材料是事实信息,其中既包括调查出的数据,也包括富含细节、深入的描述性信息。观点和评论虽然有用,但也容易让人晕头转向。养成合理怀疑、主动求证的习惯,熟练掌握各种搜索工具,搜索事件信息源,尽力了解事件全貌,会让人更冷静地看待各种观点。随大流或者为博眼球而生产的评论没有任何价值。
定期闭关:若是没有长时间闭关的毅力,不妨先从定期关闭或删除社交软件、读完一本书做起。
理想的情况是,通过以上这些筛选的过程,我们收到的讯息是简洁而有效的,此时我们也应该将自己思考后的产出回馈给世界。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训练自己简洁的表达能力。简洁不等于乏味,而是流畅、适度的丰富,和拥有让人思考的内涵,这只有在对一个领域或一起事件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探索简化思维和表达之道:
删减:把不必要的东西全部去掉。
浓缩:把内容精简到最精炼。
模式化:找到事物、知识之间共通的模式并进行归纳。
№15 运用潜意识
人人都拥有潜意识,前提是我们应为迎接它的到来做足准备。潜意识非常强大,在思维卡壳时,它仍在暗处不停运转,就像一个江湖游侠,不羁地游走在思维的角落。
詹姆斯·韦伯·扬介绍创意思维生成的五个步骤时,特别提出了潜意识的重要作用,这五个步骤是:
1、尽可能多的搜集原始资料;
2、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3、中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4、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
5、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对于如何启动潜意识思考,美国艺术家朱莉亚·卡梅伦发明了一个“晨间笔记”法:每天早上起床后,不假思索地在笔记本上写三页纸,内容随意,任何想法都可以写下来。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头脑里的“思维监控者”还未清醒,这个“监控者”是我们按照自己的身份打造的一个成见机器,专门负责让我们循规蹈矩。我们常提到的“发散思维”其实也是同样的原理,需要减少“监控者”的影响,让思维自由狂奔起来才能实现。
为了更好地运用潜意识,我们还可以主动“制造混乱”。混乱是秩序的另一种形式。通过混乱颠覆固有的、模式化的思维习惯,最终构建出新的秩序。在思考一个复杂的对象时,混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必须把很多或近或远的信息、素材纳入在内,这时要想把它们一一分类、整理既不现实也不经济,还不如把它们笼统地放在一起,自由碰撞和组合。
№16 思维图像化
在思考复杂的事情时,一开始脑袋里不免会一片混沌,为了理清思绪,我们可以试着运用图解思考的方法。因为图示是一种直观的表达,可以更轻松地呈现复杂的关系,而且图像处理分担了人脑中工作记忆的负荷,为逻辑思考腾出了更多空间。
这个原理也可以应用到工作中,用图像工作并不是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专利,很多成功的作家和科学家都精于此道。对于我们来说,可以随手把想到的图景和思绪会下来,用纸笔构筑一个探索空间的方式。
图解思考的基本原则是:基于所思考的内容本身,自行创造或设计预期相匹配的图形式样。换句话说,就是不拘一格,也不必只着眼于现在流行的思维导图上,这只不过是千千万万种图形结构中的一种,我们应该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图形。常见的图解包括流程图和结构图。
№17 周密思考的工具
我们都希望能周全地进行思考,但实际生活中很难做到滴水不漏,这是因为几个心理机制的限制:
1、我们偏好特殊事例,而不是普遍数据:即通过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判断概率的过程,这是一种常见的偏见。
2、证实偏见的存在,我们倾向于寻找论据佐证原有的看法,而不是推翻它。
3、受知识和经验所限,每个人都存在“思维盲区”。我们无法完全消灭盲区,因为它们属于“未知的未知”状态。
为了尽可能地避免这些心理机制的影响,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思维工具来辅助思考。最常用的工具是矩阵和清单。
1、矩阵工具:广义地讲,矩阵是指不同维度组合的直观化显示。要建立矩阵,我们可以采用如下三个步骤:
1.1、抽象出尽可能完整的分解问题的维度(穷举)。
1.2、对每一维度,通过取反、细分等操作,找出尽可能多的表现值,以构成维度矩阵。
1.3、在维度矩阵中不同维度的表现值之间尝试建立各种组合。
2、清单工具:好的清单是经过提炼的智力框架,帮助我们的思维尽可能更周密一些。在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领域,清单已被广泛应用。在自己制订清单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2.1、不带成见,随意列举,宁可把选项列到过度的程度。
2.2、对选项进行筛选、合并,保留其中最可行、最精华的部分。
№18 才能可以提升吗?
关于人的才能,又来年高中经典的分歧,一是认为才能可以通过努力来获取和提升,另一个是认为才能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改善空间较小。
人与人之间的禀赋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差异的程度并不如一般人想象得那么大。与其纠结于天赋,不如积极寻找自己的优势,并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尤其是对于教育背景、家庭背景一般、也没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来说,要克服对前途的迷茫焦虑,就要把自己手中不算多的资源集中起来,无比认真地、专注地做好一件事。
我们要明白,努力不仅仅是意志力或者信念,更是一种需要学习和提升的才能,需要调配个人的资源,选择行动方向,把控制进度和调适其他多方面的因素。采用什么样的时间投入策略,怎样有效启动、维持、专注和优化这种投入,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19 挑战与坚持
从挑战的角度来看传统教育,会发现我们在求学过程中面临的挑战非常匮乏。事实上,人为设置丰富而有难度的挑战,对于能力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比约克和伊丽莎白·比约克夫妇提出了一条“必要难度”原则,意思是学习时要主动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这是非常必要的提升学习效果的手段。他们认为,适当设置障碍,比如学习不同科目后进行交叉练习,可以增加知识提取的强度。这种加量练习大脑的做法,其实与练肌肉并无二致。我们不能满足于完成“标准动作”,而是要主动突破,寻求更高难度的挑战。在设计挑战时,要注意难度适应问题,即经过训练,水平得到提升后,要不断提升难度,形成一个挑战阶梯,这样才能攀登高峰。
既然为自己设计了挑战,那么在影响挑战的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坚持不下去怎么办?是要锻炼更强大的意志力吗?作者认为,意志力其实是非常不可靠的,因为它总有极限,长期坚持一件事而不感到痛苦的法则应该是:让自己收获的满足感超过所有付出,即用感兴趣和激情驱动自己继续做下去。
但在这个时代里,很多人都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有的是浅尝辄止即告放弃,有的是放不下成见去了解。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可以尝试这些方法:
1、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要以有没有兴趣为先决条件,看上去不喜欢的事情也可以尝试做一做。
2、提升“浸润”的深度: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这件事情中,用温暖的情感去体验和激发兴趣。
3、增加互动的乐趣:再有兴趣的事,如果在钻研的过程中受到太多束缚,处处掣肘,最初的激情也会被慢慢磨灭殆尽。心理学中的“自我决定论”认为,人的心理需要分为自主的、能力的和归属的。这其中“自主”非常重要。
№20 如何思考现实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应对现实的问题呢?采铜给出了他的步骤:
1、正确认识问题,基于深入而缜密的观察,对问题进行重新定义。
2、完全独立思考,先不借助书籍或网络,看看自己的思维能走到哪里,等提出假设后再去搜索文献活用其他方法验证。
3、继续独立思考,在可能性较大的方向下,寻找和筛选关联知识,迅速学习新知识。
4、提出假设性的理论和模型,把问题简化到本质层面,构建理论不是权威的专利,通过验证假设来提升思考的深度。
5、修正理论,不断让理论迭代,以变得更有力度,并可能在以后复用于累死问题。
6、理论毕竟是对现实的概括,所以需要关注现实细节,通盘考虑,得到较玩呗的解决方案。
7、如果方案不够巧妙和完备,重复以上步骤。
求解现实问题需要进行反复的思维训练,作者归纳了五位名人的思考方法:
1、投资家查理·芒格广泛吸收了包括数学、物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在内的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这些学科的基本模型来分析判断经济和投资问题,多维度全方位拉网,思考多个复杂因素形成的共振,最后得出自己的分析结果。
2、经济学家张五常的方法是走入现实,亲自观察和体验各种复杂的经济现象,以获得深刻的洞见。
3、商业思想家纳西姆·塔勒布是在现实和理论中、商业和学术中交替学习。从他创作的《黑天鹅》一书中,也可以看到他对人类历史上各种极端事件的分析。从现实出发来提问,在思想的海洋中畅泳,用实践来验证,在写作中升华。
4、物理学家和教育家理查德·费曼从不把抽象的理论和生动的现实看作是对立的,而是用经验来表述理论,用具象来表达抽象,是一位非凡的思想家。
5、电影导演侯孝贤是从现实中学习,然后回馈到现实中去。
综上,作者得出一条建议: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建立理论和现实间的连接。因为用学术的态度能让我们思考得更深刻,而现实的复杂性会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的适应范围和极限。由此,我们会慢慢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打造出独一无二的知识,帮助我们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作者认为,面对“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个问题,其实并无捷径可走,也不是看一本书就能做到的,但这些方法可以指引我们去往那个心向往之的地方。
№21 让自己与众不同
只有独一无二,才能不可取代。为了追求社会认同而去迎合主流的人,反而会被时代所忽略。作者鼓励我们,忘记社会认同,尽管去做“酷”的事情,重新发现事物的价值。
最后,作者以一系列具体的建议,作为全书的结束语:
1、抗拒自己的欲望,或者延迟满足欲望;
2、质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论,不盲从任何人;
3、屏蔽流行信息,或者只在固定的时段接收流行信息;
4、思考最不可能的事,为其发展出可能性;
5、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怪癖”,并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竞争力;
6、为小事物狂热,并在小事物中发现大世界;
7、开展思想试验和行动试验,让思想和行动相互激发。
要点
- 对待时间要“郑重”,即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 最理想的时间观是一种平衡的时间观念,混合多种时间视角:积极过去视角;适度的未来目标视角;适度的享乐视角;同时要尽量少一些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
- 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多做“长半衰期”事件,譬如多读经典作品。
- 要让时间慢下来,体会时间的深度,就要找到并保持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 人生的四种格局是:看不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 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客观的现实困难,还有我们的思维惯性,赛道假设、低关联假设、僵固型心智、零和博弈是常见的四种隐含假设。
- 我们可以使用目标悬置、能力嫁接、特性改造等新的思维框架来重新思考自己的境况,发现人生更多的可能。
- 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再选择的过程,要了解自己内在的兴趣、禀赋、动机和能力,不畏惧做出改变。
- 勇于构建自己的最小化可行产品,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自我防卫”的心态和对“沉没成本”的固执。
- 要顺利地进行多线程工作,就要区分可以中断和不能中断的工作,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用自己的核心思考区间去完成一段完整的思考和行动。
- 有时候,我们可以边做边学,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经验和智慧,即“三行而后思”。
- 成为一名好的提问者,是成为好的学习者的第一步。
-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要学会解码信息,对新知识进行深层加工,扩展知识系统以适应解决不同问题的需要。
- 你掌握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可以通过写作、游戏、设计进行知识操练。
- 在操练知识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不同知识发生化学作用。知识融合的方式大体包括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类。
- 我们有必要对每天接收的信息进行“断舍离”,过滤掉其中不必要的部分。方法包括:精选信息源、远离潮流、重事实轻评论、定期闭关等。
- 我们可以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从删减、浓缩、模式化三个方面探索简化思维和表达之道。
- 重视潜意识的作用,可以通过晨间笔记有意识地唤醒潜意识;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入一些随机和混乱的情境,混乱是秩序的另一种形式。通过混乱颠覆固有的、模式化的思维习惯,也许能构建出新的秩序。
- 图解思考的基本原则是:基于所思考的内容本身,自行创造或设计与其相匹配的图形式样。我们可以不拘一格但审慎选择,使用流程图和结构图帮助思考。
- 我们在思考中很难做到十分周密,可以利用矩阵和清单工具尽量让思维少一些漏洞。
- 按照“特有——普遍”和“恒定——发展”两个维度,即“杰出才能只属于少数人还是具有普遍性”和“才能是固定的还是可以发展的”,可以把才能观分为四种类型。
- “普遍——恒定”的才能观认为人的才能是多种多样的,且与智力、个性、动机、知识和经验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都有关。人需要主动地去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
- 心理研究发现,成长型心智的人所取得的成就明显高于僵固性心智的人,换句话说,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并不断为之努力,就真的会变得更好。
- 学习时要主动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这是非常必要的提升学习效果的手段。
- 长期坚持一件事而不感到痛苦的法则应该是,让自己收获的满足感超过所有付出,即用兴趣和激情驱动自己继续做下去。
- 大学生应该让自己不只是学习者,也是探索者。
- 只有独一无二,才能不可取代。不必过度追求社会认同,尽管去做“酷”的事情,重新发现事物的价值。
网友评论